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梁 冰,杨 凯,贾阳阳,刘 伟
2013年
—2015年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张建伟,梁冰,杨凯,贾阳阳,刘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作用[1],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药效,且整体药效优于任何单体或拆分单体,如黄连中含多种生物碱,其综合作用强于其中任何一种单体[2]。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3]。由于它既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又克服了其起效缓慢、应用范围局限的缺点,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耐药较少的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有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已达105种[4]。本文对2013年—2015年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旨在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使用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经济性提供参考。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2013年—2015年全部中药注射剂的出库数据,统计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中药注射剂的认定以药品批准文号为依据。
1.2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分析,药品DDD值的确定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未收载的药品参考药品说明书及临床常用剂量,采用主要适应证剂量范围的中间值。通过对药品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分析。DDDs=某药的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s值越大,说明用药的频度越高、强度越大,对该药品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DC=某药年销售金额(元)/该药的DDDs,代表药品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该药品的平均日费用。排序比(B/ A)=某药的销售金额排序(B)/该药的DDDs排序(A),比值接近1.0为同步性良好,说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比值>1.0,说明药品价格低,使用多;比值<1.0,说明药品价格过高,患者经济负担重[5]。利用Excel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
2.12013年—201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情况2013年—2015年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品种从41逐年增加至45,增幅逐年增大。全院药品年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04%;中药注射剂年销售金额在2013年—2014年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其不合理用药情况随之增加,该院在2015年开展了合理用药主题整治活动,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其2015年销售金额下降6.51%,其所占药品销售金额比例也有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率为1.54%,说明该院对中药注射剂的管控措施有效。见表1。
表1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01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情况
2.22013年—2015年各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笔者所在医院40多种中药注射剂分为祛瘀药、清热药、扶正药、开窍药、祛湿药、解表药、温理药、化痰平喘止咳药以及肿瘤用药等9大类,分类参照《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0年版)》。该院2013年—2015年年度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构成比例见表2。
表2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015年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构成比
2.32013年—2015年中药注射剂单品种应用情况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的中药注射剂涉及15个品种,其DDDs、销售金额、DDC及其排序、B/A值见表3。
表3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
续表3
表2中显示,祛瘀药品种数、销售金额、DDDs及所占比例连续三年均高居首位,品种数逐年增加,销售金额、DDDs以相应的构成比均在2014年有大幅增长,2015年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由于祛瘀类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一定的优势[1],反映了该院以及所在地区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较大增长。清热药的品种数较为稳定,销售金额仅次于祛瘀药。清热药中的中药抗感染药物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替代抗菌药物用于手术预防感染和治疗轻度感染,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治疗重度感染时也有减少耐药率发生的优势。由于恶性肿瘤是复杂而难治的疾病,所以抗肿瘤的治疗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学历史悠久,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无论是在减轻临床症状、防止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还是在与放化疗配合、增效减毒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好的疗效[6],该院肿瘤用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三年稳定在8种,而由于肿瘤用药价格较高,以及该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减少,肿瘤用药DDDs三年来呈下降趋势,反映用药患者的选择倾向性呈下降趋势。较为稳定的DDDs总量也反映了临床医师和患者对中药注射剂疗效的认可度,其临床应用已经趋于成熟。
由表3可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015年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前十位中药注射剂,单品种类别分布为:祛瘀药6种,肿瘤用药5种,清热药2种,开窍药1种,祛湿药1种。B/A值等于1的品种数量2013、2014、2015年分别为6种、7种、3种,其余品种大部分接近1,说明药品销售与使用的同步性较好。其中,喜炎平注射液、丹红注射液(20 ml)、参芪扶正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醒脑静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10 ml)、复方苦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50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100mg)销售金额排序及DDDs排序基本上相一致,说明这9种药物的用药频度符合患者的需求。而康莱特注射液、肾康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的B/A值连续三年<1.0,说明这4种药物价格较高,用药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DDC在100元以下的仅有丹红注射液两个规格的品种,DDC在100~200元之间的有9个品种,在200~400元的有2个品种,400元以上的有2个品种,丹红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DDC适中,患者易于接受,所以选择倾向性也较高,而属于肿瘤用药的中药注射剂DDC普遍较高,这是由于已知抗肿瘤中药资源相对较少、有效成分提取困难、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所致[11],也是导致该院2013年—2015年肿瘤用药销售金额及DDDs均呈下降趋势的一个因素。连续三年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均位于前2名的是喜炎平注射液,且三年总销售金额高居榜首,喜炎平注射液属于中药抗菌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在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以及病毒性感染方面的疗效得到临床上的肯定[7-10],在原卫生部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之后,喜炎平注射液代之抗菌药物,在预防手术感染方面也有一席之地,受到该院各科室的青睐。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满足临床需求,该院对中药注射剂品种的引进管理相对宽松,2013年—2015年,中药注射剂品种逐年增加,但是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管控,则谨慎严格,其销售金额及DDDs在2013年—2014年总体大幅增长后,引起我院高度重视,在2015年开展了合理用药主题整治活动,对于不合理用药采取了警告、“约谈”及相应的绩效处罚等措施,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DDDs的大幅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所占药品销售金额比例也有明显下降。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推广,中药注射剂产业发展迅速,临床应用越来越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随之暴露的问题也日渐增多。(1)中药注射剂组分复杂,制备工艺不同,其配伍稳定性存在不溶性微粒超标、澄明度及颜色变化、pH值变化、主要成分含量下降等问题,造成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特别是安全性的隐患[12],因此临床使用应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应单独使用,谨慎联合用药,溶媒应选择说明书推荐的溶媒。(2)中药注射剂辅料不可或缺,但《药品管理法》在其安全性方面没有具体要求,对于广泛吸收和生物转化的辅料,欠缺药动学数据和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的资料,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13]。(3)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不规范,功能主治多采用中医理论描述,且描述没有统一规范[14],使用剂量及疗程模糊,药代动力学研究薄弱[15],特殊人群(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等)用药方面研究较少等,无法为医师提供较为详尽的用药参考,也导致了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及用药不合理普遍的现状[16,17],该院骨科、显微外科用丹红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药物作为术后活血化瘀、促进末梢循环的使用方法就值得商榷,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此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范是亟须解决的问题。(4)药物治疗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师90%以上为西医专业[14],该院达到了96.5%,其中医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对欠缺,应加强医师中医理论培训,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及其疗效,不随意改变剂量、延长用药时间,做到辨证施治。(5)在当前“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和落后的医师分配制度下,许多药品的使用并非完全出于临床需要考虑,可能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影响[18],许多中药注射剂销售价格相对较高,说明书简略,更是为“药品滥用”或“过度治疗”提供便利。亟须制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指南,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健康发展,保障患者用药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更加经济,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蔡方园,陈燕.我院2011—2014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9):4064.
[2]Yang Y,Zhang Z,Li S,et al. Synergy effects of herb extracts: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 basis[J]. Fitoterapia,2014,doi:10.1016/j.fitote. 2013.10.01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S]. 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21.
[4]钱芳,顾艳,沈慧,等.上海市嘉定区4家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9):4038.
[5]刘震,葛卫青,陈万生,等. 2012—2014年上海长征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5):636-637.
[6]冯烨,李占东,孙红.中药注射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5):71.
[7]刘晓霞,陈剑华,王雪玲,等.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唑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4):55.
[8]尹秀平,谢雁鸣,支英杰,等.基于真实世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联合用药关联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 (12):2440-2444.
[9]加孜腊·吾腊勒拜.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3):519-520.
[10]张军,卫晓丽.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5,1(24):44-48.
[11]叶显撑,祝德秋.我院2008—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39):3705.
[12]刘辰翔,谭乐俊,王萌,等.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37(4):844-849.
[13]高英杰.中药注射剂常用辅料的作用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7):640-642.
[14]徐梅.浅谈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范化问题[J].海峡药学,2014,26(4):168-170.
[15]申汉元,郝海平,王广基.中药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8):937-942.
[16]张盛敏,杨冬梅,黄娟,等.中医院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调查与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6):7-9.
[17]郑雪,李静,司继刚.中药注射剂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7):624-627.
[18]王笛,张杰,严丹,等.全国参保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8):1015-1017.
[2015-11-25收稿,2015-12-22修回]
[本文编辑:刘一洋]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5.021
[作者单位]450001河南郑州,郑州大学药学院(张建伟,梁冰,杨凯,贾阳阳);463000河南驻马店,解放军159医院药剂科(张建伟,刘伟)
[通讯作者]刘伟,Email:13838005960@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