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不稳定耕地利用对策分析

2016-06-23 10:51张祥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甘肃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康乐县后备耕地

张祥(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康乐县不稳定耕地利用对策分析

张祥
(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通过对康乐县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评价,清晰了康乐县后备耕地资源的分布、数量、面积、质量等情况。从调查评价成果可见,康乐县各乡镇的后备耕地资源质量的级别存在差异,分布、面积也有很大差别。开发利用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提高土地利用率,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利用各种类型的后备耕地资源。

关键词:不稳定耕地;利用对策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选题背景

耕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是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康乐县工业生产增长快速,土地需求量大,可开垦土地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务艰巨。近年来,在保证需城乡建设用地的同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守耕地保有量,保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让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无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就需要做好耕地开源节流工作,加大开发、整理和复垦可开垦土地资源的力度,才能有效破解保护耕地资源和保障发展的难题,有力地保证康乐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研究的意义

1)为土地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本次调查与评价的成果,精度高,数据准确,分布位置明确,对每个地块都有准确的图形与属性数据,为国土部门进行土地管理提供了翔实、准确的图件与数据依据,为占补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依据。

2)补充、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国土管理的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是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通过本次调查与评价,建立了数据库,为完善康乐县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数据基础,并将进一步推动国土数字化的建设。

2 研究内容与目的

2.1研究内容

二次调查中“不稳定耕地”是指二次调查成果中,处于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和受沙化、荒漠化等因素影响的耕地。

2.2研究目的

通过进行康乐耕地开发潜力分析,全面查清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及新增耕地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建立可开垦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耕地的稳定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今后国土资源管理和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3 研究方法与思路

3.1研究方法

依据基础图件及基础数据图层,与评价单元图斑进行叠加赋值,对于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评价工作,采取内业判断和实地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稳定性。

3.2研究技术路线

待评价图斑确定——待评价图斑指标确定-待评价图斑质量分析——评价对象综合评价-外业调查核实-数据资料整理。

4 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调查结果分析

4.1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数量、分布及质量等级状况

康乐县“不稳定耕地”面积为5816.34公顷,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在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虎关乡,见表1。

表1 新增加的“不稳定耕地”分乡镇统计表 hm2

4.2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利用目标

对于“不稳定耕地”的利用,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因地制宜地对各类“不稳定耕地”进行利用。它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预防具有潜在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土地的退化;恢复已受沙化、河流侵蚀等土地的生产力。在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高耗水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植被,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来防止耕地受到破坏,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总目标的实现。

4.3二次调查“不稳定耕地”分类统计

经过对不稳定耕地连续多年的产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达到多年稳产高产的不稳定耕地共171.4hm2,通过措施改造后具备稳产高产条件的不稳定耕地共5625.93hm2,难以达到稳定产出的不稳定耕地共19.4hm2。见表2。

表2 不稳定耕地分类表 hm2

5 开发利用建议

1)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根据自身特点加以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2)加强后期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高耕地质量。

3)完善配套设施,改变耕作便利度,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6 结论

康乐县“不稳定耕地”的利用,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因地制宜地对各类“不稳定耕地”进行利用。经过多年产量的统计分类,康乐县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改造后能达到稳定收获的不稳定耕地共5625.93hm2,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加以利用;对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生产条件比较恶劣,产量较低且不能获得稳定收获的土地,不宜进行耕作,建议今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为养殖用地,通过统计此类土地共19.4hm2;对于多年稳产高产的不稳定耕地,康乐县共计171.4hm2,建议在规划修编时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参考文献:

[1]关小克,李乐.北京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305-308.

[2]薛剑,陈亚恒.标准样地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107-109.

[3]谭峥嵘.城市用地供需矛盾及破解对策[J].城市探索,2011,15(3):23-24.

[4]王跃进,秦丰亮.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阳城县为例[J].中国土地,2013,4(11):22-25.

[5]曹磊,陈超.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2014,35(5):80-84.

[6]武锦官,张涛.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J].农业技术经济,1999,1(3):34-36.

中图分类号:F321.1

猜你喜欢
康乐县后备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美丽的家乡
同安区实验幼儿园结对帮扶的康乐县幼教事业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康乐县高中体育选课走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耕地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