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锦森
摘要:随着国内第三代核电机组AP1000项目陆续进入调试阶段,对于核电的调试质量、进度及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工单管理的模式,可以细化调试阶段每项工作的内容,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及工期,通过建立闭环式的工作流程来实现工单由准备、执行到文件归档的闭环控制,确保了AP1000核电项目调试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关键词:核电项目;调试阶段;AP1000;工单管理模式;核电机组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174-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6.085
由于AP1000核电机组的建造和调试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都无先例及经验可依,而传统二代核电机组的粗放式调试管理模式不能满足AP1000核电项目对调试质量、进度及安全的要求,随着国内第三代机组AP1000项目陆续进入调试阶段,因此建立AP1000核电项目调试工作的安全高效的管理模式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以某核电AP1000项目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于工单管理模式在AP1000核电项目调试阶段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工单管理模式概要
根据某核电AP1000项目合同,在承包商施工到达一定阶段后,会以系统移交包的形式将设备打包陆续移交给业主调试队,系统移交调试后,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比如设备试验、缺陷处理、移交尾项处理、试验临时措施实施以及与移交设备相关的建安接口施工等。大量工作同时执行时,涉及多个专业组和执行部门,如何实现这些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确保调试进度及质量可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某三代核电项目采用的便是工单管理的模式,即:首先将需要执行的各项工作按照专业和执行组进行细化,然后根据系统调试逻辑制定出基于工单的系统调试计划,以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工期,按照一项工作对应一个工单,每个工单都有独立安全的方式,通过建立闭环式的工作流程来实现工单由准备、执行到文件归档的闭环控制,这样大大提高了业主调试队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确保了调试阶段各项工作都能按照计划安全、有序地开展。
2 工单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2.1 系统调试工作的细化、分解
系统设备移交到调试队之后,虽然有大量工作需要实施,比较繁杂,但是根据调试工作的执行部门及执行专业仍然可以进行科学合理地细化、分解,以实现将大量调试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内容明确、责任清晰的工单的目的。以AP1000正常余热排出系统(RNS)为例,RNS系统设备包括泵、阀门(包括手动阀、电动阀、气动阀)、热交换器、管道、支架、仪表、电缆(包括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动力电缆)等大量设备,因此为确保系统调试工作能够按照进度要求安全、有序地开展,首先就需要对系统的调试工作进行合理地细化、分解。表1即为RNS系统按照专业和执行组细化、分解后的调试工作任务清单,从表中可以看出,RNS系统调试工作中既有机电仪检查这类只涉及一个专业的单设备试验,也有系统冲洗、预运行试验等涉及多个专业和执行组的综合类试验,通过合理地细化、分解,繁杂的调试工作变成了一个个明确、清晰的工作任务单。
2.2 编制基于工单的系统调试计划
通过对系统调试工作的细化、分解,理清了系统的调试工作任务,但是这些调试工作何时执行,由谁执行及执行工期等都需要明确,以确保系统调试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的同时,能够满足项目整体进度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合理地制定出系统的调试进度计划,下面仍以RNS系统为例来说明:
2.2.1 根据RNS系统的试验程序及设计功能明确其每项调试工作任务的先后逻辑:系统挂牌后,执行机电仪检查→电/气动阀、DCS回路试验→执行RNS泵的空载试验→RNS泵的对中试验→RNS泵的首次带载试验→执行系统管道冲洗临措→系统管道冲洗→冲洗临措恢复→系统流道、预运行等综合试验。
2.2.2 按照RNS系统每项调试工作任务中的内容多少及工作特点,评估出每项工作的执行工期。
2.2.3 按照RNS系统每项工作的专业类型及人员需求确定工作执行组。
在确定了RNS系统各项调试工作任务的逻辑、工期及执行组后,便可以编制出图1所示的工单模式下的RNS系统调试计划,既明确了每项调试工作任务的责任主体及整个系
统的调试进度要求,也为项目整体进度的可控垫定了基础。
系统调试计划
2.3 建立闭环式的工单流程
工单即工作任务单,一个工作任务单主要涉及三大责任主体:调试技术组、调试执行组、调试隔离组。一个工单一般是由调试技术组准备并发给调试执行组,在调试隔离组建立隔离边界后,由调试执行组现场执行的。在将每个系统的调试工作分解成一个个工作任务单并明确了每个工作任务的执行计划之后,实现工单在各个责任主体间的快速传递,以达到工单从准备、执行到最后关闭归档的闭环式控制,便是工单管理模式的核心。为实现这一目的,利用电子工单管理系统,以工单的创建、审批、执行、关闭、归档为主线,建立了闭环式的工单管理流程。
工单流程从工单准备到工单归档,其间共设置了12个控制点:已准备、已校核、计划中、已分配、准备好、已计划、工单隔离实施、已开工、工作完成、工单隔离解除、报告编制、报告归档,对调试工作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进行控制。具体工单流程如图2所示:
2.3.1 工单准备:一般由调试技术组中各专业调试工程师发起工作申请并完成工单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在电子工单管理系统中填写相应的系统、工作设备名称、编码、工作位置、工作内容、风险分析、人员需求、工器具需求、工作隔离需求等。完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工单编码,工单状态变为“已准备”。
2.3.2 工单校核:调试技术组各专业主管负责审核本专业调试工程师准备的工单。除了对工单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审核外,还要根据工作内容完成工单隔离需求的审批。审批完成后工单状态变为“已校核”,此时调试工程师需要打印工单,准备工作包并将工作包传递至调试执行组。
2.3.3 工单计划中:调试队计划工程师根据每个系统的调试计划,给出工作执行的建议开始和完成时间,并将工单流转到调试执行组主管处。
2.3.4 工单已分配:调试执行组各专业主管负责根据工作内容,将工单和工作包分配到工作执行的负责人,完成后工单状态变为“已分配”。
2.3.5 工单准备好:调试执行组的工作负责人收到工作包和工单后,负责根据工单和工作任务准备工器具、备件、易耗品等,安排工作组成员和现场确认后,工作负责人将工单状态变为“准备好”。
2.3.6 工单已计划:调试队计划工程师根据系统调试进展,将准备好的工单列入调试三日滚动计划,工单状态变为“已计划”。
2.3.7 工单隔离实施:调试隔离组负责审查已计划工单的隔离需求并准备隔离操作单,安排隔离人员现场实施工单隔离。
2.3.8 工单已开工:现场工单隔离边界建立后,调试隔离组根据调试三日滚动计划向工单工作负责人发放工作许可,工作负责人持工作许可到现场开始工作,此时工单状态变为“已开工”。
2.3.9 工单工作完成: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在工作许可上签字确认并将许可归还给调试隔离组,工单状态变为“工作完成”。
2.3.10 工单隔离解除:工作负责人归还工作许可后,调试隔离组人员解除现场隔离边界,工单变为“隔离已解除”。
2.3.11 工单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后,工作负责人编制工作报告,报告中包括现场情况、现场系统/设备工况、现场完成的工作、工作完成后的状态以及后续工作建议等。报告编制完成后,工单状态更改为“报告已编制”。
2.3.12 工单报告归档:调试技术组工程师收到执行组工作负责人完工后的工作包,检查合格后,将工作包送文件管理工程师存档,此时工单状态变为“报告已归档”。
通过以上工单流程的建立和实施,明确了工单各个流程过程中,每个角色人员所负责的工作,实现了系统调试工作任务单在调试技术组、调试执行组、调试隔离组之间的快速流转,达到了调试工作任务从申请、准备到实施、再到工作归档的闭环式管理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调试队的工作效率。
3 工单管理模式的特点
不同于M310机组建立大隔离边界,边界内所有工作都由系统调试工程师控制的方式,在工单管理的模式中,每项调试工作都必须有独立、可靠的隔离边界,并且每项工作任务的隔离边界都是由独立的第三方(调试隔离组)来实施和控制的,因此可以确保调试执行人员及系统设备的安全可控。在工单管理模式中,电子工单管理流程实现了与核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其他模块,如文件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换,便于处理工单的各角色人员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便于工作负责人准备工器具和备品备件,便于工作成本的核算,提高了工单处理各相关方的工作效率。采用工单管理的模式,可以通过电子工单与计划管理软件P6、隔离许可模块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一项工作从计划到处理完成的全过程电子化,做到全过程实时监控工作状态,提高了对调试工作的控制力度。采用工单管理的模式,对于每项调试工作任务在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及工器具情况,执行每项工作任务的工期,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工单系统进行记录和跟踪,为后续的AP1000机组调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 结语
综上所述,AP1000核电机组在调试阶段采用工单管理的模式,可以确保现场每项调试工作的安全性,可以提高调试工作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归档等各阶段的工作效率,提高对调试工作执行情况的控制力度,同时也可以积累包括调试人力需求、工期等的经验数据。
参考文献
[1] 顾军.AP1000核电厂系统与设备[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0.
[2] 李庆远.PDCA在工厂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