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平
摘 要 新课标改革是国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其主要的特点是改变了以往对学生考察是以单纯知识的反馈和逻辑推理为主,转为重点检测学生结合生活、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析日常事物和现象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这种改革推动之下势必也要对自己过往的教学方法和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那么以什么作为教师们参考的对象就很重要了。近三年新课标试卷已日趋稳定和成熟,对它们的研究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向标。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 能力考查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1考点分布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近三年的考点主要侧重于等值线、大气、水、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考点,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在最近两年连续出现,但都是以基础考察为主,且都为一道题目,多联系日常生活考察。值得注意的是,三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等值线和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特点。
2分值占比
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的分值对比看,13年和15年自然地理的考查基本占56分左右,人文地理部分占34分左右。14年人文地理部分占比较高达到46分。占比变化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题若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所涉及知识多自然地理有关,若考查工业区位所涉及的问题多和人文地理有关。
3图表考查对比
从图表考查的数量看,每年都延续了无图不成题的传统,且图表的类型越来越丰富,除常见的区域图之外,像坐标图、等值线、景观图基本上也是每年必考的一部分,今后备考过程中要针对这部分图表的读取、分析能力对学生加以训练。
从区域考察来看,命题者并不规避区域考察的重复,同一年某一区域可以多次考察,例如2013年和2015年对北美的重复涉及;某一区域多年也可连续考察,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以青藏高原为背景的相关知识的考察连续三年都有出现。
与此同时,区域地理的考察还有以下两个显著趋势:
(1)越来越注重对小尺度区域为背景相关知识的出题。如2013年东非维多利亚湖、2014年青藏高原错那湖、2015年美国的大盐湖;
(2)新课标卷对区域考察有个明显的特点:往往越是热点的知识高考基本都不会涉及,历年的热点区域都会被命题者完美屏蔽。这也给我们的高三复习提供了一个启示,那就是在后期复习中不应太在意或纠结热点区域。反倒是北美、非洲、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之前是,未来也应会是高考的主要出题方向。
4试卷总结
近三年文综卷地理部分结构稳定,知识点分布合理,无偏、繁、怪题,整体难易适中,难度系数整体在0.48左右。突出课标上强调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出“知识切入,能力考查”的高中新课改命题要求。
4.1突出学科特色,重视对图表系统的考查
地理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除文字外,还有图表。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色,重视对图像的考查。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在试卷中都有呈现。试题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其中区域图的解读在复习中更是作为重点知识,应在今后复习中需不断巩固。
4.2贴近生产与生活,渗透新课改理念
这三年来的地理试题关注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紧密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例如2014年太阳能光热电站和错那湖的风沙2015年的雨水花园和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防治等,总之,这几年来试题都在贯彻课标要求的突出主干知识,通过联系现实中的生产生活问题结合会越来越密切,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应用性,符合平时讲练的知识核心,符合地理学科特点。这也对我们高三学生对日常生活地理事物要具有关注。
4.3开放性设问历年都有出现
开放性的设问无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组织论据材料的能力,提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如2013年“攀枝花是否能称为我国冬季避寒胜地”的讨论,2014年在“在甲乙两地选址作为硅酸盐工业的”讨论,2015年“大盐湖是否应该继续扩大卤虫的饲养”的探讨。相信2016年不出意外也会有相关题目出现。对于这类题型应让学生在平时多接触,课堂上多有意设问,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4.4主观题的阅读量越来越大
主观题的文字数量不断增多,尤其以2015年37题青藏高原冻土防治最为典型,题干将近400字,即便一般的题目题干也有100字左右,加之图片信息,在考场中学生的阅读是相当大的,而题目答案的很多要点往往都分布在材料的图文之中。这就强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分析题干和图文信息的能力。
4.5“新概念”地理事物的考察明显增多
“新概念”地理事物即我们平时学习和练习中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但在高考考卷中出现。一般考生对其都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在时间如此紧张的高考当中。例如2014年太阳能光热电站和氮沉降的考察,2015年雨水花园、海冰等日数线、冻土防治冻土和热棒等。这些“新概念”题目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考卷内容超纲,其实只要考生能静下心来将相关解释文字看清楚,解答起来其实也不会很难。
参考文献
[1] 刘林.新课标改革下教学方法改进初探[J].新课程,2012(5).
[2] 周卉.浅析我国中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2007(15).
[3] 徐波.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