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怡霏
努力成为“工作最需要的人”
本刊记者李怡霏
18岁的小京是绵竹市人,目前在青白江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做数控加工工作。他毕业于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学的就是数控加工专业,“当时成绩不好,不读高中了也不知道干嘛,后来亲戚推荐了这个学校,说出来之后就有饭吃,我就学了。”小京最开始选择职业学校很被动,跟那个年纪大多数的普通男生一样,调皮、不爱学习、无所事事,初中毕业时因为年纪小,出外打工也不现实。在了解到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免费之后,就选择在这所学校就读。
“学校推行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有20%的城镇贫困家庭和农村学生还可以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生活补助政策外,同时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扶贫助学活动。”学校叶永贵校长说,学校像小京这类的学生非常多。绵竹职中几乎全接手了每年绵竹市中考失利的学生,“绵竹市每年中考生在2700人左右,高中招生人数在2000人左右,所以算下来有近700位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就读。”
像绵竹市职中这类职业学校,在本地政策扶持下,应该是接上了中考这一道坎,但他们依然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以今年来说,我们招生人数估计就在600人左右。”叶永贵表示,虽然教育政策已经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有学可上,但是因为家庭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还是有学生流失。“就算是到校之后,也会有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离校。”
“刚进校的时候很不习惯,也曾想过要走,认真听课很难。”小京说,刚进校时,同期的学生几乎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感觉他们就像“笼中鸟”,“后来时间久了,请来的老师都是各企业的老师傅,手艺好,又经常跟我们传授些技巧,也会提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我们慢慢就听进去了。”
实习一年,小京现在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还带了“小徒弟”,“我们这行业实习生的保底工资差不多都是1800元左右,做几个月上手之后,就计件算工资。”小京说,学校会安排实习岗位,会提前咨询学生的意见,想留在本地或到其他城市发展都行。
“绵竹是远近闻名的年画村,我们学校也开设了年画专业,学生多在当地的年画作坊里面工作。其他财会专业、机电专业、文秘专业、旅游专业、计算机专业在各个城市都有联系的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叶永贵解释道,为了应对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学校的专业开设尽可能地考虑到目前抢手的职位。
小京今年6月就拿到毕业证了,将继续在目前公司发展,“现在年轻,先攒够工作经验再说。同学们有的做了没多久就离职了,不是因为工作累,而是因为想回老家,他们觉得离家近还是好些,我觉得现在也好,吃住也不费钱,工资也并不低。”
在成都举办的2015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成都市职业教育活动月上,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现场画年画。
百年职校酒店服务专业学生进行西餐摆台培训
广元市的余娟是全球连锁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中多位助理管家的一位,25岁,年薪8万,她用5年时间完成从实习生到基层员工,再到办公室文员、主管,直到目前职位的升迁。这样的升职流程,普通人几乎要花上10年时间。
余娟高考失利后选择就读职业学校。“我是艺体生,家里条件也不好,当时团委来我们学校招人时,家人觉得能养活自己就同意了。”高中毕业的余娟就算去大城市打工也只能找到工厂女工之类的工作,即将面临社会,让她产生了恐惧感,“当时根本就不能接受去社会上打拼的事实,也确实年纪小,心里没有准备,想着学校既然全免费那就去呗。”
“我们是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刚去的时候校外一片荒芜,周边到处是破砖烂瓦。”说到这里,余娟笑得很是怀念,那个年龄的女孩子容易多想,同行的几位姑娘一路窃窃私语,直到进校见了老师们,大家才放下心来。“刚一进校就有老师前来帮我们提包,校长还拉着我的手问我情况,我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这个亲切的阿姨是谁。”
让余娟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堂课,学校为大家放了职业教育的纪录片。“当时好多女孩都看哭了,想起自己家中的情况就忍不住。”学校实行全军事化管理方式,每天6点多起床,洗漱、跑步、用餐、早读、上课、午餐、午休、上课、打扫、晚餐、晚自习、洗漱、睡觉,每一项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学生们慢慢被“磨得”没有脾气,完全适应了学校生活。“现在看看,当时严格的管理制度造就了我们现在规律的生活方式。”
实习时,余娟和班上其他女孩几乎都是从客房服务做起,“铺床叠被、打扫房间,清洁马桶……最脏最累的活儿我们都干过,好多女孩受不了就走了。”学校定期会邀请企业高管过来讲课,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了解和亲身感受是两回事,真正轮到自己去做了才明白有多难。”余娟说,做服务业就要吃得了苦拉得下脸,真正能做下来的也确实少,“我们酒店每年招的大学生不少,但真正能做下来的不多。”
“家庭太过溺爱了,孩子吃点苦,给爸妈打了电话一抱怨,家里面就急着催孩子回去。”余娟叹了口气,她认为学校的宣讲力度也要加强,“在学校成绩好是一回事,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也不行,到社会上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余娟说,现在大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都太高也是一个问题,“高不成低不就”,再加上大企业里面的实习生实在多,也不会刻意培养,“你走了,还有大把人等着进来,这就造成了你自身不努力,肯定立马被人顶替的压力。”
像余娟这类学生都是从底层一步步踏实走上来的,她们很注意自身心态的调整,“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能遇见点事儿就退却了。”她希望学校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现状,不要给他们建造一个象牙塔,“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那么就要清楚自身定位,清楚毕业后你能做些什么,而不是让别人来将就你。”余娟说。
22岁的李离是上海一家大型私企食堂的厨师助理,从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毕业之后,在外辗转了几年,目前在上海。对这所学校的了解来源于朋友弟弟的介绍,他从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之后,工作还不错,于是初中毕业的李离就在家人安排中选择了中餐烹饪这个专业。
“当时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就随便选了一个。”李离在外省读书,进这个学校还颇费了一番功夫,学校有大专和中专两种学制,李离成绩不好,一开始就选择了中专班。“学习两年,实习一年。上午主要是理论课,下午是实操课。”
“后来觉得老师上课也蛮好玩儿的,那些热菜、冷菜的摆盘好看,而且在上课之后,我们经常能吃到老师的手艺。”李离笑着说,他们这群男生每次上课就眼巴巴地望着老师手中的大勺,就等着课后大饱口福。
三年学习下来,虽说不至于造成家里的大负担,但随着成长,李离也开始了解到“不能再用家里的钱了”。学校给李离他们班上同学安排到北京、上海、成都、大连等地的四五星级酒店实习。李离年轻气盛,并没选择留在成都,反而是千里之外的上海,觉得自己“一定要去大城市闯闯”。
“当时跟我一起出来的同学,大部分都没留在实习岗位,有的回家了,有的转行了,有的跳槽到其他公司了。”这群学生的变动性很大,部分原因是家庭条件不差,当初盲目择校,学习也没认真,毕业之后完全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李离目前的工资在3500元左右,单位包吃住,在上海这种城市,工资勉强够用,不过他自从毕业后就再也没向家中要钱。“开不了口,总觉得这个年纪了还要钱挺不好意思的。”李离并未打算一直待在上海,对于年轻的他来讲,未来还有无数可能性。“我还是喜欢厨师这个职业,就是现在的工资低了些,很多时候不够用。”李离说自己不会换职业,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就如同这些孩子一样,还有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雄心勃勃地踏上社会这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他们的技能、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他们的年轻,都是他们“任性”的资本,他们敢拼敢闯,他们坚信自己最终会达到理想目标。不管未来如何,他们依然勇往直前。
四川省商业服务学校烹饪专业师生在2015年烹饪艺术节上进行才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