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霞
摘要:儿童时期是培养一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时间段,儿童时期养成的阅读习惯具有延续性,影响终身,而作为为儿童阅读提供场所的儿童图书馆对于儿童成长自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图书馆的布局、数量、规模、内部设施直接影响儿童阅读的质量。而在贯彻城市建设应以“人文主义”为理念的同时,对儿童投入较多的关心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儿童图书馆的建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以西安市为例,从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了西安市儿童图书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其在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特征优化对策
一、引言
在充满挑战及资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国家的竞争力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阅读发展程度如何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兴与亡、盛与衰。因此,发展儿童阅读事业是涉及国民整体素质以及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
儿童图书馆作为一个必要的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在近年来才逐渐被人提起,其国内研究成果也十分有限。大多数的关于儿童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在建设儿童图书馆方面的先进经验的论述及对于国内建设儿童图书馆的借鉴意义。第二,国内儿童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第三,具体建设儿童图书馆内部布置内部空间及设施应遵循的原则。然而我国学者对儿童图书馆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没有认识到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儿童阅读的影响。儿童图书馆的空间分布决定着其资源是否能覆盖到所有儿童、儿童能否便利的享受到服务、其规模大小能否满足周围儿童的需要等问题。本文对儿童图书馆布局的研究及建议可以为政府机关、单位在进行儿童图书馆的具体建设决策时提供参考。
二、西安市儿童图书馆空间布局及现状
西安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经济带最大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世界文明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全市现辖10区3县,178个乡镇街办,3758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0096.81平方公里,到2013年末,西安市常住总人口858.81万人。近年来,西安市的文化建设事业在市委、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目前,根据《西安市统计年鉴(2012)》统计数据,西安市已经建设为数不少的公共图书馆了(表1)。
为控制调研工作量,同时又能反映西安市区的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情况,本研究通过统计新城区、未央区、灞桥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等城六区的儿童数量与其所在区域的儿童图书馆(包括儿童阅览室)的情况进行对比来研究(表2)。
西安市城六区儿童图书馆概况:
第一,陕西省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是陕西省图书馆设立的分部,位于二层东北侧,与文化、科学、教育等书籍一同置于中文图书借阅四区,儿童类书籍一万余册,设有儿童阅览坐席220个。
第二,陕西省儿童图书馆:隶属于陕西省图书馆,是陕西省图书馆的业务部门之一,馆址位于陕西省图书馆西大街正学街南口,是在省图书馆西大街老馆址上改建而成,馆舍面积近1400平方米,现有少儿类报刊300多种,各类少儿图书10万余册,是陕西省的一座现代化儿童图书馆。
第三,西安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是西安图书馆设立的分部,位于一层北侧,面积232平方米,以0-14岁的儿童及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设有独立的进出口。目前藏书19669册,期刊17种,阅览座席90个。提供不同类别的儿童读物和亲子教育方面的文献。
第四,灞桥区图书馆儿童阅览室:是灞桥区图书馆的分部,位于三层北侧,藏书500余册,不设有儿童阅览坐席。
由以上信息可得,西安市城六区儿童图书馆的空间分布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儿童图书馆空间呈点状分布。西安市城六区中共有四座儿童图书馆,分布于碑林区、未央区和灞桥区。各儿童图书馆分布较为分散,对各图书馆之间相互联系与交流有着较大的影响。
第二,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集中。西安市城六区中四座设施较好的三座儿童图书馆都分布于城市中心轴线上,且集中于碑林区和未央区。
第三,儿童图书馆的覆盖面较小。由以上儿童图书馆的藏书量、阅览座椅等信息与周围儿童聚集地小学、幼儿园对比得知,仅在新城区和碑林区布局的儿童图书馆其覆盖面较小,只能覆盖区域内较小范围内的儿童聚集地,也就是只有较少数的儿童能享受到儿童图书馆带来的便利,而较大多数的儿童则享受不到或者需要费些力气才能享受到所需要的阅读服务。
三、西安市儿童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布局缺乏均衡性。从西安市城六区儿童图书馆的布局情况来看,由于区域经济、自然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西安市城六区中各区儿童图书馆数量布局不均的问题比较突出。根据2012年的普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功能类型,碑林区、未央区总体上优于其他区。并且设施较好的儿童图书馆几乎都集中于城中心,外围儿童图书馆设施较为滞后,总体呈现出“中实外虚”的格局。
(二)布局过于中心化。多数儿童图书馆是隶属于某一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选址主要基于尽量服务更多人的原则,因而布局于城市中心区域。而儿童图书馆的布局不仅要考虑到服务人口的范围,还要考虑到儿童的安全、儿童读者所需的阅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儿童图书馆布局于拥挤热闹的城市中心,会造成儿童安全存在隐患、阅读环境不能保证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儿童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空间。
(三)布局与儿童聚集地契合不足。儿童图书馆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与其周围人口发生联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发挥作用。而目前所建有的儿童图书馆大多是在市中心,只有少数一些儿童能较为便利的享受到儿童图书馆的服务,而在较大范围内其他范围的儿童聚集地小学、幼儿园附近几乎没有儿童图书馆的布局,使得多数儿童的阅读需求很难得以满足。
(四)规模失当。儿童图书馆的规模大小、藏书量多少直接决定其服务人口的多少,是否能满足周围儿童的阅读需求。灞桥区图书馆作为占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灞桥区唯一的图书馆应当拥有数量较多的儿童图书资源,而其图书馆仅有少量的儿童文献,并且没有儿童阅览坐席的设置,分布于碑林区陕西省图书馆和儿童图书分馆位置较近,其规模应适当,不宜贪大,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四、西安市儿童图书馆优化对策
(一)建设数量、规模适当的儿童图书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每1-2万人口的城市应有少儿阅览面积150平米,若以此计算,西安市14岁以下的儿童估计已达110万,目前仅有的儿童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应在对西安市儿童数量进行调研后,合理估计所需儿童图书馆的数量,并根据其服务范围等因素确定适当的规模,建设场馆面积、阅览坐席合理的儿童图书馆来为儿童提供服务。
(二)科学的进行儿童图书馆选址。儿童图书馆得以均衡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儿童图书馆的选址,对于儿童图书馆的选址,需要考虑到其服务范围、儿童读书所需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应注重与周围儿童聚集地如小学、幼儿园、社区的契合,来为附近的儿童方便、快捷的阅读服务。同时还应注意周边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备,尽量选择布局在风景优美,远离噪声源,与城市繁忙的交通干道有足够隔离的区域。
(三)发挥政府功能来帮助儿童图书馆合理布局。政府对于儿童图书馆的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有:
1、构建有关儿童图书馆布局相关的法规制度。通过构建针对少年儿童服务的图书馆法、条例,要明确各级政府或图书馆主管部门在儿童图书馆布局工作中的职责、权利、任务及服务原则,注重对配置主体、方式和过程的监管力度,对于非正当和违法布局行为要依据相关条款给予规避和纠正。
2、促使区域间儿童图书馆布局总体均衡化。为促进区域间儿童图书馆布局总体均衡化,建议首先可以将儿童图书馆的位置、布局适度向灞桥区、雁塔区、莲湖区倾斜,以平衡西安市区域之间儿童图书馆的分布,其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是优化城市建筑空间的指南,而儿童图书馆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四)充分考虑儿童特点来规划。儿童图书馆是以“儿童”为重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阅读的场所。在进行儿童图书馆的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特点,在藏书的种类、阅读环境的设计、内部设施的设置、馆舍工作人员的素质等方面都要进行科学规划,使其能满足于儿童读者的特殊需求。
五、小结
本文以西安市儿童图书馆的分布为例,利用统计年鉴和教育局官网提供的数据,研究了西安市城六区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的特征,并对其空间布局提出一些建议。但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文章仅从宏观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缺乏模型与指标的建立。本文仅从定性的角度对于西安市儿童图书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未建立具体的模型或者通过相关的指标从定量的角度来进行说明。若能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或者计算相应指标来说明问题,可以使文章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建议更具有理论依据、也更具有说服力。
(二)数据收集有待完善。本文对于西安市城六区儿童聚集地的数量选择是以该地小学、幼儿园来统计,但实际上儿童聚集地不止这些,还应包括一些托管所、学前教育班等其他幼儿管理机构,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应将儿童聚集地的数量收集更加全面一些,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珣,钟耳顺,张小虎,王少华.2004-2008年北京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3
[2]郭祎.西安市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空间公正评价研究——以城六区为例[D].2015
[3]吴建军,孔云峰,李斌.基于GIS的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J].人文地理.2008
[4]宋伟轩.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1
[5]尹海伟,徐建刚.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
[6]李俊峰,梁梦鸽,焦华富.上海城市跨江发展中的产业发展模式及空间布局特征[J].经济地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