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敏
摘要: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该方法的要求和特点,阐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基本过程,并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418-01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涵义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将所要学的知识重新整合,并植入一定的情境中,而这一情景我们以“任务”的形式出现,任务提出后,学生对任务进行分解、讨论,并在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合作过程中执行任务,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能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需要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活跃课堂氛围。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1.以任务为主导,“子任务”为模块,精心设计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目标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应当紧紧围绕任务,更加突出教学的重点,有助于学生知识理论的体系的构成。
3.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给予适当指导及任务完成后的评价反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合作意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基本的教学环节设计,包括:任务引进、任务执行、任务完成。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
1.任务引进环节: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相关方法和技术,形成系统性思维,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出发,设计各任务。当学生处于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教学情景时,教师适时地引进任务,并且是由易到难的任务,学生在这种层层递进的任务驱动之下进入学习状态,即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也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
2.任务执行环节:以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的,从学生特点出发,教师根据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进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在各个子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及与他人通力合作,以期完成任务。遇到阻力时,可以与其他小组沟通,也可与指导老师沟通,当学生对任务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吸收知识,丰富学习经验。
3.任务完成环节:任务完成是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对各小组提交的报告交叉讨论分析,教师进行难点强化。如若此种教学方式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理论联系实际,即应用到企业中,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需注意的事项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多个学科中,并也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此种教学法,设置任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事项:
1.以生为本,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关键。因为,任务具有特定性,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因此,教师备课时:(1)任务设计要目标明确,结合理论知识体系与实际问题;(2)任务设计难易程度要适宜,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为最佳。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教师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中,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时,应和学生共同学习,并在学生分解任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及时反馈评价,必要时给予指导。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教师应当有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因此,利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驾驭课堂是每个教员都应该深思的课题。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而不是教会知识和技能,而是引导学员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有大量的时间用来引导学员去探究,教师应当掌控好课堂时间,适时指导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它实际解决了课程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如何将它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认识和了解任务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本质,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课时与内容、形式与任务之间的矛盾,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