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雷
[摘要]传播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人们可以明显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或效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效应。这两者有可能产生正面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由此,学界仍然认同柏拉图曾经提出的著名的“洞穴比喻”。
[关键词]“洞穴比喻” 大众媒介 功能
大众传播在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今,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而尽晓天下之事。受众从通过媒体间接地了解世界的方式中受益良多。然而,在我们同时也不能不注意到,也正是由于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受众的视线往往模糊不清。
柏拉图提出的“洞穴比喻”理论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对此种情形作过比喻,它经常被解释为一个传播观的譬喻。他在《国家篇》中阐述其心灵转向理论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即“洞穴比喻”。他认为,人的心灵有四种由低到高的认识能力,即想象、信念、知性和理性,它们各自的对象分别是影像、具体事物、数理对象和理验。通过教育和训练,专注于个别事物的心灵能够逐渐上升,最后获得对最高理验 ——“善”的把握,但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就像在被捆绑在洞穴内的人们认知世界一般。他将此具体描绘为:有一个很深的洞穴,这洞穴的一面有通往外界的洞口。洞里有一些人,生来就被捆绑在洞穴的底部,背向洞口,头不能转动,眼睛只能看着洞壁。在他们后面有一道矮墙,一些人举着各种器物沿着墙往来走动;墙和洞口之间燃烧着一堆火,被捆绑着的人背着火光,火光将那些器物的影子投射到洞的后壁上。洞中的囚徒通过火光能看到移动的影子。由于这些影像是他们唯一能看见的事物,所以他们以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一个囚徒被解除禁锢,并让他走出洞外,去观看外面的事物,他会倍感痛苦,因为这个人有生以来就习惯将影像当成真实的东西,如果让他面对事物的本身和真实,他反而眼花缭乱,什么也看不见。最后,真的有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它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它真实的东西了。
“洞穴比喻”与大众媒介的功能
大众媒介具有诸多的传播功能。传播功能即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是从社会角度和受传者层面来看待传播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和媒介所释放的能量。传播功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呈现出多样性。从呈现的方式来看,传播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人们可以明显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或效能,而隐性功能则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效应。这两者有可能产生正面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Melton)在《明显的和潜在的功能》(1947)一文中,把显性功能解释为有意图的有意识的预想的功能效果,把隐性功能叫做无意图的无意识的未能预想的功能效应。前者是传播者为实现传播目标而明确提出来的,有助于调节或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任务和使命,并且容易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欢迎;后者是隐藏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传播者所始料不及的、突然或很长时间才反映或显示出来的效能,通常被人们看作是额外任务而不被欢迎和理解。这两种功能,有时几乎像人和他的影子一样不可分开。
1.传播观。
他认为,洞中的囚徒即为普通百姓,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应先让他们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看事物本身;先让他们在夜里看星星和月亮,最后才去看太阳本身。在现今,大众媒介正起着这样的作用,发挥着显性功能。传播过程中,媒介组织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使得它们完成着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等诸多功能,它们的作用是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相对稀缺的传播资源来引导受众逐渐地认识事物和真实。它们极力“挣脱”各种束缚,“爬出洞外”获得真知,在它们先其他“囚徒”(普通百姓)把握了“洞外的”世界的真实情况后,又毫无反顾地回到“洞内”将此以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予以告知,由此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客观事物。
2.隐性功能。
媒介的那些让人熟悉得无法觉察的隐性功能,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它们在为受众提供信息同时,间或模糊着受众的视线。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我们不难看到,处于媒体包裹中的现代人的认识偏差。更多的时候,我们通过媒体了解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影子,因为媒体对社会的反映和描绘并不是镜子式的反射,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做出了各种不同的折射,人们借助传媒所看到的仅仅是镜子中的影像,媒介的任务便是决定以何种形式、将何种世界图景展示给作为受众的我们。在传播技术空前发展的今天,受众仍处于被媒体传播的信息所迷惑的境地,要想读懂传媒现象,受众自身需要有一双“慧眼”。作为“生活在洞穴里”的受众,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砸破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走出媒体创造的“洞穴”,才能实现超越、获得真知。
如《华盛顿邮报》的时尚作家、曾以评论时尚及政治人物衣着的文章而获得普立策奖的罗宾·基翰,抓住了希拉里2008竞选期间在一场演讲时略微低胸的着装这个细节大做文章,所体现的消极的形塑可见梗概。文章称,这位前第一夫人兼现在的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的着装向来保守,这次的装束却显示了希拉里的“一点点性感、一点点女人味”:
希拉里本月18日身在参议院侃侃批评高等教育学费过高。希拉里穿桃红色外套,黑色上衣,这是件低领口的上衣,不经意地泄露了半点春光,显露出若隐若现的V字形。瞄一眼就看得见乳沟。乳沟露出的程度并无不当,但的确在那里,不可否认。
对保守党成员希拉里的女性特质和性感的窥见令人震撼,或者可以说这种震惊来自国会这一特定的场合。毕竟,直到90年代初,女性议员才被允许在参议院穿着裤装。更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是出自希拉里·克林顿,她的着装风格和个人形象是如此让人迷惑。
记得我们对希拉里克林顿着装的印象来自10多年前的一个公共场合,在她的丈夫比尔·克林顿的第一个任期时。根据媒体拍下的照片,她穿着黑色、露肩的唐娜·卡伦礼服。设计者卡伦曾说,无论女人的年龄如何,她的肩膀仍然保持性感和吸引力。
在希拉里·克林顿的作为第一夫人之时,她穿的着装是端庄和颇具女性特征的,但性感绝非希拉里的形象特征。她作为第二任第一夫人的礼服由奥斯卡de la Renta设计。蕾丝金服饰最初的款式带有盖袖和小圆领口的设计,但希拉里将其改制成长袖、高贴颈领。
当她出现《风尚》杂志1998年12月号封面时,也就是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浮出水面之时,她又穿了一件奥斯卡de la Renta礼服,一件一字领的长袖礼服。她看起来很迷人,华贵且颇有高高在上的意味,却与性感之类的词毫不搭边。
当希拉里·克林顿第一次参与参议员竞选时,她穿的是中性服装:黑色的套装。不是紧身的套装,而是素雅且衬人的款式。
当她开始了角逐总统的时候,她的着装可谓不一而足。她的服装包括各种各样的西装和夹克,颜色从卡其布到淡黄色应有尽有。又一次,她玩转在时尚界。
然而,低胸毕竟是新颖的大胆尝试。毕竟,希拉里穿什么不重要,她的穿着所传递的信息才重要……要知道大家不愿意看到这些,就像看到了一个未拉拉链的男士一样,不由自主地把脸移开了。
不久前,英国内政大臣施卓琪(Jacqui Smith)在下议院发言时穿的也是低胸装,其V字形大胆程度甚于希拉里。如果希拉里是在卖弄风骚,那么施卓琪便是彻头彻尾的“诱惑”。但是,施卓琪的穿戴没有像希拉里那样引起人们的不安。也许是因为施卓琪穿得更加爽直,施卓琪的紧身夹克和惹人眼球的项链一并让人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她的前胸上。她显得大胆而自信。
而就希拉里来说,你仿佛看到了个人的私密,你在侵犯别人的隐私,成为了偷窥狂。展露成了一种特殊的诉求。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女人要求被物化,但的确显示出某种自信。这意味着一个女人乐意被看成具有女性特质,除了她向人们展示的睿智、权威、诙谐以及任何可以定义她个性的特征以外。这也意味着,她觉得自己所有其他的特征是如此的明朗化,不会因任何其他因素而蒙上阴影。
在一个没有鸡尾酒和开胃菜的场合穿低胸装是一种挑逗。这可以发生在一个对自己肤质和外表完全自信且坚守自己的着装风格的女人身上。但任何对自己风格不坚定的女人这样穿都会人觉得不舒服。而恰恰对自己的着装风格,希拉里从无定数。
(《华盛顿邮报》:希拉里尝试开拓新的领口开口极限,2007年7月20日)
这则报道的女作者基翰是此前的普利策得主,获奖原因是“她能精辟指出政要服饰如何反映其立场与权力”。作为美国高质量报纸的《华盛顿邮报》,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希拉里政治作为上,而是将焦点放在她的略微低胸装束上,在这样一个关乎谁将入主白宫的全国性大选之时,大手笔刻画候选人的女性特征,同时渲染这种女性特质在希拉里身上所显示出的“矛盾”,以美国大众报纸那种惯用的教化方式来诱致受众作为某种判断。
希拉里竞选班子里的一名女性高层成员在一封募款邮件中写道:“你相信吗?《华盛顿邮报》居然用一篇长达746字的文章报道希拉里的低胸衣服。当时,希拉里在国会上谈的是学费问题,但《华邮》文章却只字不提,只对她的身体评头论足,未免太不恰当,而且是对希拉里的侮辱”,“坦白地说,关注女人的身体而不是她们的智慧是一种侮辱,是对每一个希望在专业领域被严肃看待的女性的侮辱”,“衣着?化妆?哪个才是总统竞选的重点?希拉里只为真正重要的问题努力”。希拉里对于竞选很坦然,她坦然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她曾说:除了女性,我不可能以其他身份当选。她想让人们相信她的政治作为不逊于男人,她的女性身份能够带来变革的希望。这种时候借低胸装来歪曲她的“女性特质”,将展露解释为为了赢得竞选的一种“卖弄风骚”、“异常炫耀”, 称“她似乎不知道,在国会这种从审美观点上看非常保守的地方,她的女性特征及特质已经遭到窥视”。《华邮》的报道折射出具有女性特质的候选人难以能够掌握领导权。
不过,《华邮》为此却辩解说:“这篇文章会影响到希拉里应不应该成为总统吗?不会。但读者想看到讨论希拉里的低胸装扮的专栏吗?答案则必然是肯定的。很明显,这篇文章是近几天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报道。”
学者McChesney在1997年和1999年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所谓“受众需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give people what they want)不过只是一个幻象,它对诠释现今传媒系统形成了掣肘。传媒集团将追逐利益和市场份额奉为圭臬,很难说它们被动地服务于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屡见不鲜的是它们善用所掌握的资源创设新的受众需求。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为媒体在女性政治家的报道倾向提供了理论启示,在媒体镜像下,女性通常不是可靠的、有资质的国家领导者,但实际情形是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政治家凸显,很多在处理国家、国际事务中崭露头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媒体镜像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规定着人们的思维和思维方式。媒体镜像通过赋予一些人话语权,使另一些人边缘化,并且规定着哪些议题在何种框架下被广泛讨论。<\\Y8\本地磁盘 (F)\2011-新闻前哨\2016-2\BBBB-.TIF>
(大连日报报业集团新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