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据注入新闻活力

2016-06-24 11:28戴劲松
新闻前哨 2016年6期
关键词:财经

戴劲松

眼下,各媒体正在启用的机器人记者之所以能采写财经新闻,强大的、远超于人脑的数据分析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作为一名职业财经记者,要在采写新闻方面有别于机器人记者,讲好财经领域的故事是关键且唯一的路径,也就是说要有“人文情怀”。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的财经记者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重视数据,恰恰相反,学会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仍然是一名职业财经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能否为这些数据注入新闻的活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业务境界的高度!

官方发布和采访收集是获取数据的两大途径

近一百年来,数学和推理的方法不断渗入经济学,形成了观察经济现象的数理视角,这既让一部分人对经济学乃至财经新闻报道视若畏途,同样也令一部分人兴趣盎然,而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在学习大量财经知识的基础上,学会采集有用的数据是入门的重要本领。

随着互联网上海量数据的公开,如今要获取与经济相关的基本面信息,相比过去要方便很多。有关经济部门会定期在官方网站或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一些数据,以我国为例,获取官方数据主要有以下途径:

途径之一:国家统计局网站,每年对上一年有一次年度综合公报,每季有一次新闻发布会,每月有主要数据公布。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价格指数(PPI)等数据的变动,和国家调控措施直接相关,需要长期关注。

途径之二:央行网站,这里有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外汇占款变化,以及货币工具的运用,新的货币政策公布等。就像血液之于人体,金融之于国家乃是一种不断循环、促动生命的媒介,以编码形式运载着预测未来的大部分数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途径之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计划安排和财政部的预决算报告。这两个方面的数据主要在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

以上三个途径获取的官方数据,可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面有大体的把握。财经记者还可按分工、兴趣和阶段性需要,选择其他官方网站,获取相关数据,如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农业部、工信部、审计署等。还有各种涉及财经的全国性专业网站,如中国行业研究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中国指数研究院网站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报道需要和媒体定位,所在省份的相关网站也是需要关注的。

其次,在采访中收集数据,即获取一手材料。这类数据由于是结合具体事例采集所得,记者还亲历了其中的变化,深入了解变化的意义和影响,而这往往是新闻价值的体现。

笔者的老师,新华社高级记者周晓农特别强调一手数据的重要性。他说,仅靠有关部门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数据,往往是按一定的口径,加权平均得来的,是一个大的概貌,省略了能反映实际问题、最生动的那部分数据,而对于财经记者来说,最需要的往往就是这一部分数据,有了这一部分数据,才能构成新闻。所以,财经记者应力争在采访中成为一手数据搜集的有心人。

此外,鉴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背景,关起门来研究一个区域的经济问题已不太可能,涉外财经数据收集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除了通过采访和调研的渠道,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商务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欧盟统计局、法国国立经济和统计研究所、英国国家统计局等官方网站是财经记者查找所需数据的重要途径。

合理质疑有关数据往往是新闻的切入点

“财经新闻里的数字永远只是速记,只有背后的报道才能让我们了解自己所建设的这个世界!”学会阅读各种数据,并提出合理的质疑,是一名财经记者走出数字迷宫,挖掘新闻的重要步骤。

经常整理和分析数据,并经常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换算,将获得的数据与一些量化标准的数据相比较,让他们各就各位,形成逻辑关系,有利于建立对自己有认识和利用价值的“数据库”。

周晓农曾说,一些重要的数据差异,往往可能会唤起我们一探究竟的热情,促使我们去掌握更多的情况。他曾向笔者介绍过自己整理和分析数据的一些常用方法:

方法一:制作重要数据的历年变化表。

列入GDP、货币供应量、投资规模、财政收支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据。如当年有异常变化,在备注栏中说明原因。比如,粮食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

方法二:多掌握常态的量化标准。

比如:关于粮食储备,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要求,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应当达到当年消费量的18%,14%是安全警戒线。

来自中华粮网的消息说,在中国,国家储备粮可维持4至5个月的销量;地方储备量则可维持2至3个月的销量;还有不少的农民进行余粮储备,这个储备一般可维持5至6个月的口粮。那么新闻调查的问题就来了:既然有这么大的仓容,为什么国家还要新建5000万吨的粮仓?

植物油自给率的安全警戒线,一般认为,要达到60%的自给率,目前我国的自给率已降到40%。这里面到底是什么问题?需要重视吗?显然,有了问题,新闻的切入点就容易找到。

需要注意的是,常态标准本身也是会变化的。比如,关于森林覆盖率,上世纪50年代按郁闭度0.4计算,70年代改为0.3,到了90年代,改为0.2,到了本世纪初年,又将相当一部分规定范围的灌木林算了进去。尽管我国这些年来,由于国家重视,森林状况确实好于从前,但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是指标设置带来的。

(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冠幅}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它反映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的密度。)

方法三:随时作一些基本数据换算,以备研究。

举例说明: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和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吸收到的投资额将达1000亿至2000亿美元,将为美国创造20万至40万个就业机会。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换算出,每投入50万美元,可创造一个就业岗位。

在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题组曾有过一个调查分析,每亿元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是474人,大体21万元投资增加一个就业岗位。

用中美两方面的数据作个简单比较:50万美元,如按1:6.2的汇价计算,是310万元人民币,即美国需投入310万元人民币,才产生一个就业岗位,其投入量是中国21万元的近15倍。

掌握并运用数据间的相关性是难中之难

数字是一个量化的固定。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当一个数字变动时,既反映所指对象事物的变化,也会带来事物间相互联系状况的一系列变化 。掌握数据的相关性并善于运用到采访和报道中,这是成为一名优秀财经记者的难中之难!

以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报道为例:

截止2015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二连增”,这个连增是用数字来表达的。但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则是体现政策的数据,比如种粮补贴,综合起来,每亩有100元左右,还包括了农业和农村税费的免征免缴。而在2003年之前也就是“十二连增”的“第一增”之前,我国粮食生产当时已连续5年减产。

笔者在新世纪初刚涉入农业报道时根本不知从何入手,后来在多位老师包括周晓农在内的“传帮带”下才知道要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数据,透视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背后的一系列政策。

比如,从2004年起实行的最低粮食收购价政策,每年在收季前提前公布,每斤的收购价还年年上调。这项政策,给了粮农一个稳定的收入预期。多年来,这个最低收购价一直稳中有升,从对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自然就成了相关财经记者深度调查的富矿。

此外,数据间的相关性有时会出现的比例关系并不对应的情况。

比如:我国GDP在增长10%以上时,财政收入经常增长20%以上甚至高达30%;2010年GDP增幅为10.4%,财政收入增幅两倍于GDP增幅,增幅21.3%;而2014年GDP增幅降为7.4%时,财政收入仅增8.6%。梳理一番可以看到,在GDP增幅下降28%时 ,财政收入却下降了68%。

如此大的反差,原因到底何在?总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下行,固然是其原因之一,但货币供应量增长大幅减少,由2010年的19.3%减到12.2%,导致建设项目减少,可能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财经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对失真数据的辨识能力。2013年4月11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对外公开发布了一项更正声明,声明中称:“我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海关统计数据时,曾谈到‘去年第四季度,发改委批复了总额约7万亿元的投资项目,重点涉及到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建设。经查,上述情况系转引自网络上的相关报道,并无依据,应予以更正。”

面对各类渠道获取的数据,一位从事经济统计工作的专业人士都难免会犯错误,财经记者就更需要慎之又慎。

最高境界是彻底改造所获取的数据

《华尔街日报》资深编辑威廉.E.布隆代尔说过:“在许多新闻故事中,数据为整个新闻定性,有时候数据本身就是新闻!”

但他还强调,“太多的数据无疑于毒药”,“我们整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去掉数据就像拔牙一样痛苦!”

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在写稿中会谨慎选择数据,仔细运用数据,甚至会彻底改造他所采集的数据。在新闻故事中,他从来不会在一个段落中运用过多的数据。其中的决窍有一个积淀的过程,每个人的体悟各有深浅,但也不乏一些达成报道共识的原则:

(一)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如“增长了98%”,就可以“几乎翻番”代替。

(二)用比率或比喻来代替或形容庞大的数字。如,降雨量与足球场的关系,或与读者熟悉的参照物对比。

(三)用最简单的方法将意思表达清楚,尽可能少用不是特别重要的数据。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对上述原则还有更为详实的案例解读。而事实上,这些在文字报道中“让数据说话的技巧”,同时也是视觉版式工作人员进行财经新闻图表设计的窍门所在。

在运用这些技巧时,参照物的选择有时会决定报道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比如:2015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官微发表了《提醒,买不买房?先看看这48个城市人口增减》的文章,文中指出中国一般每隔10年搞一次人口普查,平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方式估算人口,数字难免不准确,而小学在校生人数,是“数人头”统计出来的,是考察一个城市人口增减的重要指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知名地产研究者刘晓博,他在研究中选择了新的参照物,认为小学生数量增长最迅速的城市,往往是房价最坚挺的。这一新颖视角当即引发了国内房地产市场一场新的讨论,对于财经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无疑是有启示的。

当然,作为职业财经媒体人,我们尤不能忘记的是:数据里有操守!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财经媒体的专业性仍然不断受到社会和公众质疑的情况下,财经记者更应该珍惜和维护所从事行业的声誉,大胆假设之余一定要以小心求证为平衡,对手中数据的解读慎之又慎,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状况的把脉和判断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观察者和行业守望者。<\\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财经
财经信息
财经日历
财经视野
财经视野
财经视野
财经视野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财经阅读时代
财经大势
财经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