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琴
摘 要:当前,网络智能环境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成为必需。鉴于网络智能环境本身内在的“双刃剑”作用,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又要看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旨在对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主体两翼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构架。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课;路径;
21世纪是知识时代,更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巨大的媒介载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身,继报纸、电视、广播之后,被誉为第四媒体。埃吕尔指出:“现代技术已经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整体环境背景。因此无论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或思想的研究,都将会涉及技术,这是不以任何个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1]。然而,需要我们正视的是网络智能化内在蕴含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网络自身的积极面大力助推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提供新的契机。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式,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网络已然成为现有立体生活学习空间的第三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对人们思想的负面影响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新的挑战。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游用户数为2.15亿。其中,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率相当高,出现了很多“手机控”,手机已成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必需品、必备品。端正大学生网络观、人生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知网络智能环境下表现出的“双刃剑”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欲以网络智能化环境下,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带来的机遇为切入口,透析网络智能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造的机遇和带来的巨大挑战。探求解决困境的途径,构建“主体两翼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
一、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机遇把握
1.网络智能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主客体身份的交叉转换和交往互动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师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教学理念单向定势的“教师主体论”在时代发展中弊端凸显。网络智能化环境的创设,网络空间的拓展,有利于我们实现局限点的爆破,有效击溃束缚主客体的沟通瓶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新的契机,唤醒了酣睡的学生主体。在网络空间便于展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平等性,摆脱学生传统的惰性隐性特质,激活学生主体的显性特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实现离不开交往,如马克思所言:“人,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关系是在交往中获取,交往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凭借网络沟通新平台,在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打破线性联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直接和间接联系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交错,纵横网上和网下,现实场所与虚拟境遇等多维度沟通形式,构建认知主客体之间的立体交流模式。能够实现多点互动、多点互联,聚能裂变,有效践行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效转换“唯书唯上”的教条式思维模式。师生——师师——生生,不断开辟交往新途径,满足彼此认知多元需求,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理念。例如,腾讯QQ、群、讨论组的注册,手机微信群聊的使用,E-mail等网络联系方式公开化、快捷化,便于保持长久联系,加深主客体情感交流,在沟通中不断深化和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智能环境中人们容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切实有效地增强主客体互动频率,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的目的。
2,网络智能化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展现的多元化和教育方法使用的灵活性
网络智能环境背景下,网络信息丰富,尤其是内容更新速度极快,并伴有生动性、趣味性、即时性特征,极富感染力,有效实现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形象化。有人形象喻网络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路上车多、车速快,各种信息被在路上传播、浏览、吸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此途中,须以高度的嗅觉和敏锐度来吸收和消化前沿信息内容,为其继续前行注入动力。正确分析时事,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化解疑惑。通过网络信息的搜索,迅速实现从点到面到体,再从体到面到点的相互转化,降低纸质新闻出版物等信息滞后的局限性。善于利用这一优势,行之有效地保证理论内容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驾驭网络信息,以静动结合,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方式展示其主要内容,吸引和调动学生主体探索认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为我意识,体悟马克思所指出的教育的真谛,即教育并非是简单地文化传递,更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网络智能化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模式。例如,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可充分发挥电子数码的作用,开辟高效快捷连接师生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将小我和大我有机统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既有理论知识进行反思以达到共识,从而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网络智能化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新平台,保留传统的主客体间直接互动的同时,实现在赛博空间通过网络技术支持将现实主体穿越。在隐性条件下激发主体之间进行学习探讨,创设网络智能环境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动静结合的辩证思维。
3.网络智能化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资源开发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网络智能环境下,将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功能,使广大师生达到共享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实现突破,展现出彩人生。网络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增加受教群体数量,构筑网络海关抵御破坏性负能量信息传播。主要体现在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积极推广,得到切实效用的发挥。设置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展示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选取优秀的师生为对象,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开设公开互动的良好平台,互相监督;另一方面,从理论角度入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纵横交错分析其历史和逻辑发展脉络,尤其凸显前沿理论的前瞻性作用,使师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的有效开发,丰富师生校园生活,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在合适时间合适地点,发挥多媒体设备多功能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传播,营造轻松和愉悦的理论学习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达到内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能激活学生们的民族心和自豪感,而且可以端正其学习的态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二、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1.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客体交叉转换和交往互动制约交流实体确定
网络智能化环境下的空间拓展多重维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交流实体提出挑战。网络信息时代,彰显个性,传统沟通势必禁锢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展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际交往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安全性等特点。网络智能环境下,实现了主客体交往形式的多样化。如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但在主客体吸收信息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将虚拟和现实有效结合,造成了虚拟世界现实化。一些大学生沉迷赛博空间,感觉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取的快乐多余现实,从而迷恋其中,逃避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出现情感空洞、道德迷失的交往障碍。既侵扰自我和他人的有序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影响了身心健康。为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处理,如戒网瘾学校的开设,即是通过特有的方式,解放网虫和网游们,消减他们丧失自我操控能力,加强自律,不轻信、不转发、不传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传导正能量。此外,网络空间交流的独特性,使人们彼此距离并未拉近,而是日益趋远。每个人面前都面对的是冰冷的电脑屏幕。近年来,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的网络疾病不断增加,这与实体自身封闭自我,有意切断自我与外在的实际联系有着密切关系。如此可见,若不能有效地驾驭网络智能,使自我迷失,就无法实现自我的健康发展,难以推进社会的进步。
2.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多元化和方法的灵活性制约权威和主流思想主导性的发挥
网络智能环境下,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实时更新对权威和主流思想提出巨大挑战。自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去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少数人能够完全实现直接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师者、专家的分析和解读等狭窄的空间和单向的方式来满足自我的认知需求。然而,伴随网络时代来临,网络文化交流的范围空前广泛,全球化、公开化,多元化,信息化等,极大促进社会迅猛前行。但是,网络信息浏览和下载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又引发诸多问题。例如,在满足了数据资源丰富性需求,践行毛泽东所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不难发现也造成网络垃圾泛滥,网络信息多变,真假难辨。网络的便捷语言也成为暴力、谣言滋生的温床。人们容易受偏颇言论、狂热观点的误导,质疑师者、专家权威性和主流思想的传播。在开放视野的同时,缺乏正确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引,造成了部分学生思想信念不坚定,动摇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甚至做出极端化的判断,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易衍生“集体无意识”的状态,犹如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仅是被动接收器,缺乏批判意识,个体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限,造成学生主体异化,为外力所牵制。难以实现自我政治素养培育和内化。
3.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制约管理的统一性的实施
网络智能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确在空间和时间的上满足了广大师生,实现资源共享,搭建新的平台。但是,网络资源的开放性扩大了受教群体覆盖面。因此,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设置网络关卡抵制破坏性负能量扩散。从资源传递途径看,网上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内容广杂,缺乏正确的理论基础导航,容易造成误读误解误传。网下各种思想政治理论探讨内容庞杂,缺乏正确的指挥引领,容易误入歧途,思想扭曲,言行失常。就我们目前普遍存在的人们信仰缺失,很大程度皆来源于资源的无效筛选和利用造成的。网络智能化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主体可以多角度,多层次间接或直接获取各种资源信息,为了避免造成思想导向迷茫,必须坚持管理一致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网络空间的实施。例如实现依法治国在校园、在网络中积极作用的具体发挥,实现依法治校、以法治网等。以此打破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的多样性对管理的一致性造成的制约作用。
三、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的基本构架
1.抓住网络智能化环境下主客体转换和交往互动的多样化机遇,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拓宽师生沟通途径,在交流中不断转换彼此的主客体角色,在网络空间实现主客体交往互动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思想积极力行“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多维度激发学生主体性发挥,锻造政治自觉、政治自信能力,培养独立自主地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主客体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师生——师师——生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德修身。教师更要严于律己,深化和拓展自我的理论知识,并能行为示范,致以立德树人。夯实课堂教学实效的同时,善于利用网络教学的现代化方式手段,构建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尤其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智能的积极面,又要做到在网络的海洋中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此,需要创设条件为师生进行适时和适用的专项培训和锻炼,并设置有效的考核方式来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应鼓励师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角度出发来制作和创造相关的视频、音频、课件等资源,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训,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和视野,以实际为出发点,开辟新泾。
2.利用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来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两翼”型教学模式
为满足“以生为本”主体型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搭建两翼平台,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两翼结合,内外统筹,动静互通。如前所述,网络智能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展现出多元化,需要利用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方式更新内容,及时传播,积极地渗透到学生脑海,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和探索的诉求。并且其教学方法使用也更加表现出灵活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可以实现“优优互补”,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因素和网络教学模式的积极因素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坚实搭建,坚持和创新现有的传统班级授课模式,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即稳定地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确保学生主体实现腾飞的目标。通过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极大拓展师生主体间的思维遨游际遇。
3.利用网络智能化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资源的多样性不断健全制度,保障“以学生为本”主体型教育理念和“两翼”型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网络智能环境下,多层次、多维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资源。依法治校,依法治网,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平等理念。马克思指出:“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平等是法国的用语,它表明人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也就是说,它表明人对人的社会的关系或人的关系。”[3]就校园层面而言,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既要维护现有实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又要力求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通过自主研发网络系统来制定和规范制度的实施并加强调控。就社会层面而言,完善现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实际运用。尤其是从赛博空间的法制性上,力图实现网络虚拟空间学习交流和娱乐的净土。就个人层面而言,要努力通过“双合”,即通过合法合理网络平台的方式实现平等化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杜绝做痴迷的网虫和沉沦的网游。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不能污染网络文化环境,有自控力,拒绝浏览和扩散色情网站。
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实现教育本真的目标,如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家雪茄斯普朗格所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4]。在网络智能化环境下,坚持与时俱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鉴于网络智能内在蕴涵的两面性,正确分析其中具备的积极条件,发掘巨大的推动潜力;同时,理性认知其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将网络智能化环境下存在的机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有机结合,帮助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成长成才,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8
[4]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