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超
【摘 要】沙博理作为一名美裔中国籍翻译家,其双重文化身份引起了许多学者注意。本文试探究译者文化身份的界定、发展以及研究视角,并整理近几年有关沙博理翻译行为的研究,对研究类型做出分类及整理。
【关键词】沙博理;翻译;文化身份;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73-01
一、译者文化身份的界定
对于文化身份的定义,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克拉什奇认为:文化身份是由社会官僚机构如政府认同或成员自我认同所形成的该文化群体的成员身份。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的认同。乔纳森·弗雷德曼(Jonathan Friedman)在《文化身份与全球化进程》中则强调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兴起的文化政治使文化身份与性别、地方或种族身份息息相关。
二、译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及研究视角
译者作为连接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一直被要求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不偏不倚、准确传达”一度成为翻译的标准,对于翻译的研究也着重在“怎么译”方面。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研究开始有了变化,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文化身份作为主观能动作用的一部分,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以及译文的最终面貌,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新领域。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这一概念于20世纪末经由加拿大华裔社会家张裕禾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身份》(1993)一文引入中国语境。
经过笔者对于知网文献资料的查阅,目前译者文化身份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其中宏观视角又可以细分出后殖民语境下的研究以及全球化语境下的研究;而微观视角则可分为对于女性主义文化身份的研究和族裔散居文化身份的研究。宏观视角下的研究注重译者文化身份所存在的整体环境,微观视角下的研究则关注不同译者群体的特有文化身份。
三、沙博理的双重文化身份及研究现状
沙博理1915年12月13日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沙博理入伍服役,之后由于军队需要被指派到康奈尔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退伍之后相继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这为日后他与中国结缘打下了基础。二战之后,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的沙博理本,放弃成为一名律师,到中国继续深造中文。1947年4月沙博理来到中国,1948年在上海与中国进步作家凤子结婚。沙博理在美国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具有美国文化背景;在中国成家立业、从事翻译工作又使其兼具中国文化背景。
研究初期,通过对知网收录的2000年到2014年有关沙博理翻译研究的期刊及论文共52篇进行阅读与研究,笔者发现近年对沙博理翻译研究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a.从某一视角下或基于某一理论(比如后殖民主义视角、改写理论视角、操纵理论视阈、关联理论视角等)对沙博理翻译模式进行研究。
b.选取沙博理某一特定译本,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谓词、粗俗语、章回标题、颜色词等的翻译。
c.将同一作品的沙译本和其他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是对《水浒传》的沙译本和赛译本的研究对比,主要是对沙博理翻译实践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人生经历、文化身份等)的探讨。
d.单纯对沙博理翻译实践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人生经历、文化身份等)的探讨。
这四种研究方向的具体数量及占比,见下方图1。
图1 2000-2014年有关沙博理翻译研究的各类博硕论文数量及占比
这四种类型当中,a类和b类占比最大,分别达到31%和34%,c类占比约27%,d类数量最少,仅占约8%。这些数据反映出关于沙博理的翻译研究中,基于某一视角或某一理论、选取沙博理特定译本对沙翻译模式进行研究的数量最多,而关于沙博理文化方面主体性因素的研究比较少,而其中研究沙博理双重文化身份对其翻译行为影响的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整理过程中,笔者也发现,这些研究中对于译本的选择也是比较集中的,选取最多的是沙博理《水浒传》的英译本以及沙博理对于中国农村文学的译本,其他译著则涉及较少。
四、总结
目前译者文化身份研究的开展已经比较广泛,对沙博理的翻译研究,从数量上看,仍是基于某一理论对其翻译模式的研究较多,而其文化身份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则并未引起学界的更多注意。
参考文献:
[1]刘彦仕.译者文化身份的杂糅性——以林语堂为个案[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
[2]陶家俊.文化身份的嬗变——E.M.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