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探究

2016-06-22 21:00吴嘉玥刘洋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探究应用

吴嘉玥++刘洋洋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深远,目前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应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教学方法。经研究,我们可以采纳和学习奥尔夫教学法中的部分教学方式,取其精华,从而完善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本文将对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层次地探究。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 应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6-02

一、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缺少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知识和教育体系。根据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依然采用教唱、教授乐理知识等传统教学模式,因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以及情感的表达,导致了学生丧失音乐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学习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三个基本原则,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二、奥尔夫教学法简介

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中包含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基础,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原本性、即兴性、人本性是奥尔夫教学法的三个特性。其中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原本性”,是指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以教授简单节奏为基础,逐渐增加学习内容,反复记忆音乐基础知识,这样的方法既强化了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动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即兴性”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原则,是指主张自主实践能力,使学生们从实践中提高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致,使学生们能从音乐欣赏中提高自身对音乐的感知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人本性”是指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从实践出发,自主获取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在实践中,应该遵循学生们正确的思想理念,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如果实践结果存在瑕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

三、目前我国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早期的学前音乐教育只是以培养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目的,而如今,我们认识到了音乐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例如:音乐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幼儿的合作精神等。因此开展了音乐教学的相关课程,加强了对早期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儿童在身心健康、情感表达、音乐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前儿童在音乐教育中主体性的丧失。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习的专业时,忽视了孩子们的主观意愿,往往只是代替孩子们进行选择,从而使得孩子们丧失了主体地位,导致儿童对于学习动机的不明确,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难以使儿童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在课程设置方面急于求成,所设置的课程目的只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这种快节奏的学习,妨碍了学前儿童对基础音乐知识的掌握。过分地追求音乐技能的提高,反而忽视了学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3.学前音乐教育机构制度松散,缺乏有效、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学前音乐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堪忧,教师自身的学历差距明显,专业化程度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限;教学能力低下,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以及音乐感觉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4.缺乏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认识。家长为了给孩子在未来的发展铺上一条成长的道路,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学前儿童也只是把音乐技能当作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因此严重忽视了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就无法从音乐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四、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在奥尔夫教学法的传播中,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李坦娜在给学生教授《十面埋伏》时,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课前,李老师给了每一位学生一个纸箱,让同学把纸箱当作一门乐器,通过想象,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同时对每一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赞赏与鼓励。学生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感到新奇,并愿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尝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用手指击打纸箱的不同位置,并且交流学习,制造出很多不同的声音,之后,李老师用了一种不一样的方式击打纸箱,制造出了不同的音响效果。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体现出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性”原则,启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力。这种教育方式就是将生活融入到音乐中,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发现音乐,进行再创造。李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们的主体性。让学生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从而充分体现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础性原则。李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即兴性”,其作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教学法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真情实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会提倡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教学。

在乐理视唱课程中,也适合融入奥尔夫教学法。乐理视唱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对音乐的听觉和辨别能力。老式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借助黑板、粉笔、钢琴等教具来传授知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形式简陋、课堂缺乏活力。从而导致学生们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降低了课堂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有教师运用欣赏乐曲或者辨别琴音等方式来锻炼学生们的听觉能力,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力以及积极性。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外,我国还将奥尔夫教学法与动作教学法,节奏教学法融合到一起。其中动作教学法体现了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原本性”,即将动作与旋律,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学生用肢体表达音乐的动态美,要求每一位学生以节奏为基础,跟随着旋律,带动身体产生律动,将音乐、动作和舞蹈紧密联系到一起。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节奏教学: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音乐起源于节奏。根据这一理论,教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endprint

1.学生认识节奏,进行模唱训练:可以用生活中的声音来进行模唱,例如:流水“哗啦啦”的声音、钟表“嘀嗒”的声音等。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声音,并且模仿这些声音的频率和节奏,这种教学模式会逐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

2.听辨节奏,识别节奏型:在教学中,从简单的节奏型开始,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并且要求学生熟记节奏的名称和结构,最后通过反复欣赏乐曲片段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的记忆力。

3.听记节奏,加强训练:听记节奏是学习音乐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学时应教导学生首先记住符干,再通过反复听辨,确定节奏型,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记下节奏中的重要部分。

奥尔夫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突破,促进了教学实践方面的探索等,但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明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德国崇尚西方文化,而我国却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这就导致了明显的中西文化差异,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所提出的被动式教学方式与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倡的自主性学习理论相悖,类似教唱一类的传统教学方式成为了发展和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障碍。

2.学校与教师方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成为我国学前音乐发展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力量是学前音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今,为了培养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人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学前音乐教育这门专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师缺乏音乐素养。我们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不仅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过硬,也要将注意力放在对于幼儿音乐感知力和对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因此,在传播奥尔夫教学法时,学校首先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鼓励教师主动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也应该完善教学设备;积极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估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创造力;提高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意识。

3.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我国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比较落后。这种音乐教育体系极大程度地压制了学生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我国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设备没有完善,无法达到德国的教育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应该保留我国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模式,仍然要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进而学习和采纳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精华,找到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潜质以及重视学生们的音乐素质教育为主,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法对中国的学前音乐教育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接受和采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精髓,结合我国本土文化传统,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个体发展的差异,开拓出一套真正适用于中国学前音乐教学的教育体系,从而促我国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32).

[2]陈美如.论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4(2).

[3]于丽.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色[J].音乐时空,2015,(05).

[4]王翼如.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嵌入和实践.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

吴嘉玥,女,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刘洋洋,男,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探究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