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六十五载 建设绿色科技新太航

2016-06-22 00:54李旭峰孙艳辉
军工文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航空转型发展

李旭峰+孙艳辉

作为最早创建的航空工业企业之一的太航,与新中国航空工业同起步,共发展,走过了65年光辉历程。

65年前,老一辈太航人艰苦创业,在原兵营马槽里修旧利废,创造了百日建厂的奇迹。1954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块航空仪表产品——空速管,被朱德赞誉为“马槽里飞出了金凤凰”。随后研发的第一只磁罗盘、第一只膜盒式传感器、第一只机械电器式仪表相继仿制成功。

65年来,太航先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振动筒压力传感器、第一台自动领航仪、第一台中央大气数据计算机。改革开放初期,波澜壮阔的“二次创业”,同舟共济的“保军转民”,紧紧地将太航人凝聚在一起,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发展的互动产业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不断适应装备需求,在型号牵引和技术创新推动下,太航航空产品逐步实现了规模上从小到大,功能上从单一到多功能,结构上从简单到复杂,效能上从低到高,组合上从分立到综合的大跨越,逐步从硬件建设转向系统建模和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新特点,太航公司提出了“创新驱动、研发先导、变革提升、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着力加强战略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深化军民融合,厚植文化基因,以太航“四种精神”不断催生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路。

创新理念:实现战略创新

战略决定发展方向。首先是战略转型升级,体现在公司对战略增长和增长战略的统筹上;其次是树立工业化思维、开放创新思维及市场客户思维。这几个维度正是太航公司在多年的“大院文化”影响下所缺失的,在思维层面急需寻求变革的,对企业能否转型成功起着重要影响。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太航公司认真践行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集团战略指引下,对接航电股份战略思路,领导班子锐意改革,集智决策、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提出了“打造卓越航电子系统,建设绿色科技新太航”的发展目标,适时提出了“创新驱动、研发先导、变革提升、转型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于转变观念,营造包容创新的氛围,体现发展中资源要素的整合力度、发展的意愿和动力;着力于提升核心能力,夯实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基础,体现发展理念和价值定位;着力于在基础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方面持续改善,体现发展中的路径和手段;着力于实现企业整体转变,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的转变、由军品单一向军民融合并举延伸,体现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价值创造能力。

企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战略引领,又需要构建支撑发展的战略体系,实现从战略规划到战略实施再到经营管理。太航公司围绕转型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世界先进的大气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成为航空显示系统、机载测试系统的优选提供商,发展以敏感元件和传感器为核心的应用研究,成为气象海洋等环境探测领域的技术领先者”的产业能力,强调利用航空技术优势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力度,努力开拓非航空防务和非航空民品市场,推进事业部制运行机制,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航空主业、非航防务及非航民品三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推动太航转型发展。

创新动力:加速科技创新

“十二五”期间,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引领,立足航空产品主导产业优势,围绕四大专业层级,瞄准科技发展前沿,梳理核心专业、技术优势和产品特点,不断完善预研体系,强化型号科研,增强研制保障能力,深入构建核心能力,加快技术及产品工艺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大气数据系统构建了从大气参数原理研究、系统总体设计、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软硬件设计、建模及仿真分析到系统动态试验、试飞验证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向系统解决方案的跨越。

显示技术构建了差异化的硬件平台,具有图形图像处理的核心技术,并开展座舱显示的人机工程研究;在超薄化、大屏幕、触摸屏视频融合、综合显示应用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成为航空显示的重要支撑力量。

敏感元件通过引入数字化设计、仿真等技术,在大幅提升精度、可靠性和寿命等指标的同时,全力发展高压、柔性管路补偿技术,实现从部件供应商向系统部件供应商转变。

通用传感器、小型振动筒传感器成功研发推广,数字补偿硅压阻传感器拓展应用,硅谐振传感器院企合作,现已形成面向多领域、多品种系列化工程通用传感器。

非航空民品扬帆起步,在气象探测、有轨交通秉承技术领先,实现专业发展的新突破。

工艺技术及工程化方面,构建了基于MBSE的研发体系,强化需求跟踪和建模仿真。不断完善热、振动和电应力等数字分析能力,建立了以软件测试、产品测试、环境试验、整机测试等层级的测试验证能力,通过了CNAS和DILAC双认证的环境实验室和理化计量实验室。构建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测试验证、质量控制、服务保障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

创新路径:坚持军民深度融合

“十二五”以来,太航公司围绕军民融合思路,创新体制机制,进军环境探测领域初显成效,组建了南京分公司,成立环境探测事业部。以传感器核心技术为基础,进行数据处理和系统集成,面向气象、轨道交通等领域,集中精力推进气象业务,开展了多个项目研究。目前,新一代自动气候站用高精度数字化压力和湿度传感器已完成研制,参与国家气象局组织的比对测试,反映良好;高速列车车载实时风速风向监测仪完成多次路试,目前正在进行车载长效考核;高空气象探空气球自动旋向施放系统交付用户,正洽谈合作开发国外市场;机载人影大气参数综合测量系统研制进入调试阶段,将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局面,配套应用领域广泛;激光测风系统研制进展顺利,将为通航机场低空风切变测量提供保障,公司将逐步由提供单压力参数逐步拓展到多要素提供,渐进式进入地面气象测量、高空气象业务、人影工程、机场气象测量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市场突破,为公司进军全国气象领域创造了机遇。非航空民品探索起步,必将为今后公司加快产品结构转型、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机制:厚植员工创新理念

在以往的经营发展中,太航公司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主机牵引,缺乏面向市场的内生增长机制,“围墙经济”和“大院文化”的束缚使太航公司对市场的变化及客户的需求关注度不够,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增长潜力。因此需要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通过开展“兴业我担当、创新我争先”竞赛活动,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的氛围。

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开展“型号成功我成才”活动,构建了多样化的团队组织,形成了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不断增加,相互尊重、善于沟通、充满活力、业绩突出的高技术团队。太航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把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广大科技人员的信仰、理想和心理、思维、道德等因素整合成企业共同愿景、创新理念、团队精神,把科技人员的奋斗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汇合成企业强大动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推动管理创新升级。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实现企业管理的转型,驱动企业业务管理的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按照集团公司运营管理规范要求,以AOS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编制出一套管理程序来确定各业务域的管理流程,将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并形成一套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指导具体工作,通过整合旧有业务流程,先后上线更新了OA协同办公系统、PDM管理、数字档案馆、库存管理及生产管理信息平台等多项业务模块,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带动全体干部员工树立以制度和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思维,从而激发干部员工的创新活力。

创新文化:塑造精神魂魄

实现“创新驱动、研发先导、变革提升、转型发展”,需要有优秀文化导航和支撑。太航总结了历史发展各阶段特点,提炼形成特有的“四种精神”文化内涵,使得有利于太航整体战略发展的各种资源通过文化凝聚转化为现实潜能。一脉相承的“四种精神”,对太航当前转型发展形成一种新的精神激励,以文化力支撑着企业变革。

“马槽”精神(建厂伊始——20世纪70年代末)。朱德元帅两次到厂视察,亲切赞誉为“马槽里飞出金凤凰”。“马槽”精神由此而来。“马槽”精神积淀着老一辈太航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文化底蕴,航空工业的创业文化深刻影响着老一辈太航人的文化信仰和事业信念,旗帜鲜明地奠定了太航文化的基底,是集团宗旨“航空报国、强军富民”集团宗旨的一份历史凝结,更是“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的一份历史沉淀。

“二次创业”精神(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面对军品任务骤减的困难,太航广大干部职工响应“保军转民”的号召,开展了波澜壮阔的“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精神,强化了太航员工“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文化意识。经历了艰难的观念变革,实现了经营方式的关键转型,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走出了军民结合的新路子。

“高度分层”精神(20世纪90年代)。1993年,太航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高度表顺利通过了设计定型,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飞行高度层改革,直接推动了我国空中交通管制顺利改革,体现出太航人大力协同的团队意识和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期间孕育了“两个一流”的文化认同,即:“太航产品全国一流,太航员工全国一流”,丰富了太航员工“品质精良,创新协作”的文化内涵。

“三创”精神(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太航公司实行产品系列化,精化分立、分业经营,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创收”三创活动,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三创”主要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为突破口,赢得更大的发展规模和效益。“三创”精神集中体现了太航人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智慧,提升了公司“敢于拼搏、善于超越”的文化内核,展现了“文明、敬业、创新、求精”的太航人形象。

“四种精神”真实记录了太航创业初期的艰难,见证了军转民时期的二次创业,反映了太航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体现了太航人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新时期,传承“四种精神”,强化“四种意识”,不断地催生着航空电子产品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发展,充分展现出太航几代人的事业情怀,为更好地引领和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在新时期攻坚克难,开启新一轮创新图强培育了文化土壤。

65年春华秋实,太航见证了中国航空仪表工业发展历程,是中国航空机载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还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前行的见证,更是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寻求市场化改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缩影。

面向 “十三五”,太航公司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激活创新要素,突出研发先导,发展智能绿色制造,变革思维观念,提升管理效益,努力实现业务结构、人才结构等转型,着力加速创新转型,全面谋划公司战略,切实实现战略落地;面向新军事变革要求,建立专业发展新体系;强化系统工程应用和数字化管理,建立航空产品研发制造新平台;以架构技术为指导,建立先进组织管理新架构;坚持军民深度融合,构建民品产业新业务;匹配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结构新优化。

2016年,太航公司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工业4.0、互联网+、3D增材打印、机器人产业”等行业发展战略,积极寻找公司产品技术和产业延伸的契合点,谋划一批重大战略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和军民衍生产品,着力实施专业拓展计划,开展新军品专业孵化,主动对接系统研究所,构建专业化子系统级协同创新平台,积极融入到集团公司和航电系统公司“创新创业”大潮中,弘扬宗旨理念,加速转型创新,为航空武器装备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航空转型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航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