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流行音乐节的文化历史溯源

2016-06-21 06:23:27殷玉环鲁东大学烟台264025
音乐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芦笙音乐节音乐会

■殷玉环(鲁东大学,烟台,264025)



户外流行音乐节的文化历史溯源

■殷玉环
(鲁东大学,烟台,264025)

[摘要]对当代节日中的户外音乐活动的了解,是深入研究当代户外流行音乐节的基础之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节日”,虽在历史脉络上各有特点,但逐渐都体现出了更强的文化娱乐性质,其中音乐活动不但几乎不可或缺,还常常成为“节日”中的户外活动的核心要素。由此再结合案例观察户外音乐节的发端和演进,可以更透彻地认识当今的户外流行音乐节在审美诉求、精神气质上呈现的特征,或说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文化历史渊源。

[关键词]户外音乐节音乐会演出流行音乐节民间音乐节日

殷玉环,艺术学博士,鲁东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音乐、音乐社会学。

户外流行音乐节是从西方舶来的音乐表演形式,但户外音乐表演在人类音乐的历史上早已有之。户外音乐节所具备的节日狂欢气氛,在中国传统节日当中也能寻见踪影。在户外进行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和音乐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传统的户外民族音乐节日在中国和世界的音乐舞台上普遍存在。在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当中,音乐作为常见的表演因素,往往是表达喜悦的重要手段。另外,历史长河当中存在着大量的专门性音乐节日,这些节日以音乐表达为核心要素,音乐在此不再只是表达的手段,而会成为表现的核心。这些户外音乐节日与户外流行音乐节在学理上有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循着户外音乐活动的足迹,能够追寻户外流行音乐节这一当代流行音乐演出形式的文化与历史起源,也能够为针对户外流行音乐节的研究找到更多历史依据,同时还可以发现户外流行音乐节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一、古代节日及其特点概述

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诞生和演化。西方的传统节日与宗教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我国的部分传统节日也带有宗教的色彩,民间节日的仪式性特点突出。不论文化的差异使得东方、西方节日产生的土壤有着怎样的区别,节日的实质在东方和西方仍是相似的,即它是“人们对于时间的一种标度,其中渗透着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信息”①李然《秃尾巴老李与山东节日习俗》,载《节日研究(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是常态生活的中断”②同上书,第113页。。音乐作为节庆的一种表现方式,其在节日中具有的特征和功能,总体上说与当今户外流行音乐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对节日的起源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户外流行音乐节背后的目的和意义。对现实生活的“中断”,是节日所特有的功能,节日是日常生活之外的“特殊时光”,其仪式感存在于其周期性和特殊性之中。

(一)中国古代节日及其户外内容

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岁时节日,与我国的农耕文化积淀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节日的萌芽:先秦时期的节日主要受到时令节气的影响。较为完整的岁时节日体系则在汉代初步定型,总体上呈现出由“节气”到“节日”的转变。至唐代,以《荆楚岁时记》记载为例,当时流传于荆楚地区的节日至少已有“元日、人日、立春、正月十五、正月未日、正月晦日、二月八日、春分日、社日、寒食、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四月十五日、五月五日、夏至、伏日、七月七日、七月十五日、八月一日、八月十四日、秋分、九月九日、十月朔日、冬至日、十二月八日、除夕”①张勃、李学娟《唐代节日特征述论》,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9页。等。在岁时节日的基础之上,还出现了许多新兴节日如皇帝诞节、道诞日、中和节、清明节、八月十五等。②同上。“独立的名称、相对固定的日期和相对丰富的习俗”被看作我国古代节日的三个要素。先秦时期的节日“弥漫着浓重的巫术禁忌气氛,带有浓重的国家典礼和宗教祭祀色彩”,稳定、完整的节日数量相对有限,直至东汉末年,我国的节日达到十多个,代表性的有正旦、立春、春社、上巳节、寒食、夏至、端午日、伏日、辐腰节、七夕、秋社、九月九日、十月朝、冬至、腊日等。汉代开始,我国节日的“人文性”和“娱乐性”因素增加,节日具有了“相对固定的形成途径和丰富多样的节日习俗”。③参见巩宝平《论两汉的节日及其历史走向》,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9页。

我国古代的许多节日是在户外举行的,例如先秦时期春季的河边祓禊、汉代的驱傩、南北朝时期端午节的田野踏青、明清时元宵节的观灯走桥等。在户外的节日活动中,参与者们开始“从封闭的空间走向了开放的空间,从自我的后台走到了自我‘表演’的前台”,例如唐代节日的特征有“新旧并存”,“具有更加浓厚的娱乐性色彩”,“活动往往在户外进行”,“节日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血缘性和地缘性关系的超越,较为广泛地建立在志缘关系的基础之上”,“节日及节俗活动中宗教因素普遍存在”,“节日中假日的广泛设置”,“胡风弥漫”,等等。④参见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7页。户外音乐节在娱乐性、对血缘和地域的超越、节日中假日的广泛设置等方面与中国传统节日“不谋而合”,当然,它以音乐作为中心表达形式。

(二)以古希腊为例看西方古代节日

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期出现了诸多与音乐相关的节日。古希腊的节日常与宗教、神学有着紧密联系,例如柏拉图说,“诸神怜悯我们人类命运之艰辛和不幸,制定了一系列的节庆来缓解这种瘟疫,除了指派缪斯,她们的领袖是阿波罗,还有狄奥尼修斯,与我们共享这些节日以及诸神带给节日的精神食粮”。⑤[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9页。转引自王玲先《古希腊宗教节日探析——以泛雅典娜节为主》,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6页。

罗宾·特里布万(Robin David Tribhuwan)认为,“节日是加强神灵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存在性,并且将个人和家庭与群体联系在一起的仪式”。⑥Robin D. Tribhuwan,FairsandFestivalsofIndianTribes,New Delhi:Discovery Publishing House,2003,p. 5.转引自《古希腊宗教节日探析——以泛雅典娜节为主》,第6页。弗朗西斯·哈丁(Frances Harding)对节日做出的概括则是:“节日是任何共同体中相对稀少的高潮事件。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限定,因此具有统一性。节日既与日常生活相分离又高于日常生活。节日建立在仪式的核心和支架上面。节日导致平日的暂停、空间的转移和日常行为的形式化。”“尽管依赖于基础的仪式,但是精心准备、格式固定的节日远远超越了仪式本身。节日时常是一年中对共同体的社会的、仪式的和政治的颂扬。节日期间,普通和日常的现实让位给另一个更加强烈和有象征性和表现力的现实。”⑦Frances Harding,ThePerformanceArtsinAfrica:AReader,London:Routledge Press,2003,p. 339.转引源同上。由上面的论述也不难看出节日与宗教的密切关系。音乐节作为节日在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之一,其宗教色彩已经被忽略,但隐藏在其背后的仪式性意义仍然非常明显,这也是我们在进行音乐节的文化研究和社会分析时要特别重视的。节日所带来的对日常压力的缓解,节日与日常生活之间这种分离且前者高于后者的关系,节日当中仪式所带来的情感宣泄和认同,是古今相通的。

王玲先在进行古希腊节日研究时,对古希腊时期的节日做出了如下总结:“节日是人们暂时放松和欢愉的时刻,其间表现出来的张力强度大,气氛活跃,与日常生活迥然不同;节日需要整个群体的参与,个人和家庭在此期间都被囊括进整个共同体中,节日不仅是种宗教活动,而且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紧密相关。”“节日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持或者更新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在希腊,人们认为维持这种关系所依赖的是在适当的时间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对神进行敬奉,常常会伴随着大量的食物、民众、娱乐活动,是一种愉悦的宗教体验,也夹杂着相应的民俗。”⑧《古希腊宗教节日探析——以泛雅典娜节为主》,第6页。当然,中国古代节日最初同样受到一些巫术、宗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文化性和娱乐性也日渐突出。

二、与节日相关的户外音乐活动

现代音乐节作为户外音乐活动,其原始诉求和生成土壤与传统节日有所不同,但在意义和功能上非常相似。将音乐节作为“节日”来理解,主要是从其意义与功能角度出发的。而若将音乐节视为户外音乐活动的话,它的起源就主要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综合性节日中的户外音乐活动部分;其次是以音乐或歌舞形式为核心要素的传统户外音乐节日。

(一)综合性节日中的户外音乐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的诸多户外活动,许多都与音乐有关。“中国最早的民间歌舞活动举办的场所都没有像样的设施和台面,多半在村头或谷场等户外开放的自然空间里进行。”①张笑梅《中国户外流行音乐节的音乐社会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页。这正对应着户外流行音乐节举办场地的开阔和广大。

元宵节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中,便包含着各种形式的民间歌舞,例如舞龙舞狮。“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②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转引自韩梅《元宵节起源新论》,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01页。这首诗描写了唐代上元不禁夜,倾城彻夜观灯狂欢的盛况。宋代的元宵节十分强调平民化,不论男女老幼、身份学识,参与者之广泛,俨然当时中国的“狂欢节”③豆敏《宋代都城元宵节习俗初探》,载《合肥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6-89页。转引源同上。。这种强调“平等”的平民化狂欢同样是户外流行音乐节所体现的重要特征。

在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音乐同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的起源“蒙古族马奶节”上,除了烤全羊、马奶酒之外,也少不了民间歌手的现场演唱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独龙族的年节期间,人们要用唱歌跳舞的形式进行祭祀山神的仪式。藏族的转山会到来时,大家会唱起民间歌谣,跳起锅庄舞、弦子舞,转山祭神,祈求保佑。类似的节日还有同属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以及鄂伦春族的篝火节,彝族和纳西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场景,与户外流行音乐节所建立起的综合性音乐服务“社区”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

即使是当今的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庙会,也常有户外音乐活动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突出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在北京房山区黑龙关地区的“二月二”庙会中,南窖村的音乐会和狮子会、水峪村的大鼓会等都是户外音乐环节。“还愿戏”也是黑龙关庙会的重要项目,其演唱的曲种主要为“山梆子”④为北京房山地区大安山、史家营、蒲洼一带独有,与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有相似之处,是北京古代流传至今的曲种。。过去的还愿戏从二月初一至初三连唱三天,戏瘾大的村民早早就把自家的板凳、马扎等放在空地上占位置,晚上所点的照亮戏台的油灯使用的也是从各家收集的灯油,可演至半夜不散。⑤徐天基、罗丹《北京黑龙关庙会二月二调查报告》,载《节日研究(第一辑)》,第193页。这里,戏瘾大的村民对应着户外流行音乐节当中的狂热分子,从各家收集的灯油,很像户外流行音乐节中出现的互助和分享行为,而通宵达旦的演唱正体现了传统节日和户外流行音乐节经常共有的狂欢性。从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和庙会当中,可以搜寻到民众参与户外音乐活动的传统,由此知道户外音乐欣赏的习惯由来已久。

(二)以音乐、歌舞形式为核心要素的传统户外音乐节日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也拥有音乐性节日,这些节日以歌舞为核心进行表达,音乐在其中自然不可或缺。先来看几个例子。

壮族“三月三”“三月三”⑥除壮族外,“三月三”还是侗族、苗族、畲族等的传统歌唱节日。如:云南大理三月三日举行的是泼水节活动;分布于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的“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畲族届时有吃乌米饭的传统。另外,部分地区的汉族在“三月三”也保存有特殊的习俗,如湖南等地有“三月三,便有荠菜煮鸡蛋”的传统。这一节日期间,“主、客在草地上、山坡旁、小河边倾情堆场,悠扬的山歌在青山绿水间萦绕。所唱的山歌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包括有生活歌、历史歌、情歌、劳动歌、仪式歌、童谣等”。⑦曾遂今《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6页。“所谓‘歌圩’就是壮族人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⑧同上书,第197页。“歌圩”的雏形与宗教有关,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逐渐演化为以男女酬唱为主的文化活动。“歌圩”最早形成于唐,元以后定期举行,明朝时规模更加壮大,大型“歌圩”参与人数可达数千甚至上万。清朝初期,封建统治者将男女自由对唱、自择婚配视为“伤风败俗”,加以禁止。共和国成立后,这种活动又获新生,并几经波折发展至今。1993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国际民歌节”,1999年改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如今已发展成为较为优秀的广西文化品牌。①参见罗远玲《审美人类学主客观视野中壮族歌圩及其文化符号意义》,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48页。在这一定期集聚的传统歌唱节日中,大的歌圩可以持续两三天:其间白天唱为日歌圩,一般在村外山坡上或田野间举行;晚上唱为夜歌圩,在村中举行。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就自唐代起流传于此地。

布依族查白歌节贵州省兴义市位于黔、滇、桂结合部中心地带,该市的顶焦镇查白村是布依族的重要聚居区。布依族的重要节日——查白歌节就在这里举行。为纪念布依族为民除害、抗暴殉情的一对青年男女查郎与白妹而举行的这一盛大歌会,会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开始,地点主要在兴义县的查白场,布依族的许多青年男女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见图1)。“节日的白天要在歌场赛歌,晚上家家户户的院子和屋里都是歌场。”③余未人《查白歌节,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载《当代贵州》2010年第13期,第52页。节日连续举行三天,可汇集上万人参与,青年们在节上的演唱表达爱情的歌曲(布依族将其称为“浪哨”)。赛歌也是这个节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2006年,查白歌节被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颇族“目脑纵歌”“目脑纵歌”也作“目瑙纵歌”,是云南陇西景颇族传统的大型歌舞节日,逢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办,可持续四至五天。因景颇族各支系用不同的语言称呼这一节日——景颇语称“目脑”,载瓦语称“纵歌”,所以我们习惯统称此节为“目脑纵歌”。此节最早是祭祀天鬼“木代”的仪式,后来发展为出征凯旋或庆祝丰收时进行的歌曲表演,沿袭至今。每逢该节到来,方圆百里男女老幼聚集,盛装欢乐(见图2)。会场内,竹台上饰以松枝、彩花,场坪上吊有皮鼓,乐手吹奏竹笛、葫芦丝、洞巴,再加上低沉的牛角号、雄浑的大鼓、欢快的豁锣,节日的气氛被渲染得热情浓烈。在象脚鼓敲击的节奏中,众人围成圆圈,随乐起舞。

图1 查白歌节上的“竹筒传情”演唱②耿国彪摄影,见耿国彪《查白歌节布依族的爱情颂歌》,载《绿色中国》2007年第3期,第48页。

图2 “目脑纵歌”节场景④张俊摄影,见张俊《迷人的万人舞会——目脑纵歌》,载《风景名胜》2002年第2期,第71页。

苗族芦笙节这是苗族的传统歌舞节日,在各个苗族聚居区举办的时间略有不同,但大都定在春秋两季。在苗族人的生活中,“芦笙舞”活动主要体现在祭祀、庆典、社交、择偶、娱乐、礼仪等方面,又可分为娱乐性芦笙舞、习俗性芦笙舞和祭祀性芦笙舞。⑤参见黄平波《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393页。笔者按:该文标题中的“做为”应为“作为”。娱乐性芦笙舞可以分为自娱性和表演性两种:自娱性的多在节日及余暇时间开展,参加者的主要目的是自娱自乐;表演性的则具有明显的献艺和献技性特征,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的同时吹奏和舞蹈,令场面相当壮观。⑥同上。习俗性芦笙舞是指男女借起舞来传情达意,以芦笙吹歌寻找伴侣的方式。祭祀性芦笙舞一般只在苗族祭祖仪式——鼓藏节①鼓藏节是苗族最为隆重的祭祀仪式之一,仪式由鼓社领导“鼓藏头”操办,“鼓藏头”经由群众选举产生,活动的系列程序均由“鼓藏头”组织安排。鼓藏节的活动以跳芦笙舞为主,一般5至9天。上举行,舞者手捧大号的、中号的芦笙,在木鼓或铜鼓声的伴随下,吹奏低沉而庄严的祭祖曲,表现出对祖先的追思和对神灵的敬重。

图3 芦笙舞“锦鸡舞”场景②图片来自刘远林、董英豪《贵州苗族芦笙舞的表演形态及其文化价值》,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86-87页。

苗族芦笙舞中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舞蹈“锦鸡舞”(见图3)。在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一个叫“嘎闹”的苗族支系中,遇到嫁娶等喜庆事件或节日,只要听到芦笙曲响起,人民就会相继而来,纷纷加入围成圆圈的起舞队伍。跳舞时,一般由男性青年吹奏芦笙在前面领舞,以姑娘和中年妇女为主的女性参与者排成一字长蛇队跟在后面,沿逆时针方向转圈,不时前后左右移动。③同上。锦鸡舞的壮观场面与户外流行音乐节互动中的“拉圈”有着很多相似点。

类似的少数民族节日还有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盛会“阿肯弹唱会”、白族的“宝石山歌会”等,这里就不再赘举了。

通过观察我国的传统节日,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音乐环节和音乐元素。虽然这些节日及其所含的音乐内容在早期有过宗教祭祀或择偶交往等功能,作为户外音乐活动的呈现方式,并未出现当今的音乐节大潮中的那些商业化和产业化因素,但论及音乐在这些户外的传统节日和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则与当下的户外音乐节有着多方面共同之处:首先,均以音乐为重要的甚或核心的表现元素;其次,均有节日的公共参与性和狂欢性;再次,举办均有周期性,场地均有相对的固定性;另外,除音乐之外,均往往包含舞蹈、杂技、餐饮等多种元素,是内容多样的综合性音乐社会活动。

目前已有的对大型户外流行音乐节进行的研究,多将其看作“舶来品”。诚然,若将流行音乐视为“舶来品”,则户外流行音乐节的“舶来”之说顺理成章。但需要注意的是,户外流行音乐节作为大型的户外音乐活动,其出现和发展具有充分的历史合理性。人类悠久的音乐生活史、音乐文化史,早就给大型户外音乐活动埋下了深厚的基础。当今的户外流行音乐节的“舶来”,是时代发展和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自然结果,人类在传统的节日音乐活动中被满足的那种最本真的需求,在此换了一种音乐风格被表达出来。虽然科技的进步和艺术思维的潮流变化使得音乐的现场表演开始大量接触灯光舞美等绚丽的手段,但当我们抛开这些技术手段来观察这些音乐表演、音乐互动行为时,可以看到人类对户外音乐活动的精神需求并未发生改变。在户外的大面积开阔场地实现大量的人员聚集,并以音乐为核心因素或重要因素展开综合性的节日狂欢活动,这类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由来已久,至今也还存在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对传统音乐节日及其音乐活动中的音乐特征和互动方式进行审视,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和追踪户外流行音乐节所承载和延续的社会文化功能,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一现代音乐表演形式存在的历史依据和充分合理性。

三、户外音乐节及其呈现的特征

“户外音乐节”的名称,确实是先在西方确立的,并且在彼地完成了其内涵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转变。如今,户外音乐节的基本形式已经确定。另外,户外音乐节原来以古典音乐为其主要音乐风格,因为19、20世纪的西方世界正处于古典音乐文化繁盛发展的时期,但在古典音乐节当中,也出现了允许观众站立及自由走动的逍遥音乐节、强调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柏林森林音乐节。这两种音乐节形式,建立起了户外流行音乐节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身体的解放和与户外环境的融合。这两个条件也是户外流行音乐节区别于其他流行音乐表演形式的关键所在。

(一)户外音乐节的发端

艺术起源于宗教的学说在学界有着长期的影响力,人类早期的户外音乐活动也确实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关系。但是,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很多户外音乐活动的宗教仪式性开始被削弱,其中某些活动已经不再承担该方面的相关功能。尤其是进入现代之后,受到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户外音乐活动的娱乐功能开始成为大众的首要审美诉求。人们要在户外音乐活动中找寻放松身心的出口,同时进行社交活动,沟通情感。尤其是大型户外音乐节,其功能可以说越来越贴近生活了。

据《大英百科全书》(1911年版)记载,古希腊人在德尔斐向太阳神阿波罗献上的庆典中所包含的音乐节目,是最早的关于音乐出现在节日中的记录。“音乐节”一词源于拉丁文festivus,在音乐形象的情绪上有欢乐的意向。

目前学界亦认为,西方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发展对音乐节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中世纪中期起,欧洲的封建国家先后建立,十字军东征①拉丁文为Cruciata,指在1096年至1291年间发生的基督徒对其他宗教教徒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战争对西欧世俗社会的变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欧自此开启了航海和发现的时代。参见赵立行《西欧社会变动与十字军东征的进程》,载《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82页。为当时的封建宫廷带来了大量财富,日后便逐渐形成了与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音乐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世俗音乐。当时的世俗音乐已经开始反映城市中的世俗生活。伴随十字军东征,西欧骑士制度也开始盛行,由此出现了法国的游吟歌手。游吟歌手中既有贵族、公爵,也有流浪艺人,他们借歌声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中的国度。这种世俗音乐逐步传播到法国北部、德国和意大利。在德国,它是德国大众音乐的代表,其歌手被称为诗恋歌手。此时的音乐呈现出的是浪漫的“乌托邦”色彩,而户外流行音乐节的音乐想象在气质上应该说与之一脉相承。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游吟诗人每年都定期举办音乐竞赛,可以说是早期的音乐节活动。18世纪,这种风气首先传播到英国。1784年英国为纪念“清唱剧大师”亨德尔,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首次举办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节演出。从此以后,亨德尔音乐节几乎每年举行。20世纪初,美国人也开始按照英国的模式举办大规模合唱音乐节、室内音乐节。20世纪中期,音乐节开始风靡全世界。单是西方各国家就已组织了上千个音乐节,并逐步建立起音乐节协会组织。②张丹《略论音乐节的“节”》,载《音乐探索》2013年第1期,第33页。

(二)户外音乐节的“古典主义”呈现

户外音乐节的产生,与古典音乐和古典音乐会关系十分密切。虽然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形式和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就音乐的欣赏和接受来看,受众在整个过程中的诉求在意识层面上仍是类似的,而这些诉求在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时期都有所体现。若继续追溯,在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上,则远古时期也有踪迹可觅,比如对通过欣赏音乐实现“天人合一”的共鸣、实现精神世界的自由等。这种意识层面的追求,通常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环境来实现。西装革履、严肃高雅的古典音乐演奏现场开始允许听众站立和走动,开始走出音乐厅,这两点应该说分别是户外音乐节真正发轫的两个核心特征。下面结合案例论述之。

允许站立和自由走动的逍遥音乐节逍遥音乐节③英文为Promenade Concert,“逍遥音乐节”是中文习惯译法之一。或许是目前有记载的这方面的最早例子。虽然这个音乐节在室内举办,就场地来看更应该被划归到一般的音乐会的范围之内,但它有一点重要的突破,即开始允许这些古典音乐的听众穿着休闲服装来观看表演,并允许他们站着或在随意走动当中欣赏音乐。这让音乐听众在行为上获得了一次极大的解放。这个音乐节于1895年8月由当时伦敦皇家艾尔伯特大厅的经理罗伯特·纽曼创办,最初叫作“罗伯特·纽曼漫步音乐会”(Mr. Robert Newman’s Promenade Concerts)。纽曼认为古典音乐会可以更加通俗化,并希望借此创造更加轻松的气氛和环境,用更加低廉的票价吸引听众走进剧场。在逍遥音乐节创立之前,他已经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组建了女王大厅的交响乐团。逍遥音乐节的每场演出通常都超过三个小时,而单场的票价仅1先令,整个演出季的套票也只售1英镑。许多观众被这种随意欣赏、自由走动的模式所吸引,因此音乐节在创办之初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27年起,该活动开始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交响乐团演奏,因此又得名“BBC逍遥音乐会”。目前,该音乐会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音乐节,每年从7月中开始,为期8周,地点主要在皇家艾尔伯特大厅,是众多音乐爱好者热切期待的“盛宴”。④参见文城《中国版“逍遥音乐会”即将上演》,载《中国艺术报(中国音乐专刊)》2007年6月22日,第A01版。当人们被允许在更加放松和自由的身体状态中欣赏音乐时,古典音乐也显得不再那样高雅、苛刻、一本正经了,何况其票价也让普通人乐于接受。由此可见,逍遥音乐节与户外流行音乐节的氛围颇有相似之处。让人轻松、自由地听赏,是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现场演出都可以选择的一条道路,事实也证明,这样更能受到普通听众的认可和喜爱。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古典音乐会也曾效仿过这样的做法,甚至不设观众座位。如2007年7月3日廖昌永与刘欢、莫华伦合作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演唱会便采用了逍遥音乐节的音乐会形式;2009年7月4日至11日,国家大剧院也推出过“漫步经典”系列音乐会,以“轻松、短小、休闲”的形式面对观众,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将其形容为“让古典乐脱下晚装,换上休闲帅气的牛仔、T恤、运动鞋”。①唐若甫《“漫步”音乐会何时任逍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26期,第70页。

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户外古典音乐节创办于1989年的柏林森林音乐会是极具代表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之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频道也曾于21世纪初多次转播这个音乐节的盛况。②《柏林森林音乐会再掀古典风暴》,载《乐器》2004年第7期,第61页。该音乐节每年一届,在德国柏林的瓦尔德尼森林露天剧场举办。剧场设有88排环型座席,可同时容纳22 000名观众。不同于一般的室内古典音乐会的正襟危坐,在柏林森林音乐会中,观众有与乐团的音乐家们近距离接触和互动的机会,良好的扩声设备系统让现场的音响效果不亚于音乐厅。而且,观众置身户外自然环境中,在音乐欣赏的同时还能听到自然声场中的虫鸣鸟叫、风吹草动。演出现场的票价也是统一的,不因具体位置区域的差异而有区别。这样的户外古典音乐,营造出了一种更为自在的欣赏环境,例如在演到《柏林的空气》③《柏林的空气》(BerlinerLuft)是1902年由德国作曲家保罗·林克(Paul Lincke)创作的,深受柏林人民欢迎,已是柏林森林音乐会的代表曲目。这一节奏强烈的乐曲时,观众会用掌声或口哨声与乐团互动,这在通常的古典音乐会中是很少见的。而柏林森林音乐会统一票价的做法和在户外举办的特征,与户外流行音乐节是完全一致的。④

我国较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节有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于1998年,每年秋季举行,其演出包括交响乐音乐会、歌剧、独奏音乐会、室内乐音乐会、经典爵士乐音乐会等形式。该音乐节由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举办,在政府的相应政策和财政支持下,属于公益性质,无须面对票房压力。其中,部分音乐会是露天举办的,但室外环境中听众们依然采用传统方式,按位置就座观看,所以整体上可以归为半户外性质的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则由“上海之春音乐舞蹈月”和“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两项活动合并而成,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类似,它也不是完全在户外举办的。

图4 柏林森林音乐会现场④《柏林的空气》(BerlinerLuft)是1902年由德国作曲家保罗·林克(Paul Lincke)创作的,深受柏林人民欢迎,已是柏林森林音乐会的代表曲目。

当然,就目前来看,可以从音乐类型上将户外音乐节分为古典的和流行的两大类,前面的研究,是拟为户外流行音乐节的研究服务的。户外流行音乐节以摇滚、民谣、爵士、电子等音乐风格为主,定期举办,可以让大量音乐受众汇集参与,其最明显的特征除演出曲目的特征之外至少有二:其一,所有演出均发生在更接近自然的环境中;其二,乐迷在演出期间可选择多种方式自由行动,不受座位和票价的限制,拥有这方面的“自由”和“平等”。20世纪60、70年代之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影响力不断壮大,大型的户外流行音乐节开始大行其道,同时,现代的户外音乐节形态也逐步稳定下来,并从西方传入我国。不过,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户外音乐活动在人类音乐文化史上早已具有深厚的积淀,只是真正开始用“音乐节”命名的行为发生得相对较为晚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的音乐节发展状况而言,室内、室外音乐节显然会长期并存,它们具有各自的突出特点,发挥着整体相通但显然有所不同的社会功能。

(责任编辑:魏晓凡)

猜你喜欢
芦笙音乐节音乐会
搞砸的音乐会
岜沙芦笙节
走向世界(2021年11期)2021-04-14 03:56:17
失败的音乐会
音乐节
小太阳画报(2019年5期)2019-06-25 10:56:04
你好,芦笙
小小艺术家(2019年4期)2019-05-10 03:33:04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都市丽人(2016年7期)2016-08-03 10:01:40
芦笙恋歌
戏剧之家(2016年2期)2016-03-03 13:06:52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