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用于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6-06-19 19:37田士宏侯传龙
关键词:心源性尿激酶脑梗塞

田士宏,侯传龙,陈 斌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尿激酶溶栓用于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田士宏,侯传龙,陈 斌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目的 分析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82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阶段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3 d、5 d和7 d和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应用于心源性脑梗塞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心源性脑梗塞;神经功能;尿激酶溶栓;疗效

心源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常见类型之一,心源性脑梗塞通常发病较急,脑梗死的面积较大,给患者的神经功能也会造成较大损伤,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如何提高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是所有医护人员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了解尿激酶溶栓在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院选取了近期收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82例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36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1±4.9)岁,平均病程(3.2±1.6)年。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心源性脑梗塞;(2)均有明确的心源性栓子来源:(3)所有患者都是第一次出现脑梗死症状:(4)在发病前所有患者均能够生活自理:(5)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3)不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和脉络宁注射液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首先给患者皮下注射7500 U的肝素钠,并给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所使用的剂量为300 mg/d,最后再将10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0.9%的生理盐水中,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并给患者静脉滴注250 mL20%的甘露醇,滴注1次/d,连续使用3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3、5、7、14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则可以将其评定为治愈;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在46%~90%之间,则可以将其评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则可以评定为治疗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发生明显好转,甚至加重,生活无法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不足18%,则可以评定为无效[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5d、7 d、14 d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3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5)。研究组治疗5 d和7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第3 d 治疗第5 d 治疗第7 d 治疗第14 d研究组 25.6±5.8 16.3±5.2 10.8±4.3 8.9±4.1 6.8±4.4对照组 25.8±5.9 24.1±5.5 21.6±5.3 18.7±4.8 15.2±5.7 t 0.15 6.59 10.13 9.94 7.47 P 0.87 0.00 0.00 0.00 0.00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6例,治愈率为39.02%,显效12例,有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68%,而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治愈,治愈率为24.39%,显效和有效分别为11例和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低,经过统计学计算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心源性脑梗塞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所导致的,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心源性脑梗塞,当栓子在患者的脑血管中栓塞时,会使得患者出现脑组织供血不足和脑出血等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流口水、口歪和无法自主行动等症状。心源性脑梗塞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会造成较大损伤,因此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有效治疗非常重要。

溶栓是治疗脑梗塞的主要方法,根据患者脑梗死的具体原因,给予患者有效的溶栓治疗,能够使患者血管实现再通,减少对患者的损害。尿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将患者血液系统中的纤溶系统激活,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因此,尿激酶能够从根源上降低心源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尿激酶溶栓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刘波等研究学者通过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98例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现,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5.71%,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并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证实了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3 d、5 d、7 d和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低,说明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张 丽,李 良.分析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4,07(10):96-97.

[2] 贾同生.临床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5(20):172-173.

[3] 孙惊涛.注射用尿激酶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08(20):148-14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43.33

B

ISSN.2095-6681.2016.20.071.02

猜你喜欢
心源性尿激酶脑梗塞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