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绘本激活课堂

2016-06-24 23:15王万宜黄惠宁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6期
关键词:绘本资源美术教学和平

王万宜 黄惠宁

[摘 要]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以全球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借助绘本资源,结合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开发关注生活,体现和平、环境、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关键词]绘本资源 美术教学 多元化 和平 环境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08

随着世界国际化的合作越来越被重视,如今,儿童世界也日渐全球化、多样化,儿童是开创国家未来的支柱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所在。为此,我们在美术课程“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将和平、关爱、环境、尊重等观念,借助绘本独有的魅力和利用空间,融入美术教育中,给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并赋予美术课堂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欣赏绘本,了解多元文化,培养鉴赏能力

绘本蕴藏着多元的世界文化,多样的艺术风格,丰富的绘画技巧。无论从技巧的表现风格,还是绘画元素的理解,无论是从故事主题的提炼,还是封面、扉页、环衬、封底的设计安排,都有着许多学习借鉴之处。正是这种多样化,让绘本拥有了迷人的风采,使绘本成为美术教学的资源宝库。平时,我们搜集国内外著名作家和画家创作的经典绘本,在美术学习活动“欣赏·评述”领域中,引导学生吸收优秀的绘本艺术构图、线条、绘画方式、色彩应用等,鼓励学生尊重、包容文化,多元解读,拓宽视野。

例如,在开展“和平”主题活动时,我们课题组针对低年段学生的学龄特点,借助绘本进行欣赏和评述,加深学生对和平的认知和理解。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和平?受认知水平影响,学生说得更多的是“和平就是没有战争”。为了帮助学生广义地理解“和平”是什么,我们运用英国作家爱玛·戴蒙的绘本《和平是什么?》设计一堂欣赏课。翻开绘本《和平是什么?》,画面人物稚嫩的笔触充满童趣,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绘本中简单如诗,朗朗上口的言语“和平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和平是分享而不是独占。和平是倾听,而不是争吵……和平是喜欢,和平是爱”。学生们很快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和平其实就贯穿在每个人的日常交往中,和睦、和谐、关爱、合作、尊重……这就是和平。最后,我们针对绘本掺杂的绘画技巧、颜色搭配、画风选取等指导学生欣赏。从欣赏中获得灵感,学生能将许多与和平相关联的知识融汇在一起,和平的颜色、和平的植物、和平的标志物、和平的旗帜、和平的鸟……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后拓展教学生做手工折纸——学习折和平鸽。课后,学生还主动查阅古今中外有关和平的故事、传说等,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展示。学生在欣赏绘本中得到了求知欲的满足,更得到了视野的扩展。

所以,儿童绘本不仅能启发学生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独特性,还能让教师从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表现。

二、借助绘本,丰富创作灵感,尊重个性发展

根据美术新课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单纯的以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的要求,我们倡导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创造性学习世界优秀的绘本, 探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绘画表现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单幅插画训练,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绘本可以说是由一幅幅插画组成的读物。所以,我们从单幅的插画开始练习。练习单幅的插画既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也同样适合于高年级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从最简单的插画开始,慢慢学会做一本完整的绘本。

[案例1]听故事,学会文字与图画的相互转换

听《我的朋友格丽娜》的故事,要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用绘画表现出来。首先,在听故事前我们先教会学生画一些绘画素材。其次是讲故事。故事讲述了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一位名叫格丽娜的女孩,她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一系列故事。最后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插画绘制。要让低年级学生把故事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可能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只画故事发展中的一个情节,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单幅作品串成绘本。集体绘本创作的成功使学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学到更多的创作造型和表现形式,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种根据教师导读,再现画面的练习方式,丰富学生大脑中的视觉形象,培养了学生将看到或听到的精彩故事转换成画面情景的能力。

(二)角色想象,进行绘本创编

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我们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表达的舞台,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绘本创作活动,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开启图像与文字的动感地带,以童心演绎生活中的美丽瞬间,用绘本描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案例2]《小雨滴的故事》教学片段

1.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生:雨。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让我们来看看小雨滴的模样。(画出几个拟人的小雨滴)

师:可爱的小雨滴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吗?

生:可以给庄稼解渴,可以给森林灭火,可以给沙漠降温……

师:如果你是小雨滴,你会做什么呢?

生讨论后回答:我去游乐园玩;我去河边跟青蛙一起唱歌跳舞;我会去给口渴的小树浇水;哪里着火我就去哪里灭火……

2.充分感知,探究画法,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多精彩的小雨滴故事,我们先来听听歌曲里是怎么唱小雨滴的吧!

师:大屏幕展示歌曲《小雨沙沙》。(将孩子们带到小雨的世界)

(看,下雨啦。)

师:歌曲里讲述了小雨滴什么故事?

生:小青蛙在雨中唱歌……

师:小朋友们真是细心的好孩子,你们对下雨的情景观察得真仔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我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而且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师:(出示范画)瞧,这只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师已经把小雨滴和小青蛙的故事画了下来,并在画的下方用一句话写出画里的故事,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画时,画面里的主体不要画太小,要画在画面的中间,而且颜色搭配要漂亮。

师:老师画的小雨滴的故事,大家已经欣赏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准备画些什么?

生:(讨论交流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描述的小雨滴故事真精彩,老师真想马上就看到你们的作品,快用你们的小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并在画的下方用一句话描述画里的故事,我们一起做成绘本故事《小雨滴》,用文字和图片演绎小雨滴美妙的环球之旅,好吗?

……

这个案例,让学生们以角色想象的形式来到雨的王国,生活中常见的雨在学生们的脑海里顿时充满生命力,想象把学生们带入美妙的故事情节中,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美,从而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热情。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和变通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关注生活,进行绘本创作

借由绘本,可以用图文交融方式记录生活、感知生命、寄托情感、释放情怀。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有丰富的情感需求,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是他们的创作动力,绘本是他们表达生活情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以,用绘画来记录生活不失为绘本创作的一个好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创作出鲜活的生活绘本呢?我们从传承传统文化入手,着眼儿童心理和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挖掘。

例如,“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有的做五色糯米饭,踏青缅怀始祖,有的到歌圩场上对山歌,还有的抛绣球、互赠信物、碰彩蛋、跳竹竿舞等。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关于“三月三”的美术课堂活动。例如,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材料,如了解壮族的民俗习惯及“三月三”的由来,了解五色糯米饭的制作工艺,画一画壮族的图腾、铜鼓、壮锦、做一个绣球等,把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作品汇编成册,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成绘本《三月三上巳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享受到美术学习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壮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俗习惯,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巧用绘本,激发想象,培养动手能力

精美的绘本总能把美术、文学、手工等方面整合在一起,从构思、选材、剪裁、绘画、制作、书写到装订成一本完整的手工绘本,无不考验出作者的个性创意与想象力。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巧用绘本,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和动手能力。

[案例3]《巧用瓶子》。

1.欣赏绘本《Love your world》,感知绘本多样的表现形式

师:请同学们欣赏绘本《Love your world》,看看这本绘本和以往我们看的绘本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我们看的绘本大都是一幅幅图画组成,这本绘本却是通过旧报纸、易拉罐、环保袋等实物体现出来的。

师:绘本中的图画不一定是用绘画形式表现,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或图片,或拓印,或各种材料剪贴,营造故事情节。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本绘本的创作思路,运用许多生活中废弃的材料做出精美的工艺。

2.手工课《巧用瓶子》

师:废旧瓶子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质地、不同的色彩,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制作成别致、美观、有趣的实用装饰品。

(1)根据学生收集的材料,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分别利用彩纸、画笔、彩泥、树叶、废纸、毛线、瓶盖、包装袋等装饰材料进行装饰,使之成为家庭的一件艺术品。

(2)分组创作,学生相互学习、合作讨论并综合运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具有个性的瓶子。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将个别学生的好方法介绍给更多的同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虚心学习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创造的灵感。

(3)教学展示评价环节,各小组进行作品介绍展示。大家相互欣赏,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或是夸一夸他人的作品,或是提一点好建议,体会不同创意和思想的碰撞。将欣赏评价变得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到友谊和竞争。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欣赏、探索、创作、表现和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继而创造美。

四、学科整合,合作探索,挖掘创作之源

在绘本教学实践中,利用绘本与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的表现及其内涵,开展多学科的整合教学,建立多元教学体系,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青睐,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绘本创作中推行与各学科间的整合,解决了学生创作选题难、构思贫乏的问题,使学生的创作范围更加宽泛。所以我们在绘本创作实践中,应进行多学科整合,并围绕“和平”主题,从各学科中挖掘取材作为绘本创作之源。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

我们引用语文课本《比尾巴》这一课作为载体进行整合,浅近的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倍感兴趣。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充满好奇的心理,创设比尾巴的比赛情境,让学生角色扮演小动物们比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比尾巴的比赛,学生了解了动物尾巴的功能和重要性,让学生们知道关注自然,关爱动物,与动物和平共处就是爱护动物。接着提出:“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吗?比如形状和颜色?”通过提问,引入下一个环节——绘画与表现。学生边讨论边说,教师边引导边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与学习绘画表现方法,并加以练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经过以上的认知活动与学习,学生对《比尾巴》的角色和绘画表现都有了积累,紧接着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以文中的角色为背景,进行有趣的故事创编,让他们表达一个个精彩而有意义的自编故事,并加以记录,然后小组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分工,以绘画的形式呈现,最终形成初始绘本……

这个案例既给学生传递思想道德教育,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手、脑、心三方面共同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美术与语文巧妙地整合,也成为新颖的校本课程。

杰森·盖格博士曾说:“绘画不仅是创造美,还让我们学会放眼世界,认识世界。”借助绘本独有的魅力和利用空间,结合全球教育理念,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引领学生关注生活,聚焦和平、环境、发展,体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赋予美术课堂一个全新的面貌。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绘本资源美术教学和平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
“遥远的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