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 本刊记者 王菁 黄薇
奔小康路 过好日子
——红河加快民族经济发展助推示范州创建纪实
□ 文·图 / 本刊记者 王菁 黄薇
2015年,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829元,旅游业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2016年,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大鱼塘村“卢氏农家”的哈尼族老板卢少明准备扩大农家乐规模,同时发展养殖业;2016年3月的绿春县骑马坝乡,27360亩胡椒绿了山头;蒙自市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尼苏小镇的彝族村民陆祝丽告诉记者:“我家的小超市一年收入5万元,家里还有其他收入。”
2016年春天,以上所见所闻,让记者感受到红河之“变”:可邑的文化变财富;新街的穷村变富村;骑马坝的青山变“金矿”;尼苏的村民变市民。这些变化给这片热土带来勃勃生机。“我们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要求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举全州之力,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红河州民宗委副主任张俊伟告诉记者。
可邑小镇一角
红河州境内有哈尼、彝、苗、傣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近60%。2013年来,红河州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深入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专项规划和“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点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州预计完成生产总值1222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265元、8653元,群众普遍过上了好日子。
可邑跳月广场
可邑村支书 毕辉
3月走进大山中的可邑小镇,着实令人惊艳,蔚蓝的天空映衬着虎啸山林,明艳的桃花掩映着村舍民居,身着彝族服饰的男女穿行其中,仿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黑顶黄墙的民居、热情好客的村民、精美多彩的壁画,酿成一杯甜美醇厚的彝族阿细文化美酒,让人久久回味。“大三弦弹起来,巴掌拍起来,长号吹起来,狮子舞起来,刀叉举起来,美酒端起来,彝歌响起来”,阿细人用这种彝族特有的方式欢迎着每一位到来的客人。
刺绣工艺传承人 何秀琼
可邑小镇位于弥勒市西三镇西南面,是一个彝族支系阿细人聚居的山村,全村789人,以彝族支系阿细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9.6%,辖区森林覆盖率达80%,是一个血脉里流淌着绿色生态和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地方,神秘的“阿细祭火”、古老的“阿细先基”在这里世代相传,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也发源于此。这里曾先后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2014年,更是入选中国100个最美休闲乡村,并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3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今年春节,可邑小镇作为弥勒旅游的新方向和后起之秀,仅初一到初三便接待省内外游客27000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35万元,成为弥勒市旅游最火爆的一个景区。
石虎荣
“过去的可邑村,都是土房子,路上粪堆、柴堆、草堆到处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可邑村党支部书记毕辉笑道,“2002年,云大教授彭多意带着一群学者走进可邑村,对村里的民风民俗进行调查,随着彭教授的论文发表,可邑村作为‘阿细跳月’的发祥地被游客所知晓。从此,可邑就算是踏上旅游开发之路了,后来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成立了10个人组成的旅游管理委员会,分头负责饮食、卫生、治安、绿化等工作。2006年村旅游业初具规模,每三天可接一个大旅游团,同时成立了两支跳月队。到2008年,村子里的可邑民族餐厅生意越来越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村里还组织起32人的文艺队,为前来吃饭的客人表演阿细跳月等节目,每个人就餐的费用也由20元逐渐涨到70元。到了2010年,可邑民族餐厅的毛收入达到100万元,村民的核桃、柿饼和民族刺绣、民族工艺产品也逐渐热销,农家乐也多了起来。”
虎啸山林
毕辉深吸一口烟说:“可邑的巨变还在后面。” 2013年以来,可邑村抓住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红河州美丽家园建设实施的机遇,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培植壮大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民俗风情特色文化,先后投入2.1亿元资金,打造特色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强力推进民族文化旅游。
毕辉谦虚地强调:“城投公司是2014年来的,村小组的管理模式不如他们。”目前,村民小组与弥勒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把旅游产业建设同“股份合作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区生态优势,通过吸引社会资金,盘活“三资”,走“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共同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空壳”破冰,有效降低村集体创业风险,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升级加强版。“可邑村目前将景点、餐厅以及一些公共用地租给城投公司,每年的租金是35万元。城投公司招聘200多名村民作为景区的环卫工、保安和舞蹈演员。另外,景区还给每户人家每年1200元的门前三包费用等。”毕辉对合作信心十足:“吸引游客主要靠民族文化,把最古老神秘的习俗挖掘出来,比如把婚嫁、祭虎、祭龙、祭火这些传统习俗以舞台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游客随时来都能感受得到。”
好的政策不仅吸引了企业、游客,更吸引了一批商户。28岁的关希是弥勒市弥阳镇人,学法律的她本来可以有机会做一名检察官,但看到了可邑的发展前景,关希借助“大学生创业贷款”在可邑的黄金地带开设了“默默吧”,这是一家将现代元素与民族风情结合得浑然天成的集餐厅、住宿和酒吧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完全可以满足都市游客的小资情调。
弥勒市副市长彭涛在谈到可邑时说:“这几年弥勒市民族团结示范市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亮点便是可邑小镇,如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为打造这个旅游小镇,各部门整合了各方面的项目资金,为村容村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设施打造投入2.1亿,效果非常明显,村民生活水平比起以前极大提高,是比较成功的经验。”
彭副市长所言,记者体会深刻。
“我家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全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刚从石林县传授民族服饰刺绣技术回来的何秀琼说,坐在自己的绣品店前,这位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女能人述说起自己不平凡的创业经历。她靠擅长民族服饰和挎包刺绣的一技之长,飞针走线绣出年收入达6万多元的“致富图”。除此之外,还利用建设在半山腰的别墅开起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农家乐,全家人均收入突破2.5万元。“我带着刺绣这门手艺到过亚洲的韩国、日本和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等好多国家交流宣传,现在日子好过了,我最大愿望是创办自己的传习馆,把阿细人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何秀琼真诚地说。
大家把彝家山寨清新的空气、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特色民族文化变成了致富奔小康的资本。有的人家将新建的别墅以出租或自营的形式创办乡村别墅酒店,每户可实现年纯收3万余元;全村开发经营9家乡村特色农家乐,年可为农户增收5万元至10万元。年长的村民通常以年租金2.5万元的价格将老房子租给外地经营者开“农家乐”,自己又跟经营者打工,实现“双收”。
村民石虎荣说,我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乡村厨师培训班,学会了“阿细八大碗”和红烧肉、凉菜、卤鸡等16种宴席菜品的制作,目前在酒吧打工月工资2000元,以后打算在新房子也开个“农家乐”。
夕阳西下,皓月当空,民族餐厅前的跳月广场燃起熊熊篝火,和着大三弦铿锵的旋律,热烈欢腾的篝火晚会激情上演。可邑人民不仅通过旅游业增收致富,还在国内外游客面前展示了边疆少数民族奔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团结进步的地方社会风貌。
可邑,阿细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今天,“吉祥如意”已经从理想变成了可邑人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现实生活。
默默吧
卢氏农家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只有你亲临数千级的哈尼梯田,才能感受到哈尼人世世代代留下的这项杰作有多么动人心魄。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的哈尼梯田核心区面积就达到19万亩,82个传统村落坐落其中。
俗话说,“靠山吃山”。2013年6月22日,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功,当地百姓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春天。
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大鱼塘村一年四季树林茂密,鸟啼蝉鸣,清澈的山泉水沿着水渠环绕村子流淌而下,崭新的哈尼蘑菇房在一片绿色之中若隐若现……陪同我们前往的元阳县民宗局局长陈进忠一进村就和老人打起了招呼,和妇女拉起了家常,还不时逗起跑到身边的孩子,看得出,他是这里的常客。
“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了对这里的扶持,现在开办农家乐的11户农户家都挂着‘民委系统扶持户’的牌匾,所以每年都要来无数次。”陈进忠告诉记者。
走进 “梯田人家”,餐馆老板李正福笑脸相迎。2015年国庆黄金周前夕,李正福花费30万元把饭馆装修一新,仅黄金周第一天,他就接待宾客200多人。“我一个昔日靠耕田种地的庄稼汉,能在自己的小院里开餐馆,接待海内外宾朋,真是太幸福了。”李正福笑着说。
李正福是一位话语不多的哈尼族汉子,全家6口人,过去主要靠种两亩多田和一点旱地过日子,现在每年仅农家乐就收入5、6万元。卢少明性格相比开朗多了,他的“卢氏农家”目前主要由儿子经营,他自己正准备发展养殖业。
2011年,元阳县民宗局除了整合省、州各级资金对该村进行三线入地、村路改造外,还对有开办农家乐意向的5户农户给予每户5000元至10000元的扶持,让李正福、卢少明等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我们的资金有限,钱不多,主要是一个心意了,有心有意才有感情。”陈进忠说。“民宗局对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缺桌椅板凳帮我们解决;还对我们进行民俗民间文化保护的培训。”“2013年和2014年,民宗局还安排我去北京培训,开拓了眼界。” 李正福、卢少明争相说。
陈进忠(左一)、李正福(左二)、卢少明(左三)介绍大鱼塘村农家乐发展情况
“民族工作经验中最本质、最朴实、最意味深长的,就是‘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作为2015年度“全国民委系统先进工作者”,陈进忠对民族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一家人”的核心是平等团结,这是对待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过日子”的核心是发展进步,这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法。归结起来,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生动实践。
正因为秉承着“让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自2013年元阳县新街镇被确定为云南省示范区建设 “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
哈尼小镇
工程”的20个示范乡镇之一以来,民族工作部门将每一分建设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三年过去了,现在新街示范镇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效果显著、各族群众利益明显,深受全镇各族群众的欢迎。
2013年,红河州开始的新街镇哈尼小镇建设旨在借助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品牌优势,突出农耕文化展示、生态居住组团,生态休闲度假、文化休闲娱乐及特色购物组团,农耕文化体验区建设,重点加强哈尼族展览馆、4D影院、大型哈尼歌舞精品节目、休闲酒吧等建设,千方百计丰富旅游要素,实现人、自然、城镇、旅游有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民宗部门整合资金1000万元,投入对哈尼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哈尼小镇和周边土锅寨黄草岭等35个自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族民居变成传统的蘑菇房和土掌房,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加快发展元阳梯田文化旅游业和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经济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红河州蒙自市|尼苏小镇
“发展是解决所有民族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陈进忠说,“开展创建活动,为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民族地区如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好基础。”
在新街镇,土锅寨黄草岭、全福庄小寨、上马点、普高老寨、全福庄大寨、小水井、上广坪等自然村都纷纷在该镇特色旅游村的打造中走上了致富路,这些少数民族聚居村,过去大多是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困难村,2013年以来,通过拆除重建、整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等项目,让这些少数民族村寨旧貌换新颜,缩短了山村与城镇间的贫富差距。
此外,坚持示范镇建设与培植特色产业相结合,尤其是与发展元阳梯田旅游相关附属产品紧密联系起来也成为造福百姓的新思路。“我们元阳梯田有机红米、民族刺绣等已经成为旅游的附属产品名片了。”陈进忠自豪地说。
据初步统计,到2015年末,新街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5000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5552元左右,旅游带来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初春时节,一趟绿春县骑马坝乡之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可不止田园风光,还有令人惊叹的藏匿于山间的万亩胡椒种植基地。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向前,山谷越来越深、植被越来越密、气温越来越高。忽然眼前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成片的胡椒梯田,如碧海泛波,丰收在望,蔚为壮观……
“骑马坝乡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全乡境内最高海拔2637米,最低海拔550米,年平均气温20℃,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区面积有18万亩,具有发展胡椒产业的自然优势。”骑马坝乡副乡长许文福介绍道,“骑马坝乡位于绿春县境中部,总人口14414人,其中哈尼族10036人,傣族1762人,彝族1328人,瑶族975人,拉祜族237人,汉族76人。与本县除戈奎乡外的7个乡镇毗邻,位于全县的‘心脏’位置,由于受交通、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受县城辐射影响率极低,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来讲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民族、山区、贫困’是基本乡情。但这块热土的生态资源没有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低水平开发中受到破坏,丰富的热区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人文自然资源,奠定了发展的高起点,与全州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相碰撞,可谓正逢其时。”
在骑马坝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胡椒”,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乡年产胡椒干果1685吨,实现收益9773万元,9个村(社)65个村(居)民小组2756户种植了胡椒,受益1191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3%。同年,胡椒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户,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3户,1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98户,5万元以上的农户有120户。全乡胡椒种植正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很多群众通过种植胡椒,钱袋子鼓了,可支配的闲钱也多了,洋房、汽车、电脑、冰箱和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胡椒已成为全乡少数民族群众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
大树村民小组村民龙七中,2015年胡椒干果收成达5500公斤,收入突破30万元,成为胡椒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全乡第一户”,现在全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水泥钢筋房,并在蒙自购买了一套价值60万元的商品房,又在绿春县城购买了一套价值25万元的商品房,还在绿春县客运站旁开起饭店和宾馆,成为全乡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学习榜样。
“栽胡椒收入稳,价格好,不愁卖。我种了800棵胡椒,按照批发价格最低60元一公斤,年收入可近10万元,这满山的胡椒真是要香透椒农心了。”既是种植大户也是该产业发展带头人的白跃留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1995年我就开始种胡椒啦,只不过那时是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50多棵,收入么谈不上,维持生计主要还是靠种茶和出去干建筑工程。2000年我们赶上了好政策,政府大力扶持胡椒种植产业,种胡椒比种茶叶划算多啦。”
老白口中的“好政策”,是2000年省委、省政府把绿春县胡椒产业列入“兴边富民行动工程”给予立项扶持,加之胡椒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民群众种植胡椒的积极性稳步提高,在骑马坝坝子涌现出了一批胡椒种植大户,并带动和辐射周边村寨发展胡椒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0亩。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胡椒产业的培植力度,由县民宗局率先争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胡椒发展项目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230万元,两项合计2230万元,用于购置修建胡椒桩(水泥柱)所需的水泥、钢筋、胡椒苗和技术培训,有力激发了全乡农户种植胡椒的积极性,全乡胡椒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全乡已发展胡椒27000余亩。
白跃留(中)畅谈胡椒种植经验
刚从田间地头调研回来的骑马坝乡乡长白福现风尘仆仆,这位85后的年轻干部是本乡人,他对胡椒产业的未来充满着信心:“虽然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持续的强降雨导致胡椒地排水不畅并诱发病菌,规模种植时病菌又极易传播,致使局部受灾演变成大面积受灾,但针对胡椒病害问题,在州县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10块胡椒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同时,投资25万元建设了骑马坝村党总支胡椒苗圃示范基地,通过在党员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新技术试验、新技术转化等工作,带动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使基地成为科技推广的示范园、党员群众培训的新课堂。除此之外,通过‘农户+基地+协会’的创建模式,发展培育胡椒协会组织,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技术、销售等全方位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胡椒产品质量和效益,这些举措都为农户打赢这场病害仗增强了信心。”
白福现(中)、许文福(左)介绍骑马坝乡情况
许文福补充说:“由于群众已尝到胡椒带来的甜头,发展胡椒产业的积极性非常高,胡椒种植面积已覆盖全乡8个村(社)。全乡适合发展胡椒的土地资源只有3.5万亩,现已开发2.7余万亩,力争用5年的时间发展到3.5万亩。到2020年,我乡再也找不出一块多余的土地种植胡椒。”
丰收
“快进来我家坐坐!”骑马坝村的傣族大姐范丽勤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这栋二层小楼明亮宽敞,每个房间都布置得井井有条,各色家电一应俱全。“这是去年才扩建好地新房。”范大姐一边麻利的泡茶递水,一边笑着与我们拉起家常,“我家目前有胡椒2000多棵,一年能收入20多万,再加上茶叶还有点收入,日子好过得多啦。”范大姐人如其名,家里家外都打理得利落干净,采访已接近尾声,站在范大姐家二楼的露台上,眼前是一片错落别致的小楼,有建好的,有正在建的……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每一间屋顶,当竹林映着红日影影绰绰的时候,劳动归来的傣家人活泼的笑声、矫健的身影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浓浓的生活情趣。“期待明年满山又是碧绿时!”这是农户们由衷发出的心声。
整洁大气的彝族村落、大屯海之畔的迷人风光、美味的彝家美食……如今,到离城不到10公里的尼苏小镇去休闲娱乐,已经是蒙自人节假日的一项重要选择。
尼苏小镇隶属于蒙自市文澜镇大台子村委会,地处大屯海和长桥海两海之间,距蒙自城5公里,全村有农户361户,1488人,彝族占98%。
据尼苏小镇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玉葵介绍,尼苏小镇是大台子村整村拆除后重建起来的一个红河州美丽家园示范点,整个项目于2013年10月开始拆除旧房工作;2014年1月破土动工,7月完成主体工程;2015年3月搬入新居,整个项目从拆除后重建到回迁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我们去时,刚好下过一场春雨,小镇比往日宁静了许多。统一规划、设计、建造的382栋别墅掩映在花红柳绿间,村民们或忙着经营自家的饭店、超市,或坐在家门口绣花、聊天……已全然没有过去村庄的痕迹。
蒙自市民宗局副局长杨志林告诉记者:“尼苏小镇是红河州在‘美丽家园’建设中重点打造的项目之一,小镇建设突出区位优势和彝族尼苏支系民族风情,把整个村庄作为一个产业来定位,统一规划,整村拆除重建。”
李玉葵说:“尼苏小镇把农民的土地聚集起来盘活土地资源建成彝族文化旅游小镇。具体做法就是,政府出资1.8亿向村民回购土地,统一建造5种户型的民居,村民用每家老房子拆迁款及土地征用款选购200多到300多平方不等的户型,全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购房后都还有结余;政府再投资2亿元,完善了民族文化广场、景观水体、民族风情商业街等公共设施,实现村庄扩容,村庄整体风貌统一协调美观。通过深层挖掘彝族文化资源和内涵,实现人口、产业、资源的聚集。目前项目总占地515.23亩,建筑面积15.24万平方米。”
祭龙宴
房子倒是漂亮了,那当地百姓如何谋生呢?
“目前只是预征,所以村民仍然在种农作物,并且村民们已经改变观念,正在多途径走出‘农耕时代’。” 李玉葵打消了记者的顾虑,向我们描绘了这幅规划远景:该村利用大屯海、长桥海丰富的水资源,以渔家生活、渔船生活为依托,开展渔家乐旅游;利用乡村果林观光、瓜果采摘,品尝风味独特的彝家餐饮,发展瓜果欢乐游;结合农户宅院打造家居式旅游,建设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的农家客栈,发展农家休闲游。此外,该村还将尼苏洞经古乐、尼苏花灯、舞龙、舞狮、祭龙、火把节、尼苏婚俗等民俗风情,以表演形式融入休闲娱乐旅游,并培植成为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让游人感受尼苏人的丰厚文化底蕴和古老民族的神秘,全力打造集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达到“宜居、宜商、宜旅游”综合功能的3A级旅游景区,力争在5年内升级为5A级风景区。
“现在的村民已经学会了经商,不再是只会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了。不信我带你们去瞧瞧!”李玉葵带我们来到“吉利超市”门前,30多岁的彝族老板娘陆祝丽正在收拾几辆用来搞经营的儿童电动车。
“我家选了373平方的户型,政府购土地给了90多万,我们这房子花了47万,钱有结余,房子也空,人又闲不住,所以老公去外面打工,我就开了这家小超市。”陆祝丽告诉我们,超市开张一年多大概赚了5万多元。“我家不算什么,村里开酒吧、快艇、出租休闲自行车的比我们有钱。春节期间,租自行车的一天就赚1000多元。”
陆祝丽
在陆祝丽家不远处一间敞亮的房间里,一群彝家妇女正在陆慧贤的带领下一针一线用心在绣布上绣下美丽的图案。陆慧贤打扮时髦,落落大方,让记者误以为是外地来的指导老师。“我是地地道道的本村人,在蒙自市中华职教社开展的彝族刺绣培训班上,有幸得到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廖力耕的指导,使自己的绣花技艺得到了提升。现在我们的绣品在当地卖,也在微信上卖,收入还是不错的。”陆慧贤最大的愿望就是乘着尼苏小镇旅游兴起的东风,让彝族刺绣火起来,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杨志林介绍,尼苏小镇的村民面临着生产生活的转型,作为旅游重点小镇,需要一些民族的东西、一些旅游产品,这些不仅为村民增加收入,还能提升旅游品质。
“‘民族的东西’,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李玉葵介绍,3月12日,蒙自尼苏小镇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彝族传统祭龙节如期举行,但今年祭龙却不同凡响,格外引人,因为今年有“祭龙宴”。
陆慧贤
据了解,尼苏小镇的彝族属尼苏泼支系,一直以来延续着传统彝族二月二祭龙的民俗。尼苏小镇当天的祭龙活动共分为祭龙仪式和祭龙宴两个部分。在祭龙仪式上,当地的村民向前来参加祭龙的游客展示了传统彝族尼苏人祭龙仪式,共分为祭龙众生排位,向龙树洒水,为龙树上香,敬焚祝文等9个部分,每一个过程庄重而神圣。所有仪式结束后,伴随悠扬的洞经音乐,村民们跳起了彝族传统的舞蹈,庆祝节日的到来。祭龙仪式之后就是备受关注的祭龙宴,本次祭龙宴共有400桌,每桌4名游客,整个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上万人,每一桌的菜都是由当地的彝族老乡亲自下厨烹饪,所以菜的种类口味都不同,祭龙宴从村头摆到村尾,宛如一条卧躺的巨龙!
李玉葵(左二)、杨志林(右二)介绍未来发展规划
“当天的祭龙宴供不应求,村民在微信上早就将桌位销售一空。”李玉葵表示将把这一活动举办下去。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不但尼苏小镇原大台子村的村民在旅游上挣到了钱,与大台子村同属一个村委会的龙头寨村民也受益于休闲旅游。尼苏小镇北大门前方,有一个叫“彝族人家”的农家乐,就是龙头寨的李大爷一家开的。李大爷说,一到周末,农家乐每天都会有五六十桌游客前来订餐吃饭。店里原有30多个工人,但还是忙不过来,又请了10多个,还是忙得不可开交。
哈尼梯田
“等旁边的哈尼小镇、红河人民公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红河州的休闲娱乐中心。到时候就更火啦!”杨志林总结道。
(部分图片由当地民宗局提供,特此感谢)
(责任编辑 王菁)
记者手记: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红河州为“奔小康”的不懈努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特色产业的推动,综合扶贫开发的精准……;谋求“好日子”的想方设法:仅旅游一项,就有可邑的“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新街的“民委系统扶持户”带动模式,尼苏的“举全州之力”重点打造模式……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中,红河交出了“实施民族经济发展示范”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