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理念

2016-06-21 09:58朱丽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高职院校

朱丽鋆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语言文化学科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中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汉语言文学的社会应用性,导致很多学生学到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在实际的工作岗位应用不到,所以高职院校探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应用性教学非常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关键词】高职院校 汉语言文学 应用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08-02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须采用进行应用性教学,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一、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汉语言文学成为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学学科。在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不仅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还能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汉语言文学本身是由多重概念组合成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应用性相对较弱,但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向应用性方向转变,这就给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文学理论,更具备实践应用能力[1]。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汉语言教学目标注重文学理论的掌握,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一般都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变化。如果现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不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就业发展。从课程设置上来讲也存在着过分注重学科理论性的问题,大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如果将来从事文学理论研究或者语文教师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非常必要。否则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上就没有必要,这些理论知识跟他们以后的工作并没有多大的联系。如果课程设置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就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2]。

(二)教学形式单一,不注重教学实践

很多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仍然延续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不能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式学习,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研究从而忽视了教学实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进行应用性教学措施

(一)革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实践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掌握知识理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才可能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对教学理论的检验,教学理论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理论知识第一位的教学理念造成教师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知识理论的学习占据较多时间,忽视了教学实践。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很多学生学会了知识理论但是不知道如何应用,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轨。所以,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要革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实践。在课程设置上要具有灵活性,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例如有的学生打算以后继续研究汉语言文学理论,有的学生打算以后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课时比例,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实现教学目标[3]。

(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相对较灵活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进行合理的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把汉语言文学和文学史相联系,可以借助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内容深化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4]。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还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自由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会参与课堂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5]。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是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汉语言文学更好的发展,高职院校要革新教学理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兴趣,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锐,闫诚.汉语言文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

[2]丁颖.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2.

[3]李承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

[4]覃志鸿.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应用性转型探究[J].芒种,2015.

[5]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 [J]. 教育与职业,2012(12).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高职院校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