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下面的隐秘世界

2016-06-25 02:03吉林姜丹
垂钓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华溶氧水表

文/图 吉林·姜丹



水华下面的隐秘世界

文/图 吉林·姜丹

水华,是以蓝藻为主的藻类爆发式繁殖产生的一种现象。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产生水华的水域逐年增多,水华的现象日趋严重。从环境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由于水体中的氮磷钾含量过高引起的污染。但是从钓鱼的角度来说,这种污染不同于重金属污染等其他污染,在这样的水体中钓鱼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些小的水域为了肥水,人为地向水中扬撒化肥已经司空见惯了。可是在这样的水体中并不是随时都可以钓鱼的。

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域,蓝藻的爆发存在着几种诱因,温度和日照是主要因素。当温度和日照的强度没有达到爆发的临界点,水域内没有丝毫的异样,人欢鱼跃,钓鱼人可以钓得不亦乐乎。然而一旦爆发,情况就不同了。

有人说,蓝藻可以产生大量的氧,这样的水体应该好钓鱼才对。其实恰恰相反,蓝藻会制造氧也能消耗氧,只有光合作用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制造大于消耗的时候,氧才会增加。实际上还有一些细节会阻碍水体含氧量的增加,比如蓝藻的爆发都是覆盖了整个水面,甚至相互堆积,越积越厚,这样无疑会形成一种棉被效应,使空气中的氧无法和水面接触,水体中氧的一条重要来源被切断了。另外蓝藻之所以能够安静地漂浮在水面上,直接说明了水中的对流现象减弱或者消失了,这样即使水表有一定的含氧量,我们所垂钓的水域下层也会出现溶氧量低的情况,一些生活在底部的田螺鱼虾由于窒息甚至开始死亡。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水下生物包括我们所垂钓的对象鱼,都在苟延残喘,根本无心进食,因此垂钓不会有收获。

在暑期,我曾多次赶上过这种情况。因为是长途驻钓水库,出发的时候水情并没有异样,到了水库安营扎寨后刚刚进入钓鱼的状态,蓝藻即爆发,此时无论是撤退还是奔向他处,都消耗不起宝贵的时间,于是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住下去。白天基本就是靠聊天喝茶打发时间,晚上集全体之力或许能弄些第二天熬鱼汤的材料。第三天夜里情况出现了变化。这天的白天依然是那种最典型的桑拿天,低迷的鱼情、酷热的高温都叫人难以忍受,所有和湖水接触过的物件都变成了绿色,与其说是在钓鱼,莫不如说是在水边打发无聊的时间。晚上的这顿酒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可是天黑后晚餐刚刚开始,一阵凉风吹过,我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难得的清凉,只听咔嚓一声霹雳,瞬间狂风大作,密集的雨点倾盆而下,平时可以遮风挡雨的大排档的遮阳棚形同虚设,我们不得已钻回了各自的帐篷。大雨持续了半宿,在咆哮的狂风中我们损失了三顶帐篷。第二天天亮水位暴涨,放眼望去水面上绿油油的那层蓝藻消失殆尽,水下倒是有一层絮状的沉淀物,可能是已经死亡的蓝藻尸体。水情好了人也就精神了,大家纷纷挥竿下钩,可不得了,从日出开始上鱼,一直到中午,无论手竿海竿,只要挂了鱼饵,随便什么钩都上鱼,其进食之猛前所未见,手竿还来不及提就直接被拖下水,海竿连续点头数分钟后鱼还在,人人都手忙脚乱,可跑的鱼却不多,只有一支远投竿子在150米处断了一根6号子线、一根4号大力马子线。午后,上鱼的密度开始下降,最主要的是,连续的上鱼没了悬念叫人少了那种新奇感,于是大家又聚集到遮阳棚下喝酒聊天,顺便分析了一下上鱼的原因。

结论是大自然总是神奇的,在水华泛滥的季节里,一些蓝藻爆发所依赖的必要条件也有机会被打破,从而导致水华减弱,甚至消失。水华通常会出现在盛夏,盛夏又是暴雨以及强对流天气高发的季节,一场狂风暴雨后,清凉的暴雨使水面温度迅速下降,狂风又使水体动荡,于是整个水体的水温都下降到了水华爆发的临界点以下,于是绿油油的水面就又会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水下的世界也会焕发生机。经历了水华导致的窒息期,突然水中含氧量大增,水温又从酷热变得凉爽,饥饿的鱼儿会瞬间胃口大开,于是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抢食景象。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水温和溶氧,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几天来在天黑后能在近岸钓到少许可以熬汤的猫鱼。天黑后气温下降,水表的蓝藻开始消失,气温下降意味着气压升高,浅水处最先受益,凉爽又有氧,因此我们能够在近岸小有收获。

大规模的水华现象往往出现在天然的大型水体中,如江河湖泊,小的富营养化的坑塘也会有蓝藻,尽管规模不大,对钓鱼的影响也不十分严重,可是钓鱼时总免不了会接触到。酷暑季节本来鱼就难钓,这样的水域无疑会难上加难了。

刚才说了,水华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爆发有两个主要诱因:温度和日照。雨后或者注水后、天黑后,水体的温度下降,蓝藻的生长就受到了抑制,多云或者阴天日照变弱,蓝藻的光合作用也会减弱,尤其夜晚,日照消失,蓝藻也会进入休眠。综合上面的条件,即便没有风天、雨天,夜晚也可以出钓,况且酷热季节夜钓效果一般都比白天好许多。

盛夏钓鱼除了水华,还有一些特征不明显但是又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钓鱼多年的人都不同程度的有下水游泳的经历,有一种现象只有下水了才会感觉到。记得那还是我小时候,有一次钓鱼,过了晌午一直也没有收获,大太阳晒得人实在受不了了,小伙伴们纷纷把鱼竿一扔,扒了衣服就跳进水里,于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水表大约有一尺多的水层是热的,微烫的感觉,这个水层的下面则异常清凉。当时觉得好玩,只是努力地往水下钻去享受那难得的凉爽,后来这种事情遇得多了也就摸出了点规律。凡是在艳阳高照且无风无浪的酷暑中鱼情不好的时候,我总会指着水面对小伙伴说:肯定水皮烫人水下冰凉,不信你下去试试。下水一试果然如此,我的预言得到了应验,在小伙伴敬佩的目光中我的形象仿佛瞬间高大了许多。当时我就这么单纯地骄傲着,也没想到这种现象和钓鱼有什么联系。自从前几年开始关注溶氧和钓鱼之间的必然联系后,我才把这种现象解读开来。

水表长时间被太阳暴晒,温度自然会升高,无风导致这些温水基本处在静止状态,越晒越热密度也就越来越小,温水就会更加固执地停留在水表。这些温水本身对鱼儿的活性并没有影响,关键是它们长时间滞留在水表,阻断了从空气中补充氧的通道。温水下的溶氧在持续消耗中必然会持续下降,鱼儿自然就不活跃了。这个过程和气温的变化同步,直到傍晚气温开始下降才会逐渐缓解,直到第二天清晨达到鱼儿的活跃高峰期,然后再开始下降。所以一年中最热的那段时间我几乎都会有意地避开白天出钓,不仅仅是因为人待着更舒服,水下的鱼儿也活跃。如果一处大面积的深水区中突然出现一片小面积、水深在1米左右的浅滩,钓鱼效果往往会更好,只要你保持安静,会很容易遇到鱼群,并且鱼情能持续很长时间。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浅水区域,空气中的溶氧可以更快到达底部。另外有小河流入的入水口也是钓鱼的好地方。新鲜的水流经过长途跋涉,肯定携带了大量的氧,河口附近也一定会有大量活跃的鱼儿在徘徊。

猜你喜欢
水华溶氧水表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河湖藻类水华应急治理决策研究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水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分析计算的相关思考
7月增氧有学问,如何在对虾养殖中后期做好溶氧管理?
防冻水表
增氧泵如何合理使用?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如何提高检定周期内水表的计量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