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话语逻辑性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21 19:59杨莉蓓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小学英语

杨莉蓓

摘 要: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语言就是课堂话语,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课堂话语既是组织教学过程的媒介语言,又是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话语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师的话语是学生学习语言最直接最可靠的来源之一,因此教师话语应具有逻辑性,了解认识课堂话语应该具备的特征,增强课堂语言逻辑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话语逻辑性 小学英语 应用价值

小学英语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话语主要是英语,一些教育家与学者将母语使用排除在外,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同程度地使用母语,使用适当比例的母语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小学英语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合理使用母语与英语,提高话语逻辑性,同样也能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对课堂教学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应具备的特征及意义

(一)课堂话语的真实性

在英语交际语言教学过程中,“真实性”是指交际应有真实目的,只有具备这个真实目的,才算得上是真实、真正的交际。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下,语言学习一定是与一定文化社会背景有关的,推广到语言教学与学习,指的是任务学习所处情境与实际情境的关联程度。真实性特征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指的是学习任务与真实世界中任务非常相似,这些任务都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与任务,例如预定火车票、写信及问路等。对于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需要从三方面考察考虑:第一是交际行为真实,师生间的交流应该符合真实交际特点,有真实交际目的并且按照真实交际原则交际,也就是话语情景真实性;第二是教师话语中语言真实性,教师应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而不能说一些胡编、虚构的语言;第三是话语内容应具有真实性,其说话内容真实而不虚构[1]。

(二)课堂话语的逻辑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讲解语言知识及讨论话题时,应该使用逻辑性及连贯性较强话语,因为教师自身话语逻辑性与其教学活动质量及逻辑性有着密切关系,教学活动本身如果没有逻辑性,那么其话语很可能没有逻辑性,言语、行为的逻辑性差会导致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逻辑性,这里教师的逻辑性差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并不是说教师话语的前后矛盾或者是语无伦次,而是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话语缺少必要逻辑顺序及联系,因此我们能够总结出教师课堂话语逻辑性:其话语应目的明确,并且话语目的与教学目的紧密相关;话语如果能够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学生在这种话语教学下就能显著增强自身对知识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显著提升;话语清楚易懂;话语前后存在逻辑性关联。

(三)课堂话语的规范性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规范性包含的内容方面主要是话语正确、清楚,并且简练有条理,教师课堂上的话语表述清晰度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情况有着较大的关系,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话语不规范,教学效果就会较弱。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课堂上话语除了本身是一种教学工具外,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对学生起着引导作用。教师课堂话语规范性可以总结成以下:教师话语应该尽量正确;教师话语应追求准确;教师话语应尽可能得体。

(四)课堂话语具备这些特征的意义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语言是教师表达其思想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说的每个字、词、句都会影响学生认识客观事实及定理规律,而且教师语言表达方式及结构都会影响学生的听课及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课堂话语应当避免随意性,注重科学性及逻辑性。教师话语具备真实性、逻辑性及规范性,对于实际教学有非常大的意义与价值,尤其是教师课堂话语逻辑性对课堂会产生更大的意义,对学生接受知识也有较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下课堂话语逻辑性的意义,首先,教师话语如果具有逻辑性,那么对呈现整个英语学习的逻辑体系是非常有利的,英语学科等都是在应用逻辑中发展起来的,教师使用逻辑性语言,能够有效地将英语学科内在层次性及系统性展示出来,并将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的逻辑结构与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2]。其次,教师话语逻辑性好,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学习效率。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持有这种观点:“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小学英语教师只有使用合理、有逻辑的话语,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接受客观事实及规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应该首先设计好语言,做好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承接性及环环相扣,课堂语言表述应脉络清晰、准确恰当,促进学生快速理解教师所讲授知识,提高学习听课效率。最后,教师话语具有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教师职业本身特点具有示范性,因此其语言也具有示范性,教师个人特点与语言都较容易被学生模仿学习,如果教师语言符合思维规律,课堂上使用的概念及判断都合情合理,学生在无形中就会受到教师言语逻辑性影响,他们在以后的语言表达过程中会养成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习惯,注意自己语言的逻辑性,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二、课堂话语逻辑性、连贯性判断标准

课堂话语与一般性话语相比,具有特殊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话语应该与教育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活动目的在课堂上选择使用的话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话语既可能促进学生学习,又可能阻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话语如果能够与课堂教学目的相吻合,那么就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的机会,起到有效课堂话语的作用。教师使用话语如果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实际上说就是其说的每句话都应有一定目的,教师话语具有目的性与示范性,其话语对学生心理认知活动具有较大影响。当教师说出指令性话语时,学生会依据指令操作;当教师说出解释性话语时,学生会根据教师提供话语理解知识等,从这些就能看出教师话语对学生的指导性及示范性。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多种违反话语逻辑性、连贯性现象,导致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下等[4]。通过上述一些讨论,我们能够得出教师课堂话语逻辑性及连贯性含义:教师话语目的明确,并且与教学教育目的一致;教师话语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操作;教师话语还应清楚清晰,前后话语具有逻辑关系。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的作者程晓堂在这本书中列举了这样一个案例片段,这是老师在上课一开始的一段开场白。

T:Ok.hello,how are you today? OK,its good, its nice to have you here with me in this class, I hope you will enjoy the class and you will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Are you an intelligent person? Do you think your are an intelligent person? What about this boy, do you think you are intelligent?

在这段开场白中,教师先问候学生,并表示希望学生喜欢今天上的这一节观摩课。但是,紧接着教师说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变得更聪明,并问学生他们是不是聪明的人。当然,这位老师的“I hope you will become intelligent. Are you an intelligent person?”显得非常唐突,实际上就是缺乏连贯性。因为“变得更加聪明”与前面说的“喜欢这节课”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而且老师没有说明为什么喜欢这节课就能变得更聪明,学生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那么教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本课的话题关于思维和记忆。教师为了引入本课的话题,牵强地在开场白里引出关于intelligent的话题,并顺着这个话题向学生提问。很明显,这样的课堂话语是缺乏连贯性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考虑所提出问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不能随意提问。

教师如果没有注意自己课堂话语的连贯性,如果学生同样也没有太在意,那么给教学效果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影响。但是老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插入一些不相关的内容,导致教学转移重点,这样会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问是教师用于维持课堂语篇的连贯性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提出的问题要深思熟虑,对于学生千奇百怪的回答要做好机智的反应,在互问互答环节,教师要坚持不跑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资源,不必拘泥于既定的教学设计,但还要注意整洁课的连贯性。

在平时的观课过程中,我比较注意授课老师的导入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在我的课堂上较欠缺的。浦东新区的英语教师,北蔡中心小学赵薇莉老师上过牛津feelings这节课,她的导入非常吸引人,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学到几个表达情感的单词,例如sad,happy,tired等,在课堂一开始,老师提问:Do you like listening music?看似和本课主题不相关,但赵老师又出示了好几个音乐片段,每个片段风格截然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将各种感觉和音乐片段连接起来,这样的过渡非常自然、连贯。另外赵薇丽老师还上过“pets”这一课,在这一课中她是这样导入的,教师提问:Do you like animals? Where can you see the animals? You can see the animals on the farm, they are...学生能够很自然回答出farm animals.赵老师继续:You can see the animals in the jungle. They are...学生回答:Wild animals.接着,赵老师说:You can see the animals at home. They are...学生回答:pets.赵老师通过几个问题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且学生一下子理解pets的含义。教师的课堂用语准确,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以,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接下去的工作中,我会更注意观察教师的课堂话语,体会它的连贯性。

三、提高教师课堂话语逻辑性的策略

针对上面的问题,就应当做出相应的举措,主要策略如下。

(一)积极进行理论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话语的逻辑性,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积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头脑。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许多人都公认的一个学习准则与规律是: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必须接收到数量较多而且合适的语言输入,才能成功学习外语。曾经有科学家学者经过科学研究得出:那些具有合适语言输入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取得一定的进步,而那些语言输入非常复杂且超出其语言能力的学习者语言学习不成功。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量越大,学习者语言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学习者就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上述现象可以使用克拉申的理论“语言输入说”来解释,这个理论重点阐述了学习者周围语言环境对其提供各种信息的作用,这种语言信息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他指出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学习者在一定语境下,逐渐融会贯通学习掌握。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基础是“简化语言”,“简化语言”词汇及结构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理解与再生成[5]。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学习这种语言输入理论,从中吸取有用成分为我所用,重视对学生话语输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话语讲授知识,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及能力,将自己话语进行合理选择与加工,与具体英语课文及知识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能够得出:语言学习需要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具有大量有效的目的语输入,但是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缺少真实语言环境,教师课堂话语成为学习者目的语输入主要来源,他的这种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教学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与价值[3]。在教学中结合语境进行教学,能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新科技技术,通过有效的课程标记,让学生在新的课程教学氛围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自身面对在不同环境下的语言输入输出分析,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目的。

(二)提高课堂话语的可理解性

教师课堂话语与书信语、新闻语等正式语体相比,具有很大不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输入,具有特殊的语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话语最终目的是讲授给学生英语知识,用话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确保其话语的简洁性,让学生理解其话语意义及内涵。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话语进行调整,遵循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理论原则,让语言学习者尽可能地接收有效合理的语言输入,灵活选择及变化输入内容及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教师应选选择那些语言结构简单、容易理解的话语,让其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交流上。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接受水平及英语语言知识特点,开展组织多种课堂话语活动,抓住时机、循序渐进地添加新知识新内容,逐渐提高学习难度。学生在教师这样的教授与引导下,会逐渐提高自身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为了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学生对其话语反应,发现有学生理解困难时,及时调整话语,多使用学生熟悉的常用词汇,避免过多使用长难句或者是复杂句,控制好话语的语速、语调及音量等,多方面提高话语的可理解性。

(三)教师课堂话语应规范准确

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示范作用,学生在无形中会模仿教师言语行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就是学生模仿及学习的重要对象,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使用规范化准确的语言,不受母语干扰、话语组织严谨、逻辑性强等,这样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与使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表达使用话语时,应该做到准确选词、选用简洁易懂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语言思想,方便学生理解与思考。合格的英语教师规范性使用课堂话语应当断句恰当,语调准确;使用的英语语法及句法要得当,遵循克拉申的“i+1输入”原则,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教师使用规范语言应该符合大多数人士所讲语言的习惯,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教师应该按照英语国家语言使用规范,不能在课堂上讲“Good morning,students.”或者是“Good morning,teacher.”英语国家通常情况下并不这样说,不符合英语讲话规范。

(四)保证有足够话语输入量及较强的交际性

学生英语语言输入的主要是英语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丰富多彩、种类多样的语言输入渠道,现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英语电影、文学书籍等都是语言输入的渠道与途径,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这些输入渠道,让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输入话语,教师还要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在两者互动建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发展变化着的主体,他们所处的层次也会根据自己的表现和自己的努力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馈能力、考试成绩及课后作业情况等随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要开展好英语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一些科学良好的课堂话语能力,课堂话语具有多种特征。这里主要探讨的特征之一是课堂话语的逻辑性与连贯性,这一特征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开展、教师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教师话语有逻辑性,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才会高,才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美娟.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逻辑性与连贯性[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10(6):3-9.

[3]杨丽娟.克拉申的“语言输入说”与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9):90-93.

[4]解华.从话语分析角度探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定语从句的缺乏现象[J].考试周刊,2012,(94):78-80.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小学英语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