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全国54所高校5237名大学生样本

2016-06-21 03:17魏进平刘泽亚
关键词:大学生

魏进平,刘泽亚,杨 易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全国54所高校5237名大学生样本

魏进平,刘泽亚,杨易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摘要:借助来自全国54所高校的5237份调查问卷,从政治责任感、生命责任感、学习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和网络责任感5个维度对1-4年级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支持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的定性评价,发现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中存在“知行不一”、“知行倒挂”等问题,并对此从多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这有助于高校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年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观养成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他还勉励大学生“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2]。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我们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是一种内在、静态的心理状态、自觉意识、情感体验或素质,更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特殊情感认同和负责任的行动[3],是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只有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但这些评价更多地停留在定性层面,缺乏有力的数据和实证研究作为支撑。因此,本文借助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并辅助观察、访谈、个人调查等科学方法和统计工具,客观评价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实状况,用数据澄清全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模糊认识,尝试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中的问题和差异,是学术研究探索的客观要求,这对于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对象及测量工具

(一)调查对象及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主要依托“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高校联盟”成员高校,通过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90后大学生调查样本,以自建的网络调查平台为主要数据收集载体。问卷调查大学生样本来自1-4年级在校生,涉及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54所高校(主要集中在29所院校:1所“985工程”院校、4所“211工程”院校、11所地方重点院校、10所一般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累计有效问卷5237份,占回收问卷的77.33%。大学生样本基本信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见表1)。本次调查还辅助使用了观察、访谈、个人调查等数据搜集方法,调查对象为高校教师、社会公众和在校大学生。

表1 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注:军事院校样本过少,在学科比较时没有进行统计分析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的测量工具是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重新编制了一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量表》,包含了45个题项。经预测试分析,剔除了14个题项,最终确定量表总题项数为31个,包括政治责任感7个题项、生命责任感8个题项、学习责任感5个题项、学校责任感4个题项、网络责任感7个题项(本研究中网络即指互联网)[4],本文使用李克特(Likert) 5分量表法进行数据提取(1代表非常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符合,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为便于对比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时将相关得分转化为百分制分数。

表2 量表可靠性统计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背景信息,即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毕业高中类型等;二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量表》,包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5个维度(政治责任感、生命责任感、学习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和网络责任感)。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量表总体信度系数和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均达到了统计学的要求(见表2)[5]。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处于较高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受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平均得分为83.09分,93.2%的大学生得分在60分以上,70.1%的大学生得分在80分以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经过相关性检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5个维度两两高度正相关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除学校责任感得分较低以外,其他得分均在80分以上。具体而言,网络责任感(85.94分)>学习责任感(83.32分)>生命责任感(83.80分)>政治责任感(81.95分)>学校责任感(78.39分),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责任感得分最低,网络责任感最高;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在60分以上占91.3%、生命责任感在60分以上占93.1%、学习责任感在60分以上占92.9%、学校责任感在60分以上占89.5%,网络责任感在60分以上占93.4%。以上调查数据结果,可以为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的定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撑[6-8]。

(二)大学生网络责任感“知行一致”,学习责任感、生命责任感 “知行不一”①

目前,在校大学生一般出生于90年代早中期,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互联网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和求学过程,所以,大学生对互联网比较熟悉,使用互联网也比较普遍。本次调查显示,受测大学生网络责任感明显高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其他4个维度,其中网络责任认知(85.1分)=网络责任行动(85.1分)<网络责任认认同(87.1分)。可见,90后大学生网络责任认知与责任行动基本一致,即达到了“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对在互联网环境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较为理性的认识,也有较好的言行。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担当社会责任有更好的情感认同度。

受测大学生学习责任感显示出“知行不一”,在落实学习目标规划上执行力较弱。大学是大学生求学的场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勤奋刻苦学习是大学生分内之事。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责任感得分虽然低于网络责任感和生命责任感得分,但是仍处于较高水平(83.32分),大学生学习责任认知(83.8分)、认同(83.6分)和行动(82.7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学习责任认知>认同>行动,“知行不一”不太明显。我们通过具体题项分析可知:大学生对日常学习内容比较了解(85.8分),但在学习目标上认知比较低(81.8分),在“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方面比较好(84.2分),对于“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比较认同(83.6分),但“将学习规划付诸实施”方面(81.2分)比较低。这说明,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学习是其应有之责,但在学习目标上还不够明确,在具体学习行动上落实得还不够。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大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在爱惜身体、珍惜生命、避免意外伤害等方面有强烈的“自我生命责任感”,还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能够见义勇为、伸出援手,救他人于困顿之时、为难之际等有“他人生命责任感”。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受测大学生生命责任感虽然较高,但是生命责任认知(85.7分)>生命责任认同(84.3分)>生命责任行动(81.3分),明显存在“知行不一”现象(生命责任认知得分高于生命责任行动得分4.4分)。进一步的题项分析显示:大学生在“自我生命责任感”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现象但不太突出,而在对“他人生命责任感”方面“知行不一”现象比较突出[6-8]。具体而言,在“自我生命责任感”方面,大学生对珍惜自己生命的自我责任认知题项得分为84.8分、紧急情况下避险的自我责任认知题项得分为86.2分,对 “人生中阳光总比风雨多”的自我责任认同题项得分为84.8分,“遵守交通规则”的自我责任行动题项得分也比较高(84.8分)。但是在“他人生命责任感”方面,大学生的生命责任认知(86.2分)高于生命责任认同(84.6分),更明显高于生命责任行动(78.6分)。这一结论,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人们客观存在的“道德冷漠”现象提供数据佐证。

(三)大学生学校责任感与政治责任感明显存在“知行倒挂”现象②

众所周知,大学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也是在学校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为今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理应关心学校,承担一定的学校责任。然而,此项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受测大学生的学校责任感不仅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5个维度中得分最低(78.39分),而且学校责任认同(82.8分)明显高于学校责任行动(78.6分),更明显高于学校责任认知(72.8分), “知行倒挂”现象明显(责任行动与责任认知相差5.8分)。在具体题项上,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思路的认知符合度仅为72.8分,对其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大学生占56.4%,还有43.6%的大学生了解程度不佳(其中,根本不了解占3.7%,不太了解占10%,了解一般占29.9%);对于学校的校训或办学宗旨的认知符合度为79.4分,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大学生占71.3%,还有28.7%的大学生了解程度不佳(其中,根本不了解占3.3%、不太了解占6.6%,了解一般占18.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在情感上有感恩之心、愿意关心学校,在行动上也有为学校贡献力量的实际行动,但对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尚不清晰[6-8]。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应具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调查结果显示,受测大学生政治责任“知行倒挂”现象明显(政治责任行动与政治责任认知相差5.3分),即大学生政治责任行动(84.1分)>政治责任认同(81.8分)>政治责任认知(78.8分)。具体题项分析显示:大学生对国家周边形势认知题项得分为75.6分,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大学生占62.9%,有37.1%的大学生了解程度不佳(其中,了解一般占24.3%,不太了解占8.3%,根本不了解占4.5%);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的认同题项得分为81.8分,很认同和比较认同的大学生占75.7%,还有25.3%的大学生认同程度不佳(其中,认为一般占17.0%,不太赞同占4.4%,根本不赞同占3.9%);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认知题项得分为82分,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大学生占75.8%,还有24.2%的大学生了解程度不佳(其中,了解一般占14.5%,不太了解占5.7%,根本不了解占4.0%)。我们有一种担心:在不十分了解而且不太认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可能会有部分大学生采取自己所谓的"负责任的行动",这一点是比较危险的[6-8]。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全社会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关系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更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前途命运。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全社会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良好社会风气。2004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学科建设,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意见,在党和国家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各高校按照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精彩一课”来建设,加大了人、财、物投入和平台建设(如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再如,各高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学雷锋活动”等广泛开展,通过课堂学习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情感上对担当社会责任有了比较高的认同度,并在社会责任行动上有着较好表现。

(二)内外部因素形成的“行动障碍”不容忽视

一般情况下,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过程中应该是“知行合一”,也可能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前文提及的大学生在学习责任感、生命责任感上存在“知行不一”现象,基本符合常理,与我们的现实观察及感受基本一致。这可能是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中存在“行动障碍”造成的[6-8]:从大学生自身影响因素看,这种行动障碍应该来自于大学生对社会责任认知不够深刻,认同感不够强烈,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担当社会责任时不够坚决、不够彻底,从而影响了他们做出负责任行动的决定,还可能是因为受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关他人瓦上霜”“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好处”等不良思想观念的误导。另外,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本能的“责任躲避”或缺乏应有的担当责任的知识、技能和方式方法。对于大学生来讲,担当社会责任必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忍受不公,也需要一定的责任能力。在观察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如果大学生在担当社会责任时(帮助他人、献血、参与志愿服务等),曾经亲身经历了不公正对待、不恰当评判,或从媒体、他人那里了解到他人在承担社会责任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甚至被讹诈,便很容易知难而退。另外,现实中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还是消费群体,没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又缺少帮助他人摆脱困境的知识、技能和方式方法等,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生勇于和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信心。从大学生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大学生容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负面因素影响。如大学生容易受到身边的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偶像等的错误言行的误导,社会上诸多领域广泛存在的不诚信及欺诈现象的传播,以及保障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利他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情况下,有所顾虑、有所犹豫,甚至不敢勇于担当。要破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中“知行不一”的问题,突破“行动障碍”,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网络媒体等方面综合施策。如党和国家及高校进一步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推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评选、表彰、树立一大批真实可信的“大学生身边榜样”,引领大学生在校内校外日常学习生活中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三)主客因素造成的“认知障碍”亟需破解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中存在的“知行倒挂”问题,虽然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更深入的调查予以支持,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这种“知行倒挂”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担当中存在“认知障碍”所造成的。从客观方面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社会责任感的主渠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这些课程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载体、环境及辅导员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或激励保障,客观上造成大学生对为什么承担社会责任、担当什么责任、怎么承担社会责任不了解、不熟悉、不会做,从而导致在现实中其社会责任担当更多的是自发的或从众的;从主观方面看,大学生自身或他人以往“经验”使大学生预期到其社会责任担当可能会获得某种物质或精神的回报,从而使其从主观上倾向于采取一种“工具理性或功利理性”行动。在师生个案访谈中,这种情况也得到了确认:现实中一些大学生从内心的确愿意参加、也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或社会相关部门组织的校内外各类寒暑期及节假日社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但思想认识上并不了解所参加活动的实际价值意义以及活动的具体步骤程序,甚至有的同学参加此类活动就是为了在考研推免、奖助学金评选、申请入党等方面增加“砝码”[6-8],这必然会使此类活动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四、结语

责任担当只有大小之别,没有有无之分。社会责任担当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人生的价值就有多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正是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的责任担当。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高校要再接再厉,帮助大学生突破社会责任担当中的“行动障碍”和“认知障碍”,努力实现大学生在政治、生命、学习、学校、网络诸方面责任感培养工作的全覆盖,使之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领域,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各方面,以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注释:

①“知行不一”是指大学生在知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较强,但在具体担当社会责任时有所减弱。

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知行倒挂”是指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不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下,就去担当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青年一代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EB/OL].(2013-12-05)[2015-01-1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5/c_118437252.htm.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3]魏进平,冯石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53-160.

[4]魏进平,魏娜,张剑军,等.全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23.

[5]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8.

[6]周洪松,于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较高[N].中国教育报,2015-04-08(005).

[7]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原因与建议:基于全国5237名大学生的研究报告[EB/OL].(2015-04-17)[2015-05-04]. http://kxghw.hebnews.cn/cgzs/2015-04/17/content_4708204.htm

[8]“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较高[EB/OL].(2015-04-08)[2015-09-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d9c040102vl18.html.

(责任编辑王婷婷)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90s '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a Research among 5237 Students from 54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China

WEI Jin-ping, LIU Ze-ya, YANG yi

(SchoolofMarxism,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5237 college students from 54 universities, five aspects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life responsibility, learning responsibility, school responsibility and network responsibili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investigated. We did the research and got the overall conclusion tha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in the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known as “inconsistency and malposi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action”. It is helpfu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roo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收稿日期:2015-10-15

作者简介:魏进平(1974-),男,河北省元氏县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管理、责任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刘泽亚(1992-),男,河北省邯郸市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大学生社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责任思想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研究”(15BKS010)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2.0025

杨易(1990-),女,河北省沧州市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大学生社会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