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利平
创新教师管理机制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文/赵利平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合力,释放最大的能量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敬、悠、追按教师年龄、资历,工作、生活实际,身心状况等因素可将对教师的培养、管理思路归纳为三个字:敬、悠、追。一是“敬”,对年长教师要敬。要调动其积极性,肯定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尊重他们,促使他们在自身道德、价值实现的激励下继续挖掘和发挥自身的能量,消除暮气,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悠”,对中年教师要悠。他们基本上是单位的骨干、家庭的顶梁柱,对他们要悠着点,可以压担子,但不能过分,避免教师过度透支,身心疲惫。三是“追”,对年轻教师要追。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踌躇满志,但缺乏经验易被挫折击垮,所以对他们就要多关注、多督促、多历练,促其成长。
服务加指导学校管理的本质是“服务加指导”,应努力消解行政管理的意识和痕迹。把握教师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既要合理使用,更要大力培养;既要严格要求,更要温馨帮助;既要提倡奉献,更要合理回报;既强调严格管理,又有感情人文的引领。
帮助体验积极情感,占领自身心灵制高点多种因素,导致部分教师经常会进行不合理的比较,以至自身迷茫、矛盾,对工作缺乏使命感,丢失了自我。但每个教师的心里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如何去寻找这块柔软的地方,并予以触动、感化和引导,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这就需要学校创设情境,推动教师去体验积极的情感,让自豪感、成就感来占领他们心灵的制高点。为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倡导教师为自身尊严而教,并及时提供令教师受人感念的正面信息。二是借助经典影视片,滋润教师心灵。教师是向善的,易被感动的,可借助适当的影视材料,如:《教师的启示》《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中国》等,对教师心灵进行滋润,树立“为学生安身立命打基础,为国家兴旺发达育栋梁”的意识。三是对教师工作及时认可、鼓励。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深入教师中间,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现闪光点,并予以及时认可、鼓励。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强大的支持系统任何工作都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因此,对教师在学习、工作、生活上要关心,在心理上多安慰,在情感上多关怀。学校要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主动考虑教师的权益,设置科学的奖励制度,积极为教师谋求福利;关注教师成长,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鼓励学历进修,鼓励外出学习,主动搭建平台等。
传授实用知识技能,克服职业本领恐慌要让教师有更多的职业权威和底气,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为此,学校每次培训要针对教师的需要,吸引他们更好地投入。如:针对突发事故处理,学校开展“学生校园突发事件处理”培训;针对行为偏差生,学校开展“加强行为偏差生教育管理13条建议”培训;针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学校还采取“问题解决模式”开展培训和解决。
减轻多余的工作负担,实现工作质量提升为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学校采取过滤法、统筹法等措施来减轻老师负担。由于现在教育系统承担的政府职责,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因此教师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因此,采取过滤法来布置工作,提高教师的工作时效性。当下“政出多门”的现象多有发生,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绝不多头布置,而是将各部门、各处室要做的工作加以整合、统筹,做到“N合一”,一举多得。
>>师生共畅想
>>丰富的社团
推动理性思考,守住工作底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会产生各种错误或模糊的想法。学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师理性思考。解决认知问题,才能消除抵触、烦躁、应付等心理,付诸正确的行动。
一是内容与形式观。有教师认为不少工作是形式主义。学校要澄清:形式主义不同于形式,内容是要通过形式去落实。假如注重学校所布置工作内容的落实,那就不是形式主义,相反,就是形式主义。是不是形式主义,就看教师个体如何去落实。
例如,学校想了解、评价前段时间工作情况、效果,及以后该如何进一步工作而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认为无足轻重,敷衍了事;学生会马上觉察到教师的心态,非常随便地应付了事。结果,学校失去了一次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的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又让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都认为这是形式主义。这不但达不到工作目的,反而产生起反作用。可见,对任何一项措施,都必须统一思想认识。
二是家长伙伴观。把家长当作自己的伙伴,不要将其推向教育工作对立面。家长不是专业从事教育,也需要辅导。为更好地让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要有职业的权威和底气。
三是学生成长观。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初中的学生还比较特殊,青春期遇上学业繁重期。对学生一定要充分了解;要学会宽容、期待、激励;对学生的错误,允许有一定的过程和反复,正如消除感冒一样,总要一定的时间,且这次治愈了下次也还会再犯;要有“慢”的心态,这就是需要善意、耐心、等待。
四是正确的学习观。作为教师,首先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而要有思想,必须善于学习,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多方面的信息,重视自身的实践。
总之,办好一所学校的根本和关键在于教师。学校要创设良性的竞争机制,形成合理激励机制,挖掘教师潜能,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从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