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情”而导,深入感悟

2016-06-23 15:47沈文秀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夹竹桃幻想自然段

沈文秀

苏教版六下《夹竹桃》是“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教学该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他是如何把自己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我以作者的“情感”为切入口,循“情”而导,牵动全篇,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一、 抓住首尾,把握“情感流向”

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感在文本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很直白的流露:“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教学开始,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两句话:作者对夹竹桃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让学生抓住“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爱上”等词语,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进而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会对夹竹桃产生这样的情感呢?抓住尾句中的“韧性”“幻想”,初步感知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这样,学生就初步感受了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感,握住了文本的“情感流向”,为深入精读文本奠定了基础。

二、 切入重点,体会“情感依托”

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及作者美妙的幻想,这两段既是文本的重点段落,也是作者情感得以依托的关键所在。教学时,可以直接切入,拎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探究作者喜爱夹竹桃的真正原因。

1. 感悟“韧性”。让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夹竹桃的“韧性”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它的“韧性”?

【预设一】“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从“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可以看出夹竹桃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有“韧性”。

【预设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抓住“春风”“暴雨”“清冷”“迎风吐艳”等词,感受夹竹桃无论气候怎么变化,都始终如一,艳丽绽放,有“韧性”。

【预设三】“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由“无不奉陪”一词,感受夹竹桃不受季节更替,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花朵能与之相比,有“韧性”。

这样,围绕“韧性”展开教学,顺着文本叙述的顺序,让学生通过品味文本的语言,深切感受夹竹桃无论气候如何变化,季节如何更替,都始终“花开不败”,体会作者对夹竹桃这种可贵之处的由衷喜爱。同时,也让学生理清了段落的层次,初步领会了重点段落的表达顺序。

2. 感悟“幻想”。(1) 走进作者的“幻想世界”。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在作者的眼中,月光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的?它引起了作者怎样的幻想?

【预设一】出示描写月光下夹竹桃的句子,先让学生说说月光下夹竹桃的样子,给作者什么感觉。引导抓住“一团模糊”“浓浓烈烈”“袭”“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等词,感受月光下的夹竹桃“朦胧”“虚幻”“花香袭人”,有着一种独特的美。然后,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中去,加深理解和体验。

【预设二】出示描写作者幻想的句子。先让学生说说作者产生了哪些幻想,感受作者想象的奇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入作者的“幻想世界”。教师可引读:“我幻想它是地图——”“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反复地朗读品味,三幅幻想画面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定格。

(2) 建构学生自己的“幻想世界”。如果你看到月光下的夹竹桃,又会产生怎样的幻想?请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段话。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幻想世界”,在感受作者的奇特幻想后,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 勾联上下,领悟“情感表达”

作者为了表达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除了正面描写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幻想”之外,还侧面描写了“同院子里的那些花”,通过比较衬托出夹竹桃的可贵,这种表达的方法也要引导学生领会。在学生读懂了第4、5自然段后,教师可抛出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还写了哪些花?作者喜爱这些花吗?夹竹桃和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不可以不写这些花?让学生把第3、4自然段结合起来读,通过读读、品品、议议,再次感受夹竹桃的“可贵”,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妙处。

(作者单位:新沂市阿湖镇黑埠小学)

猜你喜欢
夹竹桃幻想自然段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秋天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锁不住的幻想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美丽的秋天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