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报道的细节运用

2016-06-24 11:10刘文景
新闻前哨 2016年6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细节

刘文景

新闻的主体是人。新闻典型人物特别是重大新闻典型人物,是社会的道德之魂和精神之钙。一个新闻典型正面人物,就是一张时代的名片,一杆精神的旗帜。发现、塑造、报道新闻典型人物,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凝聚动能,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一篇优秀的新闻通讯,离不开感人细节的挖掘加工。细节在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提高作品的影响力、生命力上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新闻典型人物的细节挖掘捕捉和加工提炼,是新闻典型人物塑造成败的关健。本文试以自身多年采访经历为例,谈谈新闻典型人物的细节加工。

场景细节的渲染运用

外景内情,是场景细节的两个支点。借景叙事,借景言情,能大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产生音响效应和画面效果。

记者在2011年采写的追记蒲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斌的通讯《感天动地的人生传奇》开头:2月26日,蒲纺集团大院里梅花,在挺过一个寒冬后纷纷飘落。那个常常在树下徘徊和沉思的主人——蒲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斌,在协和医院的病床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通过外景描写与人物命运暗喻,借景渲情,引人联想,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外景描写在惜字如金的新闻作品里必须质朴精炼、一石多鸟。切忌为写景而写景,景、情“两张皮”。场景细节要涵蕴新闻事实,并交代事由,渲染主题。如记者在2001年采写大山深处贫困村女村支部书记陈元宝的通讯《铺路石陈元宝》中:“汽车往崇阳北驰行,钻进大山深处。一条新修的盘山公路蜿蜒车窗前,左边是高与天齐的苍山莽梁,右边是陡如斧削的千仞绝壁……”路的险峻描写,意图是告诉读者修路的艰难,也折射修路人的顽强精神。如反映一位造林大户《吉林在这里长春》一稿中:“阳光从密密的叶丛中泼下来,仿佛鲜亮的奶油。苗圃里,似乎听得见林子拔节的声音。这片山林的主人叫黄春来……”;又如在采访造林大户《绿满楠林》一稿引出主人公的开头:“一片竹林,布群山之中,特别生动;发房前屋后,龙显妙趣。”场景的描述,不仅对人物煊染产生特殊效果,更昭示了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美好意境。

人物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景细节,不光局限在场景的描述,更要着重情感表达。而情感细节,往往是新闻的“第二真实”,隐含于人物性格的展示过程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这类细节难以捕捉,容易被采访者忽视和疏漏。

2003年,记者在通讯《生命长青》中,对主人公饶植鹏殉职前有一个细节描写:“晚上8点,饶植鹏从外面忙完回来,正准备上桌吃饭,但腰间的手机响了,外面装运雷竹的车辆陷进了泥坑,他没有去拿碗筷,而是拿起手电,换上雨鞋就出了门,妻子劝他吃了饭再去,他说回来再吃。可谁也没想到,他在指挥车辆倒车时,遭遇车祸……”这个细节把饶植鹏忙碌的程度充分表现了出来。

场景或情景的细节煊染,是塑造人物形象、煊染作品主题,增强作品艺术性、可读性的重要手段。以故事说新闻,以散文式写新闻,都离不开场景细节、情景细节。在报道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黎锦林的通讯《人生因奉献而美丽》中,记者了解到,黎锦林其时已是上海资产过亿的私企老板,父亲突然要他回去当村官带领乡亲们干,从锦衣玉食的日子回到饱一餐饥一顿的农村生活,回还是不回?这肯定是个艰难的选择。记者用了一个细节:一边黎锦林远眺繁华大上海的灯火辉煌,一边想着黑灯瞎火的乡村夜晚,深夜在的黄浦江边徘徊……给选择的艰难作了“情景煊染”。

又如2007年《北京来的山里客》:“车窗外两侧扑来又飞走的青苍,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山的‘深度,从山的胳肢窝里钻进去,大山的胸脯上,别着一枚徽章似的瓦屋。一个小男孩用“北京话”喊出 “爸爸”。一脸太阳色、身穿迷彩服的金先光站在记者面前。”寥寥几笔,就将采访对象的所在的处境、身份交代出来,从面避免用多笔墨、枯燥式的人物介绍,给作品添色不少。

性格细节的放大利用

性格细节是典型人物和新闻作品的“基因”,是典型新闻人物和新闻作品的“这一个”,是受众认可和时代记忆的“符号”。许多优秀的新闻通讯作品和典型新闻人物,靠“性格细节”决定了“生命力”。

先进英雄人物,“堵枪眼”、“炸碉堡”那样的壮举固然重大,但平常事、平淡事照样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人物采访,应当最大限度的接触采访对象和周围人物,从采访者口述及其领导、同事、亲属、知情人口述中,了解典型人物的工作经历、生活情况、成长历程、发展过程,这是采访的主渠道。但采访更要善于从采访者的爱好、兴趣、生活用品中,捕捉“不会说话”、“说不出口”的新闻信息和线索。

如记者在报道通城县玉立砂带集团公司董事长黎珊玉的长篇通讯《大器是怎样磨成的》一稿中用了一个细节:当创业初期的黎珊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新产品木砂纸生产出来时,“他拿着砂纸,象疼爱的儿子一样抚了又抚,摸了又摸,熬红的双眼噙满了泪花……”这一细节既渲染了创业的艰难,又增加了新闻人物的可感性、亲和力。

黎珊王从公司的《犀利快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厂里的一位哺乳期女工因中午没有时间回家给婴儿送奶,其婆婆只好抱着婴儿坐等几个小时喂两次奶后才回去,黎珊王眼睛湿润了,他想,工人是主人不是仆人,工人创造财富是为了改善生活,现在工人为了上班连通小孩哺乳都受影响,与他们企业创造财富的初衷背道而驰。而这件事促成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系列保障制度的出台。还有一次,职工把大半个馒头丢在地上,黎珊王拣了起来撕去外皮吃了,此事在厂里传开,此后公司职工再也不敢将吃剩的馒头乱丢了。这一细节虽然“细如发丝”,但却放大展现了企业家创大业从小处着眼和勤俭过紧日子的精神和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在反映全国五一劳动模范、通城县宝塔村党支部书记黎泗保的通讯《宝塔之光》中,发展村集体企业,为了筹措启动资金,黎泗保和一名村干部去找某银行行长贷款,按门铃时,家属谎称行长不在家,不肯开门,黎泗保在楼梯间足足等了4个多小时,但到深夜才发现对方在家里。原因是对方不想放他们的贷款,避而不见。这个情节极好地表现了创业初期的艰难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如通讯《留得清晖在人间》中,从通城县人行副行长张毅刚先前用过的成堆的笔记本、银行查夜使用过的马灯、下乡办业务骑的破旧自行车、买房子的借条等等细节,进行布局谋篇,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反映人物爱岗敬业、清廉奉献的精神品质,作品更加具象质感、人物可信可立。又如《生命长青》中,牺牲后的饶植鹏“躺在水晶棺里,他的手机还在不停的叫,很多的人还在找他联系买雷竹种……”区区只言,却极具效果地放大了主人工作突然中断、生命嘎然而止的悲壮。

如采写崇阳县扶贫办主任艾水良的人物通讯《绿叶对根的情意》中,记者用“艾水良在卧室贴上一张贫困村的地图,日看夜思,脱贫的打钩钩,没脱贫的打圆圈,最困难的标“特急”,他茶杯上也贴着贫困村的名称字条”等细节,表现一位山区县扶贫办主任的做人实在、办事细致的性格特点。

在通讯《壮美的回归》中崇阳县安监局党委书记孙荣归的细节:临走前,单位职工工资支不出,两个女儿读书缺钱用,癌症晚期治疗花去5万多元,于是从医院四楼跳下……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作为英雄,这是自杀,不符合人本精神。但这一情节,又恰恰能折射人物的朴实可触的内心世界。“我没有贡献和作为,却给单位上添了这么多的麻烦……”,他爱人从县化肥厂下岗,厂里发不出工资,只得用化肥抵工资;孙荣归的老父亲病了,他用板车拖上十里路到县城看病,自己是一厂之长,管几个车,只要一句话就行,他就是不开口;女儿考上大学到学校报到,局里给他安排了小车,可司机把车开到他家门口时,他和女儿已在凌晨搭班车走了……,当厂长时,一年从他手里过的钱是几百万上千万,有“发财”的机会,可他一尘不染、一丝不沾。他是真正守得住清贫、管得住自己,甚至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癌症晚期的生命,就是为了“不拖累国家,不拖累家人”, 这种人能不清贫?这种人能不廉洁?这种细节有些“敏感”,虽然可以避免在新闻稿件中出现,但大胆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展现,胜过万千笔墨。

在《选不掉的村官陈明远》中:“陈明远是乡亲们的贴心人。届届选举,届届高票当选。有一届选举,陈明远少了7张票,结果是他哥哥一大家人投了反对票。理由是:“你当书记,我们沾不了半点光!”陈明远不以为然:“当官只为自己想,肯定干不长!”这一细节,不仅突出了主题,更把陈明远一心为公的良好品德放大出来。

如2011年采访年轻干部的好榜样——嘉鱼县高铁岭镇党委书记、镇长周新武系列报道《沃土忠魂》中:八角村初二学生向星的母亲患有精神病,家境特别贫困面临失学。有一次她不小心丢了20元钱,急得两天吃不下饭。周新武知道后流泪了。他找到小向星:“你就做我的女儿吧,我供你读到大学!”此后细心的周新武特地为小向星立了一个账号,每学期将1000元钱打到账户上。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周新武爱民如子的高尚情怀,有极强的说服力。这种细节的“放大利用,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但也往往容易疏忽遗漏,因此在采访中要沙里淘金、慧眼识珠。

中性细节的烘托作用

先进人物不是完人,更不是神人。新闻典型人物的细节也不能作“非此即彼”、“非高即低”、“非好即坏”的单一选择和平面表达。

英模既是“社会人”,也是“自然人”,两者无法割裂开来。“十全十美”的新闻人物不是人而是神, “高、大、上”既不符合“社会人”的真实,也不符合“自然人”的真实。 生活细节更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更让新闻典型人物真实感人、可信能立。“中性细节”的大胆运用,是记者人物认识观的破障和开明,也是采访理念和人物塑造的返朴归真。

因采访对象文化素质、表达能力和采访程度的不同,记者占有新闻材料往往是不完全的、局限的,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诱导式、深入性采访。“中性细节”挖掘和加工,只能“无意插柳”、“顺藤摸瓜 ”,切忌切忌概念化、简单化,搞先入为主、命题答问,随意捏造。否则不但不能烘托人物,反而伤害原形。

在《理想因奋斗而灿烂》中:黎锦林想起小时候逃学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次,那时父亲的唯一念头,就是要他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现在父亲又要他回农村当村官……这些“模范挨打”、的细节描写,有点“游离于主题之外”,但成功运用,在反差对比中体现了他人生“第二次选择”的艰难和可贵。

采访加工后的细节只能是“第二真实”。拘泥于平面真实、忽视立面真实,只注重事件真实忽略情感真实的记者不是高明的记者。细节加工在符合情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可以有适当的生发、合理的再造。记者在报道回归大学生村官黎锦林通讯《人生因奉献而美丽》中用了这么一个细节:黎锦林在回到村里干了一阵,工作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被少数村民辱骂,他没地方、没有对象倾诉,只能“与父母的遗像交谈”,有时到父亲的坟头痛哭,有时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这些情节都是作者 “因事生情” 的“合理生发”,也符合当时的真实。

有些情节不是事件真实,但是情感真实。在《如歌如泣的生命绝唱》中:主人公张斌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我意志坚强。谁不怕死?我也怕死。人生自古谁无死?活着干,死了算”;“呆在医院这里没有意义了,我不治了,让我回蒲纺还做几天事吧”;“我死后, 不要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撒在蒲纺办公楼前的花坛中,以了我的夙愿和未竟的事业。”这些率性生活语言的运用,让新闻典型人物更加真切可信、朴实感人。

又如记者在2006年采写赤壁民营企业家张三宝的通讯《逆流而上》,以张三宝日记作为题记:“水中有两种鱼,一种漂溪涧,下江河,随波逐流,没入大海,最终无声无息;一种溯江而上,拼急流,越险滩,进入美丽的高原湖泊……”鱼上高原也好,入大海也罢,都是自主选择、自然现象,没有高下、对错之分,是“中性”的,但这种细节能以新颖的角度,表现新闻人物不懈奋斗、独特追求的性格特点。

中性细节的功能是对人物进行固实和烘托,对事件进行铺垫交代,它撑起的是新闻的真实和人物的整体。2007年记者在采访通山县种植大户陈致远的通讯《葡萄熟了》一稿开头:“有一种葡萄晚熟品种叫‘美人指,每公斤卖到36元,还供不应求。这种葡萄听起来心动、吃起来心甜。”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人物的亲和力、作品的可读性,还铺垫了主人公的种植水平和市场意识。

在报道崇阳县天城镇干部转变作风的《民情簿里见真情》中:“副镇长王志斌和张国旗联系下津村。听说一组村民谭毛云家很困难,便上门探访,没想到吃了一记‘顶门杠:‘我们娘娘崽崽命都没法活,你们还来收费?!……王志斌弄得很为难,连忙说:‘大姐,听说你困难,我们是特意来找你了解情况的”。把贫困户对干部的误解程度之深和怨气之大,真实地表现出来,不仅不会伤害作品主题,反而烘托了政府解决老百姓困难的紧迫性,还为后来解决问题后群众对政府的感激之情的强烈反应埋下伏笔,让作品更为真实感人。

又如记者撰写的咸宁党建通讯《红色的丰碑》中:2008年底的一天,通山县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到县城替他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儿子办证。老人从离县城一百多公里的山里乘船坐车出来,在县城旅店住了七天七夜,花了大几百元,结果证还是没办好。左右为难时,有人劝他去找县委书记试试。老人无奈之中找到了县委书记曾国平的住处。在曾国平的过问下,事情才得以办妥……办一个证都要找县委书记?可见老百姓办事有多难啊!不把这局面扭转过来,何谈改善民生?何谈和谐稳定?……这种细节,振聋发聩地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办事效率的重大课题和一位基层领导干部对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深刻反思,成为后来通山县推出系列行政服务改革的新闻由头。<\\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咸宁日报)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细节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党报典型人物通讯写作问题研究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细节取胜
新闻写作中“典型人物”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