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 肖润贤
乌蒙大草原冬去春又来
□文·图 / 肖润贤
乌蒙大草原的雪积得很厚,但当地人还是要放牧
鸟瞰乌蒙大草原
春天的乌蒙大草原,除了芳草,还有杜鹃
今年4月,我又去了乌蒙大草原。
面积78平方公里的乌蒙大草原,跟内蒙古那种草原无可比性,但对“地无三里平”的贵州,这已算奇迹。草原的得名,与乌蒙山有关。了解地理的知道,这座山脉连接贵州西北部和云南东北部,是云贵两种气候的重要塑造者。乌蒙大草原在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正好是乌蒙山区。而且,乌蒙山在贵州境内的第二高峰,就是这个乌蒙大草原,它海拔2857米,同时也是贵州海拔第二的高山。
相比中国的很多奇山异水,乌蒙山鲜为人知,而乌蒙大草原则更是堪称秘境。草原分布在盘县北部四格、坪地两个彝族乡,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少有问津,甚至盘县本地人,对这个距离县城89公里的草原也知之甚少。现在情况有所改观,围绕草原,现代的旅游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秘境再不是过去牧羊人的孤独世界。
乌蒙大草原,并不是只有草。这里除了10万亩草场,还有4万亩矮杜鹃。4月花期,杜鹃花满山遍野都是。这种杜鹃是灌木,个头矮小,在草原很应景,既提供美景,又不遮挡视线。我去的这天,有难得一见的日晕,有蓝天,有白云,有长着长毛的绵羊群,湖泊清澈见底(长海子),不知谁点缀了谁。但,它们都点缀了草原。
点缀乌蒙大草原的,还有四季,那种个性十足的四季。春天,碧草如茵,百花齐放;夏天,芳草萋萋,风云变幻;秋天,群山尽染,天高云淡;冬天,银装素裹,如梦似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装扮出同一个乌蒙大草原。
乌蒙大草原,地理上的一个特点是海拔高差大,海拔最低处是740米,而最高处是2857米(牛棚梁子)。如此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极为鲜明的立体气候和昼夜温差,以致,草原上的天气瞬息万变,阴晴无常。从欣赏风景的角度,也意味着奇观无数。
最寻常的是远眺的快感,因为起伏的山峦之间,常年云雾缭绕。尤其是每天的早晚,云波雾海,如瀑似浪,上下翻腾,群山只露峰顶,像极了海上观潮。
最神秘的景观可能要算佛光。乌蒙大草原,据说是全世界观看佛光最集中、观看时间最长、观看点最多的地方,各个季节、各个时段都有佛光出现。佛光是自然现象,深究起来,跟雾气,跟阳光有关系。每当天晴云稀,朝阳初现或夕阳将落之际,便会出现佛光,且常有几个光晕,大的套着小的,重重叠叠,相当奇特。
乌蒙大草原,还有一种风景,不容忽略,那就是附近彝族的生活与习俗。盘县北部是盘县彝族文化传统保留最好的地区,这里最有特色的是一种“水粄酒”(酒精度低,有甜味),入口酸甜,醉得难以察觉。喝酒有“敬酒歌”,这是流行于云贵川的彝语酒歌,是彝族文化的展示,最有互动性的节目之一。饮食还有羊肉汤锅,这是乌蒙大草原的正宗特产。晚上,围着篝火,这里还可以见到彝族的“达体舞”,这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川凉山编创出来的彝族舞蹈,已经在这里普及开来。
写到最后,我要正一下“名”。乌蒙大草原,是旅游发展之后取的名字,过去,人们称呼这里为“坡上草原”。比较两个名字,意义很不相同。我更喜欢“坡上草原”,这几个字文化意义不如前者明确,但却更符合这个草原的自然属性(坡上),更符合我心中那个“小确幸”的期待。
(责任编辑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