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6-27 08:15高莉梁珺
2016年19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对策研究

高莉+梁珺

摘要:近几年,互联网同金融相结合不仅能够大大的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企业的日常经营方式。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爆发式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各种防范措施并未跟上其发展速度,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本文对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以解决目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保障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对策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概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互联网金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传统金融业务扩展到线上,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如网上银行;二是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如网络个人信贷、小微企业贷款等。互联网金融创造出的一系列金融新概念、新产品、新模式、新流程,它满足了人们日益丰富的金融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都是围绕着金融服务而展开业务,但在国内目前又存在着许多区别。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协作、分享。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转换思维方式,依照互联网的精神改革传统金融产品。在互联网与金融业合并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业务将会提高透明度,降低成本,增加参与度,并且更方便快捷。

1、覆盖面广与发展迅速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增长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束缚,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覆盖面更广。此外,小微企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客户。然而传统金融业的服务盲区是小微企业。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利于提升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2、即时性与伴随性

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推出,例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设备的优点是便于消费者携带、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用户可以使用移动设备体验支付、转账、理财等金融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重塑了人们的时间观和空间观。

3、成本低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标准化,客户无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感更好。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自行利用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甄选、匹配、定价和交易。交易优点是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

4、互动性强与透明度高

互联网从电脑端向移动端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移动APP出现。移动APP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应用程序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快速获取资讯。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用户可以快速获取信息,信息变得更为透明化和公开化。

5、监督管理弱与风险高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监管体系和法律约束不健全,门槛低,行业自律差使得企业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互联网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日益壮大,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也不断更新,方便了人民的生活,也为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注入了新的力量。但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破产倒闭、跑路屡见不鲜。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现阶段,整个行业应该重视这些问题。

(一)缺失法律监管,缺乏行业自律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相关业务。这一体系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的。从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一监管体系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法律界限不明确,使互联网金融的产品设计和运作进入法律的灰色地带。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众筹、P2P平台等一些新兴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吸纳资金,非法吸纳公众存款。甚至有些公司捏造假项目骗取百姓的钱。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约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互联网金融属于金融业,风险控制是金融的核心,所以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目前互联网金融多数产品都存在过度宣传和美化问题,片面强调产品高收益,风险披露相对不足。较弱的风险控制能力影响互联网企业向金融业渗透。互联网金融结合互联网和金融属于新兴行业,仍处于发展探索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能缺失风险控制,如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无法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将受到限制。风险暴露,整个金融行业很容易失控,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三)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新设备的普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应用给用户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国家、企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也随之不断出现。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地基础,也成为网络服务的核心问题。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动态性,而互体系的建设与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不协调。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一系列的风险,例如平台风险、技术风险、系统风险应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四)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信息之间交换困难

我国征信系统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主要面向我国传统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总部通过专线与央行征信系统相连接,并通过金融机构的内联网平台可以使网络终端向分支机构覆盖。所以,我国征信系统针对传统金融机构,目前征信系统对互联网金融的利用度不高。为了自身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在成立的初期开始建设自有征信系统,为其业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央行征信体系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系统在对接上存在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也没有可靠的信用与信息的交换体系。网络小贷、P2P平台、众筹网络等金融模式的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审核技术独立采集和分析借款人的信用,这种方式提高了企业审核的难度和成本。除此之外,信用体系的一个漏洞是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信用信息无法共享。企业间信用信息交换困难增加了企业获取用户信息的成本。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差,时滞长引发恶意骗贷等风险问题。因为借款人的违约成本极低,所以借款人肆意在网络平台上借款违约,网络平台遭受利益损失。事后惩戒机制不健全,也不断地加重违约情况的发生。最后,互联网金融行业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不利创建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五)缺乏专业人才

许多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才无法得到锻炼、培养,最终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传统金融业中,稳健与保守是行业文化,遵守规定和流程是基本要求,长期处于传统模式下的金融从业人员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互联网金融业不但需要熟悉金融业务、运用新技术的人才,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迅猛,人才的培养不能跟上其发展速度,必然会出现问题。互联网金融行业专业人才缺乏,造成相对复杂的金融业务无法开展;缺乏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只能受制于现有的金融产品;不能独立开发以及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系统,会带来企业声誉和财产的双重损失,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遇到瓶颈,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难以向更高层次上升。

三、引导与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未来金融发展的大趋势是互联网金融,广大用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是金融行业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互联网金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支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填补了传统金融的空白,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着各种阻碍和困扰。因此,明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思路,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提出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明确监管责任

结合互联网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及落实监管责任。同时,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金融协调保护机制,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到位,兼容并包。虽然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办法相继出台,监管责任逐渐明确。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监管责任也应实时调整,不断完善监管机制。为了不断地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监管决策者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并落实监管责任,二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落实政策执行。政府给予互联网金融企业一些激励措施,例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风险补偿。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不断地完善我国征信系统,落实互联网金融企业备案登记制度。

(二)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建立自律组织

虽然相关部门的监管很重要,但是行业自律也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效果明显、自觉性强、作用范围大是行业自律的显著优势。行业自律不仅能够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但同时影响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既要强化监管,防止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又要积极促进行业自律,引导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管理。

1、政府推动建立自律组织,形成行业规范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政府应该科学指导,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形成,通过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监管,增加行业透明度。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3月底成立,它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设的专委会,包括主要银行业、证券业、互联网金融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机构。由金融监管系统主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机构,它不仅可以传递人民银行的信息,又可以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尚未形成之际,防范人民银行直接监管导致的风险。同时,互联网金融协会也获得国务院的批准,该协会成立初衷是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管理,推动行业内的服务规则和标准达成统一。即将成立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属于一级协会,级别高于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而且还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具有更广阔的覆盖面,行业自律的影响力会更强大。

此外,国家各级金融主管部门还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行业协会的沟通和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逐步渗透到自律组织、行业协会的日常工作中去。以持续发展、规范发展作为出发点,在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不断形成自律规范行为,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准入门槛、业务性质、信息披露、惩罚机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向社会公开披露违规企业的信息,从而降低投资者遭遇欺诈的次数,监管部门和投资人可以自行判断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状况,更好的发挥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断提升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诉处理机制,要尽快处理投资人投诉的通报并及时予以反馈。

2、企业加强风险内部控制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除了在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还需要第三个部门的发展壮大。作为第一部门的政府组织,与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组织之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使得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很难达成协调统一。从企业角度来说,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制定自律标准,建立约束机制,因此建议培育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从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在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年度论坛上,通过了一项重要的行业自律倡议,该项行业自律倡议是由100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共同发起的,包括P2P信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及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行业龙头企业。该自律倡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互联网金融企业中的业务信息要保持高度透明,以便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对收益率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得利用虚假信息来吸引用户;第三,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信息收集成本;第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要在监管范围内,不得越界;第五,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控指标体系,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第六,要在行业内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在合作中共同前进;第七,对市场行为要有成文的行业规范,积极配合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第八,积极向用户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帮助公众识别金融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企业标准,并逐步把企业标准转化形成行业标准,最终行业自律规范可以得到公众认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应该培育更多的自律组织、社会组织,使政府的措施可以通过自律组织、社会组织进行传达,将自律组织、社会组织发展成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柔性缓冲带,从而找到监管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平衡点。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成立,应当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要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树立合法的经营意识,引导并助力强化整个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防范信息技术风险

目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尚未成熟,需要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提升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度应着重开发自有技术产权的信息产品。为了确保互联网金融信息的安全,遏制信息安全风险的进一步蔓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建立主动防御体系以应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攻击;二是要为了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要采取多元化的防范手段;三是要通过教育、宣传、引导手段提升防范意识。

(四)强化金融理念和认识,加大对金融知识的普及

金融在中国一直都被理解为高精尖的行业,然而要让金融真正做到普惠,就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发扬用户至上的互联网精神,以用户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必需的金融知识支持。当前中国的金融教育更多偏向于生产者和从业者教育,而面对消费者的金融普及教育则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相较而言,欧美的金融教育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金融风险教育。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把金融普及教育的国家战略提上日程。中国也应制定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相关的战略,例如,将金融教育列为从启蒙教育至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同时还设有专门的国民金融教育推进机构,建立实行金融普及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明确机构的职能并提供法律依据。除此之外,今后建立科学的“金融知识”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用户的金融知识水平,设立金融教育信息和资源的分享平台,加强对金融教育和投资者行为相关的专题研究,为战略的执行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五)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和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金融业务知识,而且熟练掌握统计学、市场营销、法律、数学、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人才的供给大部分来自高校,高校可以针对性地培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我国金融类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培养人才:第一,要着重学习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网络安全、金融风险评估等课程。第二,增加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第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金融实验室,搭建互联网业务的模拟平台。不断增加高校与各大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对接,填补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缺口。

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及趋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不断培训从业人员,培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金融风险防范和预测能力。第二,金融企业如果想要实施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战略,从业人员必须加强相关信息技术学习,例如数据自动化处理、风险评估模型。第三,互联网金融时代,新型金融模式和新产品会层出不穷,从业人员要不断创新。在符合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创造顾客忠诚度。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金融产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作者单位:安阳学院(原安阳师范人文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王石河.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187.

[3]包爱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与风险防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12).

[4]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011):4-8.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