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
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体系包括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发展,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加强指导,出版研究生教育高校间应加强交流,出版类学术期刊应发挥引导作用。
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体系由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面构成。笔者通过网络调查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对高校院系网站和研究生招生网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人员做了电话访谈,获得了关于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起开始招生出版专业硕士。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开辟了新的出版研究生教育模式。2014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昌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全国共有20所学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权。由于北京大学主动放弃招生,全国有19所高校招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出版专业硕士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模式。校内导师主要是高校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毕业论文选题等。校外导师主要聘请国内外出版业界的精英人士担任,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等,优化学生的实践学习。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实务型人才,这无疑是对当下我国出版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有效补充,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
二、出版学学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目前,出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利用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自主设置和在相关研究生专业培养两种情况。据笔者查询各高校网站,截至2016年3月,我国共有41所高校在45个办学点招收编辑出版学或类似专业硕士研究生。据表1所示,这些高校出版学学术硕士专业名称不一致,主要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编辑出版学)、出版学、出版发行学、新闻学、传播学、图书馆学等,可谓五花八门。
表1 国内高校出版学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归属情况统计表
截至2016年3月,我国共有9所高校在9个办学点招收编辑出版学或类似专业博士研究生。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具体如表2所示。
我国的出版学博士点最早出现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2002年,武汉大学在该学科下设置了“出版发行学”博士点。而后,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在该学科下设置了“编辑出版学”博士点。
表2 国内高校出版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一览表
(注:*为自主设置专业)
出版教育博士点的建立,是出版教育取得的最大成绩。这些博士点的建立,为我国出版业和出版教育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
三、我国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
我国的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博士的完备教育体系,为出版业界和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和编辑出版类本科教育一样,出版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院系归属、课程设置等方面不一致。但与本科教育相比,这些问题并不重要。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隶属于不同的院系,在不同的课程体系培养下,开辟了众多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这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
(一)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加强指导
目前,我国出版教育领域已成立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两个教学指导组织。2015年12月,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换届聘任仪式,选举了新一届委员。其中,学界委员占70.84%,业界委员占29.16%。可见,出版学界专家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出版教学指导会应加强对出版研究生教育的指导,在推进出版研究生教育研究、推动出版研究生教学改革、提高出版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自2011年招生以来,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获得迅速发展。然而,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仍然存在业界导师遴选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规范、资金不足、部分高校生源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出版硕士教育,出版教指委应定期组织召开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会议,推动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协商基础上,出版教指委制定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出版硕士的入学考试、课程设置、导师遴选、学位论文等方面要求。此外,出版教指委应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制定和规范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方案,定期组织相关高校进行自评和专家评审工作,推动出版硕士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二)出版研究生教育高校间应加强交流
各高校出版学研究生教育隶属于不同院系,有着不同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召开了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字化时代出版学高层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出版教育相关会议,推动了相关院校的交流。然而,出版研究生教育相关会议数量仍然不多,且没有形成常规化的会议模式。笔者认为,出版学界和业界应定期组织研究生教育培养会议,让学界在招生就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流。
出版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应推动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一方面,各高校可相互推荐免试、推荐报考研究生。近年来,推免生比例逐渐提高,出版研究生教育相关高校逐渐建立起推免关系。学生的推荐免试,推动了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各高校应推动出版专业师资的交流。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出版学博士教育,吸收其他出版类高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推动了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教师的交流。
高校出版专业教师通过攻读学位和访学,成为同学、同事或师友,具有较为正式的学术关联。他们通过师承和学术上的共同兴趣,联系在一起。这种学术上的关系,可笼统地称为“学缘”。“学缘”关系能够促进高校出版专业教师交流,推动出版研究生教育发展。因而,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应积极发挥出版学科优势,通过招收其他高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接受访学和博士后等方式,促进高校出版专业教师的交流,进而推动出版研究生教育和出版学学科的发展。
(三)发挥出版类学术期刊的引导作用
学术期刊能够推动和引导学术发展。目前,我国出版类CSSCI来源期刊有《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之友》《出版科学》《现代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等。这些学术期刊多为中国编辑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学会、协会、科研机构主办。由出版研究生教育机构承办的期刊仅有两种,分别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出版科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出版》。这两种期刊均为双月刊,发表论文数量有限。
近年来,我国出版类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学位授权点增加,出版专业研究生也随之增多。出版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出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学术研究能力是出版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若没有充足的出版类学术期刊,不能满足出版研究生论文发表的需求,就会制约出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出版研究生教育单位应积极创办学术期刊,为出版专业研究生提供论文发表园地,引导出版学学术发展。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