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成“放大镜”,也可以当“消声器”。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该扮演什么角色,就要努力去扮演好这个角色。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关键词]甘蔗滞销 媒体人 放大镜 推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今年三四月间,通过对仙桃市杨林尾镇甘蔗滞销事件的采访报道,笔者对“四者”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体会。笔者深切地感到,从发现新闻,到采访新闻,再到写作新闻,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何其神圣!
桌上听来线索
今年3月23日,笔者赴杨林尾镇采访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中午,当地领导安排我们在餐馆吃饭。
在等菜上桌期间,几位领导和对象都在说同一个话题:今年的甘蔗不好卖。几乎所有的种植户都会亏本,有的会亏三四十万元。
这几年,笔者的主要工作是做编辑。虽然编的也是本地新闻,可那都是经过记者过滤以后的新闻,与一线接触得少一些。特别是农村这种偶发的事件性新闻,那些长期做采访写作的记者,或者对农村情况比较了解,就觉得习以为常;或者因为工作太忙,缺少时间进一步采访写作。也许他们听到就听到了,不一定把这个事件做成新闻报道。而笔者,为农村新出现的这一现象感到忧心,同时,也觉得自己作为新闻记者,应该可以为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发挥点作用。
笔者说:“我们在报纸上把这件事报道一下。说不定会有人帮着解决问题。”然而,在座的当事人说:“没用,没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笔者问:“哪些人知道了?”他们说:“网上炒得很火。你看一下就知道。”其中一位拿出手机,调出相关新闻给笔者看。笔者看了之后,知道确实了解这种情况的人不少。他们还告诉笔者,有关领导也多次到杨林尾镇来了解此事,但没有拿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显然,甘蔗滞销已经是一个不少人知道的事件。笔者知道,作为主流媒体,我们本地的党报还没有发声,那些新闻的权威性还不一定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我们参与报道的必要性还是有的。笔者坚持要对种植户进行采访。他们便推荐了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谢长清。谢长清是该镇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大面积种植甘蔗的种植户之一。
产业兴衰可叹
笔者到兴隆村采访了谢长清。当了2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谢长清,带领兴隆村村民把兴隆村建成了拥有“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他介绍了杨林尾镇大面积种植甘蔗的来龙去脉。
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些年来,农民显得无所适从。2014年,当得知一屋嘴村村民种植甘蔗赚了大钱后,该镇农民仿佛找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纷纷决心跟着种植。2015年年初,仙桃日报发表过一篇叫《甘蔗甜了,农民笑了》的通讯,对该镇甘蔗种植的丰厚回报给予了宣传。农民对种植甘蔗的热情更加高涨。2014年,该镇甘蔗种植面积4000亩;2015年,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8000多亩。
如果不是用于工业化生产,甘蔗在民间只是作为一种零食来吃。由于土壤和气候等等原因,本地种出的甘蔗甜度不够,硬度太大,所以做零食,也不太合口味。杨林尾镇的甘蔗都销往哪里了呢?
原来,临近某省是杨林尾镇甘蔗的主要市场。该省的民间有吃甘蔗的习惯。削皮后切成段的甘蔗除了是各种喜筵上的一道菜,还是吃完喜酒以后带回家的礼品。从2009年开始,杨林尾镇一屋嘴村人就把自己种植的甘蔗销往该省,并逐渐占领了该省北部的市场,对该省一个县种植甘蔗的优势产业带来冲击。同时,杨林尾镇的甘蔗还在省内各大中城市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谢长清说,2015年他们村共种植了400亩甘蔗,种植面积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20%。从2015年底到今年初,已销出200亩甘蔗;还没有销出去的,基本上就“滞留”家里了。谢长清自己种植的160亩甘蔗都没有卖出去。谢长清算账说,如果按正常销售方式销售,那么每捆甘蔗的流通成本就是6.3元,还没算上种植成本,而市场上每捆甘蔗的销售价在4至9元之间。所以,农民卖甘蔗,基本都要亏本,能保本的很少。而如果不卖,则亏损更大。当时全镇还有约50万捆甘蔗没有销出去。
二次采访反转
既然甘蔗滞销严重,笔者还得去该镇甘蔗种植的龙头村了解情况。第二天,笔者又与杨林尾镇一屋嘴村党支部书记鲁丙武联系,对他进行采访。作为杨林尾镇甘蔗产业滥觞之地的领头人,鲁丙武对这个产业烂熟于心,更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之一。
笔者在沙湖镇客运站见的鲁丙武。他是骑电动车来的。他感到很抱歉,不能把笔者带到村里去。他说,现在是特殊时期,村里人说七说八的都有。因为种甘蔗亏本,村里有的人对他很怨恨。对于笔者想了解的情况,他都可以就在这里告诉笔者。
他说,2014年,甘蔗的行情真是好。以每捆10根,每亩收500捆甘蔗为例。2014年尾至2015年初,每捆甘蔗的平均销售价格是32元。每亩地的毛收入就是1.6万元。去除各种开支,每亩地纯收入在7000元至1.1万元之间。2014年,他家种了40亩甘蔗,赚了30多万元。他们村种更多土地的,一年赚50多万元不稀奇。[2]
鲁丙武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一屋嘴”甘蔗合作社负责人。这个合作社不仅负责本村的甘蔗种植和销售,还把服务半径辐射到了杨林尾镇的各个村,甚至影响了沙湖、张沟、沙湖原种场等镇场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然而2015年底至今年初,他们虽然很努力,但全镇8000余亩甘蔗,到目前为止,已销售出去的只有70%,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保本销售,能够赚钱的人家很少。他自己种的160亩甘蔗,令他亏了30多万元。
鲁丙武自己虽然亏得厉害,但却比较乐观。一是,他去年赚了,今年亏了,亏得起;二是,他们村的甘蔗品质好,后期还可以以较好的价格销售;三是,他们村有种植甘蔗的传统,他很看好这个产业。总之一句话,甘蔗,他们种定了。
从鲁丙武处感受到的,是信心满满。但现实是甘蔗滞销严重,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
三次采访升华
3月24日下午,笔者回到办公室,将反映杨林尾镇甘蔗滞销的稿件写了出来。笔者想:早一点发表,就能早一点产生反响,早一点起到帮助种植户摆脱困境的作用。于是,笔者第一时间把稿件传给了总编辑,希望他重视此稿,并及时在要闻版刊发。他看过后,给笔者QQ留言说,问题抓得好,可在一版“微调查”栏目中刊发此稿。只是采访的都是种植户,没有采访政府权威部门负责人,对甘蔗滞销的原因分析不够准确、客观与权威,尚需补充采访。
3月25日,笔者通过多方问询,了解到市农业局副局长王艳洲近日多次带人到杨林尾镇调研这一课题。笔者拨通了王艳洲的电话,尽管事先王艳洲并不知道笔者要对他进行采访,可一提出问题,他就条分缕析甘蔗滞销的6大原因,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5条建议。
把对王艳洲采访的内容写进去后,稿件顿时显得厚重不少。现状也好,原因也好,解决办法也好,都有了。但稿件却篇幅太长了,超过了2000字。这就给喜欢“短平快”新闻的读者阅读带来了困难。值班副总编、编辑对稿件进行了精心修改,下狠心挤水分,使稿件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3月29日,稿件《“甜蜜”事业为何变“苦涩”——杨林尾镇甘蔗滞销情况调查》在第1版“微调查”栏目刊出。
宣传效果明显
这篇报道,对杨林尾镇的甘蔗销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到今年4月下旬,该镇的甘蔗基本销售完毕。
媒体持续发酵。杨林尾镇甘蔗滞销消息见报后,各媒体对这一信息持续发酵,新华网、中国网、仙桃日报微信公众号、江汉热线、中国仙桃网、大楚网等30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湖北日报于4月6日以《“甜蜜”产业为何变得苦涩——仙桃市杨林尾镇甘蔗滞销调查》为题对这篇报道进行了转发。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两次聚焦该事件。仙桃日报4月7日以《媒体互动助销杨林尾镇甘蔗》为题对报道效果进行追踪。
读者和网友纷纷出主意、报告信息。有的说,搞个淘抢购试试;有的说,能不能到广西广东联系,运到糖厂做原料;有的说,最好是大点的单位买了发员工;有的说,福建这边1根8块起步。销售促动明显。连续多日,来自嘉鱼、赤壁、江夏、通城的经销商,带着大卡车或小货车到杨林尾镇,一车又一车地运走甘蔗。
也有老板看到农民生存不易,决定帮一把。有个油田的老板,用4辆卡车来这里买甘蔗,发给员工做福利。像这样帮农民的老板,杨林尾镇那段时间共接待了40多位。除了经销商和老板主动来买甘蔗外,杨林尾镇的种植户和经销商也走出去大力推销。他们说,现在比以往好卖不少。
感激话语不断。对于这篇报道“放大镜”式的宣传效应,杨林尾镇的干部群众连说想不到。有3人给笔者打来电话,对仙桃日报社和笔者本人表达感激之情。
感 悟
通过此次采访写作,笔者对新闻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笔者以为,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成“放大镜”,也可以当“消声器”。[3]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该扮演什么角色,就要努力去扮演好这个角色。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注释:
[1]《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
[2]董杰华:《甘蔗甜了,农民笑了》,《仙桃日报》2015年1月9日
[3]杨杰:《两会上的记者与官员》,《青年记者》2016年4月上 <\\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