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缺失及其改进策略探究
杨莉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637000)
摘要:大学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一个重要前提。心理疏导的缺失现状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的联系、大学生不正确的认知观念以及高校心理疏导的教育载体缺乏等。本文梳理出了其改进策略。坚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意识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且树立大学生自身对心理疏导的正确认知,创新利用心理疏导载体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策略探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关系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定义学术界有其纷争,目前比较普遍的认同是:“社会或比较统一的概念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以及道德原则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1]。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等。心理疏导是指用一定的心理技术或专业的辅助手段来帮助心理疾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调适,并且通过与对象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破除其心理困扰和障碍,促进疏导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2]。
两者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在于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人格完善。同时这两者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的思想是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不健全的心理状态下产生不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思想的基础是心理,心理的高级形式是思想,思想在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3]。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一定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外化为行为实践。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层面产生真正的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心理疏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新的研究视野和重要的创新方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缺失的原因
(一)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内在联系。
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用灌输的方式让大学生接受一定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以及思想观念是普遍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完善。但在现实教育情况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只顾照本宣科,实际上对学生的生活上、思想上都缺乏真正的关怀和帮助,没有真正理解学生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工作方法。但是部分高校尚没有真正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功能、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在学校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国一些高校单一强调理论灌输,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个性需要和精神状态[4]。
(二)大学生对心理疏导缺乏科学认识。
大学生是一个面临多种压力的群体,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心理疏导的对象认识和定位是不准确的,普遍认为心理疏导是适用对象是心理不健康或是心理不正常的人,把心理疏导等同于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其次长久以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多数大学生羞于将自己的心理困惑心理压抑向外人述说或是请求社会支持,在生活中遇到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时多数学生选择自行化解,很多时候负性情绪会加重,直至自己不能摆脱陷入更严重的心理困惑中。总之大学生对心理疏导没有正确接纳和认识。
(三)高校心理疏导的教育载体缺乏。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通过一些形式和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发挥作用。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选择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比如,政治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的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联系,进行互动,这些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这种载体来达到目标[5]。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受坏境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开会、谈话、理论教育、党组织的活动等)没有被好好的有效利用。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走形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和宣传多集中在5.25 和11.25心理健康日期间,至于平时的宣传和活动载体的利用比较少。党团组织载体、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利用较少。其次心理健康中心开通了校内咨询热线电话两部,设立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但从相关的问卷调查来看,学生没有浏览大部分不关注心理健康中心的网站,对于校内咨询热线电话和心理咨询电子邮箱也不清楚。
(四)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教育工作者。
高校教育者一般是从管理自我定位出发,更多的是用一些规章制度入手去约束制约学生。但是现实情况表明,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的隐藏在表面问题之下有待解决。譬如这种用僵硬的制度手段去约束学生,学生极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的心理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要更好彰示人文关怀的魅力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运用心理疏导的手段,其中受过专业的心理疏导工作者是相当缺乏的。有学者提出高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工作主体,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6]。调查情况来看,各个二级学院都是辅导员导在负责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方面的工作。高校的辅导员主要进行的是学生的繁杂的日常管理,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部分工作自然比较疏忽。
三、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一)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仅是一种创新的方法,也彰显了人文关怀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要灌输思想理论知识和道德规范原则,也要完善大学生人格,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密切关系,应当树立起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的思想,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较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困惑。将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危机的预防能力。
(二)增强大学生自身对心理疏导的正确认识。
从四川文理学院调查报告数据反馈出来的信息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心理疏导的对象和功能都是存在误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还显示了大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困惑和心理困扰的求助途径有限,向专业老师求助的大学生数量很少,这也可以说明大学生自身没有正视自己的思想或心理问题,缺少向专业老师寻求帮助的意识。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选择各种方式进行回避,并能积极主动的去向专业的老师寻求帮助解决自身问题。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的方法。
事物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时,要根据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从具体的情况需要来进行认知疏导、情绪疏导或是行为疏导,引导学生学会疏导心理的方法,让学生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于高校大学生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困惑,根据调查显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疏导需求,大一的学生关注点在人际交往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学业压力,而大四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是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就应该采取具体的心理疏导方法和不同的人文关怀方式。
(四)加强对高效心理疏导载体的建设和利用。
心理咨询室比较受冷落,利用不充足。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建设和宣传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在于整个社会对心理咨询重要性认识不足。这需要心理疏导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让学生克服心理顾虑,正视心理咨询活动。其次可以应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咨询和心理交流,譬如通过、微信公众号、QQ 聊天群、微博、贴吧等方式。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会、谈话、理论教育、党组织的活动等要创新利用方式和内容,增强趣味性和时代性。
(五)引进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需要加强学习掌握多学科的综合理论知识学习,比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来不段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对学生心理疏导的效果。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者的主力,因此必须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其次是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杂,而各个院系的学生数量较多,因此还应配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四、结语
正如上文所述,对于在新时代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增强其科学性和实效性是一个重大新的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心理疏导,学会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视角看问题,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现实需要,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面临的成长中的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7.
[2]罗丽华,李长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建构[J].
[3]宋书文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探索[M].北京: 教 育科学出版社,1995: 354 - 355.
[4]姜淑萍.关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考[J].华章,2008,(5):63.3
[5]徐芳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心理疏导[J].文教资料,2010,(34)3
[6]佘双好.科学认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政工研究动态,2008(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