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赵鑫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 锦州121000)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编剧研究的现状、趋势等问题。这种研究对于我国的广播电视编辑改革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研究;现状;趋势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
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
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
(一) 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
(二)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三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一)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的缺陷。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从技术设备等硬件资源看,属于高投入产业,并不比国外同行业差,但是在传统的封闭式媒体资源供需体系中,由于资源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制约着总体资源的使用效率。广播电视传媒普遍在行业定位、组织结构设置、节目制作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偏差,使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受到限制,参与国内外传媒竞争的能力比较弱。
(二)中国传媒多元化发展态势迅猛,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不断流失。中国传媒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上个世纪后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大规模发展之前,中国传媒的多元化格局呈现一种稳定的状态,广播电视传媒并没有太多的来自多元媒体竞争所产生的压力。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迅猛发展,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大量流失,这对多年来备受广大受众青睐的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来说,是一种关乎生存空间的严峻挑战。
(三)加入WTO及国内外各种资本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广播电视传媒的压力明显加剧。
四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前景:
(一)新闻(广播电视)传媒可以作为产业来营运新闻(广播电视)。鉴于新闻传媒性质的双重属性,既生产文化范畴的精神产品,又生产经济范畴的物质产品(包括其业务链生产的直接的或延伸的物质产品);同时鉴于新闻传媒社会政治地位的特殊性,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同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因此,研究和实施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必须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四个不变”,即坚持喉舌性质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党管干部不变、坚持正确导向下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闻传媒产业化营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新闻传媒走向市场后,正面临着行业内外和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而竞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实力的强弱。
(三)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是提升经济效益的理想选择。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可以提高人力、资金和设备等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低成本化和高效益化。
(四)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是国有资产增值的有效途径。新闻传媒的资产是国有资产,新闻传媒的经营者负有使这块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责任,并力求使其达到最大的增值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只有实行了产业化营运,才能做到多元经营、多元投资和多渠道谋划,才能做到分散风险、抵御风浪、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五)新闻传媒的产业化营运也是加强媒体市场宏观管理的需要。我们的广播电视业“滥”与“散”的问题,已相当突出。对小台要用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经过以建构集团化和管理集约化为标志的产业化改造和整合,实现党委和政府对新闻传媒的宏观调控。对新闻传媒产业化营运的潜能(“潜能”意在逐步显现、逐步认识、逐步到位)不可低估。
五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自1884年德国人尼普柯夫发明了可以将影像分解为单个象点的转盘以后,人类就开始了对电子媒体的征途,世界各国相继在广播电视事业上开启自己的篇章。1920年,全球的第一家无线电广播电台诞生在美国的匹兹堡,并命名为KDKA电台,KDKA电台的第一次广播是在1920年11月2日,这是一次惊人的成功。它播出的沃伦·哈丁击败詹姆·考克斯当选为总统的消息。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人们都收听到了这一广播。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科学家们就不断地在研究如何改善广播音质、提高广播的服务品质。80年代开始,由于数字科技的日新月异,无线电广播技术进入了革命性的数字广播技术时代。
1920年和1936年开始,世界传媒分别进入广播事业和电视事业。从此大众传播活动由1000多年的印刷媒介时代进入电子媒介时代。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正式播出节目,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中国广播事业紧跟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步伐,在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帮与《大陆报》馆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即上海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于1月23日首次播音。伴随着中国历史的长河的起伏,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可谓一路坎坷,兴衰数次。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调整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到1952年,全国共建立广播收音站23721个。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当时北京仅有50台黑白电视机。“文革”结束后,1980年10月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广播事业重新回到党的正确路线上来,并确定了新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1982年5月成立中国广播电视部。中国广播电视对中国历史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见证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在技术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无声到有声、从台式到液晶,还是现在的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由单领域涉及多领域,每一步都凝聚着广播事业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我国大陆的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成立的北京电视台,它在1978年的5月1日被正式改名,也就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中央电视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传媒之路。80年代开始,推出了录播方式为直播方式,使我国广播电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80年5月开播标志性节目——至今大家熟知的《新闻联播》,已有28年的历史。90年代,尤其后期,中国广播电视进行了重要的转型时期,观念上、思想上、节目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适时的应对了广大群众的需求。更务实、更纪实、更艺术、高度参与的节目陆续出台。
《东方时空》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栏目化阶段,品牌意识进入电视节目。之后各种纪实栏目相应而出。1996年的《实话实说》节目,突破了电视单方“诉说”,观众被动接受的方式,开启了人机对话的先河,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崛起。人们开始有参与意识。结束了电视只有说教的模式。98年末,湖南卫视发起的娱乐游戏节目走红之后,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各式各样的娱乐节目,并且普通大众开始走出家门,走上荧屏上。电视节目开始向高参与性发展。跨世纪后,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强化,法律纪实节目蜂拥而至,体现了观众务实和纪实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人们更加渴望财富和成功,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加上国外传来的成功学、励志学等等,人们想知道富人是怎么富起来的?他们在想什么?在吃什么?用什么?如何思考问题?自央视出台了《对话》节目之后,经济发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励志节目,如上海的《波士堂》《头脑风暴》等。甚至人才招聘也搬上了银幕,节目从发起、制作到参与和收视率都非常成功。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对艺术世界的追求,做明星也不再是垄断和高不可攀的事情。湖南卫视再创传奇,《超级女生》红遍全国。随后《超级男声》《星光大道》《我行我秀》记录了一个个从平凡走向星空的奇迹。不仅挖掘了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才,还使电视节目真正的走到了一起,登上了人机互动的高速列车,使观众的参与性发挥至极。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而随着我国“三网融合”及“村村通”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将呈现出新媒体强势崛起、传统媒体顺势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态势,我国广播电视设备行业也必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系 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挺进。2012年12月末,我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410家,较2011年年底增加89家;从业人员14.08万人,较2011年年底增加3万人;2012年1-12月,实现销售收入790.63亿元,同比增长15.08%。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电视广播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三 网融合的步伐,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根据国家相关规划,我国将在2015年之前关闭模拟电视信号,将给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几年,受益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持续推进和城市数字电视更新换代的提速,以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宏观利好环境下,广播电视设备市场将会保持整体 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新媒体强势崛起已是全球大趋势,我国新媒体行业在近年来的优异表现,这也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34-02
作者简介:赵鑫,辽宁理工学院文法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