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的会计激励问题研究

2016-06-27 22:23屠跃平
2016年19期
关键词:博弈论公司治理激励机制

屠跃平

摘要: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的热点话题,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最重要的任务,而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最核心内容。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诚信制约着手探索,与此同时提出了与企业治理合理化有关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激励机制;博弈论

一、引言

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它指的是企业运用特定方法与管理体系把员工对组织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的过程。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难以忽视的问题,现代企业最根本的特征即公司的经营权独立于所有权,从而诞生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影响着公司治理效果,代理理论指出,一旦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就难以忽视激励机制,众所周知目前还未找到完善的契约能处理代理问题,故激励机制是处理这个难题的必要途径和方法。

目前对公司内部治理的研究结构,大概可分成股权结构,集中性、独立性以及独立董事有没有设定等。张伏波(2004)研究认为股权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份持有者与经理人以及股东内部、股份持有者与其他包括债务权益者在内的利益涉及者的联系;谢联胜(2004)以演剧公司治理中独立董事的功能为出发点,突出研究中国在根据美国等其他国家完整的金融证券交易市场推出独立董事制度后,该制度并没有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原因;冯慧群(2014)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资本深入性对公司治理有不好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以及总裁权力和股权集中度显著减弱董事会资本丰富性各变量和外部董事不全职工作在本行业变量对公司治理的正影响。

这些文献的分析基本上是从财务报表,公司规范制度,公司章程等显性层面对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解,本文没有从此类文献开始谈起,而是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与诚信制约着手探索,与此同时提出了与企业治理合理化有关的对策。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博弈分析

(一)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博弈

假设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有两种选择:“信任”,“不信任”;只要任何一方信任的程度有所提高,则对于企业总绩效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如表1所示。所有者选择“信任”,即所有者相信经营者会尽全力为公司服务,经营者选择“信任”,即经营者会尽全力为公司服务,此时双方获得的收益均为5;经营者选择“信任”,所有者选择“不信任”,此时经营者获得收益2,所有者获得收益为6;反过来,所有者选择“信任”,经营者选择“不信任”,此时所有者获得收益2,经营者获得收益为6;所有者和经营者选择“不信任”,就是说双方都只是遵守规则完成工作,所有者不会对经营者有其他的激励,经营者的行动力就不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双方获得的收益均为3。当双方都选择“不信任”,双方失去各自发展机会,双方都只获得3个单位的收益,不能达到双方都选择“合作”的5个单位收益,这是纳什均衡,双方达到“囚徒困境”博弈。

如果要改善这种状态,那么所有者与经营者必须相互诚信,创造使所有者与经营者愿意相互信任或能提高双方利益的机制是走出囚徒困境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从降低固定报酬比例、加大浮动报酬的比例开始,比如采用期权、股权等长期报酬激励;另一方面,企业每年可以根据经营者业绩的评价结果,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决定下年度是升迁并给予报酬还是降职甚至解聘。

(二)经营者与股东的博弈

假设在会计信息披露时,经营者与股东都有两种选择,经营者真实披露信息或为了谋求短期收益而采取造假手段,股东对于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或者不监督,如表2。股东监督经营者所披露信息,但对经营者免于设立奖惩制度;其中监督成本拟定为2,经营者不按照实际进行披露从而获取收益为4;相应的会计信息被真实披露,则有短期收益2。对股东来说,从虚假信息披露中获得收益对应为6,从真实披露信息中获得收益为9。注意短期内,若经营者不真实披露信息则会导致自己收益增加,股东利益减少;长远看,虚假信息会使得双方收益均减少。

根据以上博弈分析,短期内无论股东是否监督,经营者会选择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而股东会选择不监督,此时达到博弈暂时均衡(造假,不监督)。长远看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一种次要的优化结果。为达到真实披露的高级均衡,有必要引入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若披露会计信息真实,则奖励来自股东收益的40%;当投资者发现造假会计信息,则予以惩罚,扣除其收益并给予股东,其他条件与上文不变,如表3。

由于披露造假信息结局是没有收益,无论股东是否监督,经营者均选择披露真实信息,而真实信息披露则会导致股东不监督(真实,不监督),此时是该博弈达到均衡。因此,加大激励措施和处罚力度将更可能达成目标,即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舞弊的处罚,使经营者承担真正的责任,但激励和惩罚措施必须适度。当然,处罚力度不但和罚金有关,还和造假被查出的概率有关,如果造假被查出的概率很小,造假方得到的只是不可信的威胁,必然会继续造假。可见,只有加大对违反法律的行为的追查和处罚力度,实施严格的处罚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抵制财政造假的行为,因为披露造假是整个工程进展的敏感指标,我们必须做好工程的预算评估工作,自己预计出最合理的惩罚的措施。

(三)独立董事与大股东之间的博弈

假设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大股东与独立董事都有两种选择,大股东可以选择是否财务造假,独立董事可以选择是否监督,如表4。大股东选择财务真实,其收益为0,独立董事监督与否,都将获得报酬为2;独立董事不监督,则大股东选择财务造假,其报酬为8;独立董事选择监督,大股东选择财务造假,他们的报酬都为0。则在该博弈中,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造假,不监督),双方得到的最大支付分别为(8,2)。

根据上述博弈分析,短期内无论独立董事是否监督,经营者都会选择对财务信息造假,而股东则以不监督为其选择,此时达到博弈暂时均衡(造假,不监督)。长远看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一种次要的优化结果。因此,监管者必须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使独立董事有信心与大股东抗衡。一方面建立独立董事“声誉”市场,应积极培育开放式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以及定期对独立董事进行考核,对那些具有各种不法行为的独立董事必须进行公开的批判,使公司能够时刻保持对独立董事的监督,时刻注意避免他们与大股东之间可能进行的不利于公司运作的事情。另外,有必要给予独立董事股票期权或价值激励报酬,这样对于形成独立董事职业阶层,以及促进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建立有帮助。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独立董事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在独立董事责任分担这一方面,我们并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所以要想公司董事能真正承担起责任,就应该让他们花时间去探究体察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日后出现的风险有所准备。

(四)经理与员工的博弈

上文提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博弈与经理和员工的博弈分析相同,都是由囚徒困境到重复博弈,这里就不展开论述。针对重复博弈下需要达到的均衡结果,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公司必须善待员工,如果他们的精神受到充分鼓舞,将有利于公司团队精神的高度凝聚;二是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通过行为导向指引个人的努力方向,使个人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上,才会受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三、结论

激励问题是公司的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尽管博弈论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但是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析公司激励问题这是明显不够的。因为激励机制涉及到人员众多,必须优先考虑员工需要什么,心里在想什么等多种因素,所以尽可能多元化,多方式研究公司激励问题,这样才可以为激励制度提出好水准的论证依据,高效解决企业激励问题,使企业治理不断得到提升。(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罗正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会计研究,2002(8).

[2]马金城.独立董事制度: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2002(8).

猜你喜欢
博弈论公司治理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