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2016-06-24 01:12苏敬媛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策略分析就业指导

苏敬媛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就多达上百万,如何安排这类群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笔者将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种类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困难群体;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60-02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与我国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学生在我国的人口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对我国现如今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素质培养和职业技术指导将会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身的就业效率,为实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地基础。

1.何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当代大学生非常普遍,无论是名牌大学生还是普通高校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就业困难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现如今的社会中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就业困难不仅仅与社会因素有关,还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家庭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就业困难有些时候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有些时候则是受到了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会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种类以及如何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困难指导进行具体的分析[1]。

2.就业困难群体种类

2.1 身心缺陷的学生。有些高校毕业生存在着身心缺陷,这实际上就是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由于身体上有着某些残积,进而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情绪。造成这类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受到人们的歧视,有些学生是因为身高原因受到了外界人们的歧视,而有些学生则是因为相貌等客观原因,实际上这些内在因素都是学生自身不可改变的,这类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去与其他优秀的学生进行竞争,所以属于就业困难群体。

2.2 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有些高校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并不是很好,可能存在着经济方面的问题,这类的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可能会存在着学费方面的经济压力,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费是通过在校兼职或者是由政府扶持来维持的。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相比,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会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在面临有关企业事业单位招聘的时候,经常会由于自身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存在就业困难的情况。

2.3 心理障碍的学生。在现如今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极易被淘汰,尤其是在遭遇外界压力的时候,这类学生常常会经受不住外界压力的影响,进而产生消极的情绪[2]。

2.4 受专业限制的学生。现如今高校中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与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有着一定的关系,不仅如此,现如今我国有很多专业冷门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选择性问题。这类学生由于所学专业是冷门,所以在就业的时候并没有更多的选择,这也造成了学生就业出现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较为热门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中也将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以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与日俱增的。

2.5 受性别歧视的学生。由于很多工作岗位存在着特殊性,所以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对于性别有着一定的选择性。尤其是工科类的专业,这类企事业单位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都会更加偏向于对男生的选择,即使女生自身的条件十分优越,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考虑,这实际上就给女大学生增添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不仅会为女性大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为女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3]。

2.6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大学时期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与学校老师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类学生经常被现代化的网络所迷惑,沉迷于网络游戏,忽视高校的课程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大学的时光里虚度光阴,直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时候被荒废掉了,这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就业中往往也存在着就业难的情况。

3.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3.1 学校方面。

3.1.1 全校上下为学生就业齐努力。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校学生就业效率的提升,就应该调动学校上下共同为学生的就业齐努力。首先要明确就业工作的责任,高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可以让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教辅人员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另外,高校有关领导还可以引导学生党员以及广大的优干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开导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就业和努力方向,只有清楚的意识到自身未来的发展趋势,才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实现创新式的发展[4]。

3.1.2 壮大职业指导队伍并优化队伍结构。壮大职业指导队伍并优化职业指导队伍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校中的学生而言,如何能够适应未来就业单位的工作环境是一项未知数,而作为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定期的去了解一些企事业单位用人的标准,并及时的为学生进行讲解,要严格的要求学生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强职业指导人员互相之间的交流,对于提升职业指导的水平和优化职业指导队伍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3.1.3 开设相关课程。要想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完成自身的职业规划,不仅要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才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实际上职业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生涯中,从学生的入学开始,有关高校的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然后在后面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也应该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高校有关教师可以对学生定期组织一些科技创新大赛、新生求职模拟大赛等,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5]。

3.1.4 建立一站式就业咨询服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来自于生活。所以笔者建议高校教师可以建立一站式服务,主要就是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困惑为主,建立一站式的就业咨询服务。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就业困惑。建立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更好的条件。这实际上也是当代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一项主要部分。

3.1.5 建立就业信息网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笔者建议有关高校的教师可以建立就业信息网,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外外界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互联网信息系统可以搭建起来一个完善信息交流平台,这样对于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让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外人才的需求信息,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一个平台。

3.2 教育工作者方面。

3.2.1 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国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很多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存在着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应该如何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并且推荐优秀的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实现创新式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与有关企业建立一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2.2 拓宽就业信息网络渠道。现如今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中,人们应该更多的去运用互联网来实现创新式的教学理念。高校有关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将用人企业的一些信息发布到网上,供学生观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建立微信和QQ群,特别要帮助就业困难群体从就业准备、推荐到面试,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只有充分的运用信息网络渠道才会更好的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6]。

3.2.3 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做好规划。在大学生求职面试之前对其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必将会有着不同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合理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能够让他们的理想和爱好尽可能的相契合。在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时候,有关教师一定要对其加以关注,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3.2.4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实际的就业中存在着盲目和从中心理。一些大学生没有清楚的意识到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只是一味的从众,实际上这种就业观念是错误的,由于不同的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在就业方面也必将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只有积极的转变就业观念,并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才会更好的实现高校职业指导的全方位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有关教师在实际的就业指导中有着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力度。通过不断的完善现有的就业指导体系来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凌琳,耿伟伟.论述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与帮助[J].新课程,2013(09):134-146.

[2] 当雪,李蕾.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5):187-198.

[3] 谭海波.试论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J].教育现代化,2014(08):109-117.

[4] 王在君.职业指导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04):118-127.

[5] 马燕.基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职业指导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4):175-179.

[6] 黄一凡,吴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助策略[J].教育评论,2013(02):108-117.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策略分析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