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植生活家

2016-06-18 22:22小潜
女友·花园 2016年5期
关键词:酱料蔬果

小潜

摇滚花道师东信康仁:赋予花植一万种美丽的方式

美很短暂,但值得歌颂。

很多时候,花植把温柔的谜语,分散在城市的角落中。比如拥有独特声音的花与路人邂逅在阳光正好的街头;待在菜市场一隅的芒果正等待有心姑娘来欣赏;顺风势而建的桧木柱屋廊四周被樱花、桂花、梅树、竹林包围起来,不用言语即为坐在里面的女孩传递出无限的浓情。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却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幸福。本期三位主角擅长与不会说话的花植对话,并将它们的无限温柔传达给我们。一起来体味吧。

比起大多对花植呵护有加的艺术家,东信康仁(Azuma Makoto)更擅长“折腾”创作对象——翠绿盎然的盆栽 “悬浮”在颓败荒凉的土地上空;繁盛的鲜花被整束凝结在冰块之中;载着百合鸢尾的花球被火箭送入太空,然后又化作花瓣飘散在宇宙中……摇滚乐队吉他手出身的东信,从不满足仅仅欣赏花植的静美之姿,他的作品更具张力,天马行空不拘泥于形式。他一直尝试把花置于特殊的环境中,尤其是几乎不可能出现花的空间里,然后创造出名为“花”的作品,使原本乏味的空间产生惊艳的味道。

半路出家的花树研究室主人

走进位于东京南青山区的“东信花树研究所”(Azuma Makoto Kaju Kenkyusho),银白色主调的工作室里盛放着几百种花植,不锈钢台面与层架上摆放着整理好的品类,整间研究所温度不高,所以没有一般花店常见的冰箱,花卉自由地展露姿态,像是在后台预备的舞者,安静地等待上场的机会。

墙上挂着黑色的工作服——花道师东信让自己褪去色彩,空间也退居于后,人的注意力不由专注于植物所散发的魅力。或许一定要保持这样忘我的态度,才能察觉生命细微之处的差异变化。墙上还贴着东信绘制的草图,看起来像一道难以猜透的数学题。作为近七年来全球网络话题度最高的花卉艺术工作室,“东信花树研究所”看上去更像是个实验室。而它的主人,还是个摇滚乐队的吉他手。

东信属于半路出道的花道师,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2000年左右做兼职工的一家花店中,他说:“我发现自己能听到花朵的声音,每天触摸花叶都能感受到它们(身上的生命力)。”听见花的声音,真有其事吗?或许,这是吉他手对声音特别敏感的缘故。总之,兼职小工东信逐步尝试以植物来表达绚丽的回忆(比如为客人搭配纪念日花束什么的),在这过程里,东信更加确信——“每一枝花每一棵植物皆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这便是东信一系列蕴藏着强烈个性风格的花卉作品的灵感源头。“就像音符一样,花植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我要做的就是跟随直觉,去捕捉它们每一刻的美。” 他说。

封住时光让花枝永生

东信的花艺哲学并没有严格限定,这跟传统日本花道刚好背道而驰,后者有顽强而严谨的传统,但东信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是一场新革命”。

2014年7月15日,东信团队与美国“JP航空公司”合作完成了一场植物史上的首次航天飞行。东信将一篮花球(包含绣球花、百合、鸢尾花等)以及一株五针松植物盆景送入到靠近太空的平流层。根茎、土壤以及万有引力,如果舍弃这些有机生命的维系,花朵们又会呈现出何种的姿态呢?松树面对着地球的脊线远离人类,花球们在强烈的宇宙风中向着太阳前进,而大地已化身为孤独植物的最佳背景。最终,在离地26.51千米的地方,花球在高空中飘散开来,本在一起的兰花、绣球花、百合花,以花瓣的形态飘散在了未知的宇宙角落中。而那棵松树则在攀升到27.98千米的高度后,也在空中消散。在这一组作品里,花植被无尽的宇宙所包围,带着脆弱又强烈到令人窒息的美,从空中俯瞰它们的家园——地球。这也是人类首次欣赏有机植物在太空中的美。

2015年1月,东信用冰封的手法,将花卉的美永恒凝固同时又赋予花朵们新的外观。冰与光将花朵的脉络肌理映衬得格外清晰,冰体中的气泡与冻结的波纹,仿佛昭示这些被冻结的花草还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呼吸、生长。无限冰封的空间与其中被冻结的美艳生命体形成强烈对比,观者的视觉体验随机达到“永恒与坏灭的临界点”,完美“将日常生活中花卉的生命感提取了出来”。

2016年1月,东信推着装有全球各地花植的花车,突然出现在东京的街头,妙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个花车会在何时出现,东信的行踪从不固定,他就是要给都市路人一个与世界植物邂逅的机会。

他还曾经花了几年在沙漠、冰川、深海,甚至是覆满苔藓的发电厂废墟中,悬吊过“漂浮”的盆栽,呈现出超现实的生机之美。“我从他的花中窥见了生命的欲望。”一位欣赏东信作品的杂志摄影总监说。这的确是他一贯的美学信念——生机与沉寂共存,美很短暂,但值得大声歌颂。

高级定制的精神

为了让花在各种环境中展露出难得一见的美,东信乐意采用各种途径来实现。和普通花艺或花道师追求返璞归真不同,东信从来都是大方拥抱现代人工元素,他曾用一瓶上好的香槟酒来比喻这种“混搭”。香槟是天然葡萄与人类酿酒师共同创造的杰作,“对我来说,这代表了现代气息,两类不同的配搭却迸发出一种全新的美的概念。”他说。这种不被朴素传统所辖制的突破力,让他的花道能够以一种“高级定制”的精神将花植之美提升到精致如奢侈品般的高度。正因如此,在亚洲范围内,东信可能是奢侈品牌最青睐的花艺师。从Hermès、Gucci、Dior、宝诗龙、卡地亚,到Pierre Herm & eacute(甜点)、Perrier-Joüet(香槟酒)都找他合作过展览或设计。

在某次采访中,东信透露自己和品牌的合作一次可能用到10~20种花植,但他在工作室至少会准备上百种品类,然后从中细细挑选最佳方案。一本东信与摄影师椎木俊介合作的《植物图鉴》里,记载了他于2009—2011年创作的花艺作品,单是花材品类就达到一千六百多个。至今,东信依然每天凌晨五时起床,准点去羽田机场附近的大田花卉批发市场搜集新鲜花材,有必要的时候,他还会去深山找花材。

只要还在这行业一天,东信寻求突破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我每天都会在工作室周围散步,感受季节和大气的变化。花草生长的速度要比人类慢得多。敏锐地感受出植物每一瞬的不同,对职人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每一瞬的花姿——盛放、含苞、凋零,都能幻化出无穷尽的美。

酱料女孩珍妮·道森:把废弃蔬果送上女王餐桌

许多被人类无视掉的东西,都可成为美好的“宝石”。

珍妮·道森(Jenny Dawson)三十岁不到就入围了“英国50大不媚俗的梦想家”。为避免浪费,她把颜值不高的废弃蔬果制成高品质果酱、酸辣酱,展开了一场美味的“道德消费”革命。

从金融街到农贸市场

清晨四点,在伦敦某农贸市场里,两千五百多个工人忙进忙出,叫卖声此起彼落,商贩们抢夺着来自全球的新鲜蔬果。在他们之中,一个金发女孩的身影格外显眼,穿着有几分金融街精英的模样,却跟商家们打听起肯尼亚四季豆、菲律宾芒果、土耳其西红柿的价格,还顺带捡了些弃置蔬果回家,这个女孩就是道森,她是英国酱料品牌“废墟中的红宝石”的创造者,在这之前,她曾为一家英国私募基金工作,是什么让她离开金融街,走近农贸市场的废弃蔬果?

据说这念头,来自2010年道森意外逛“新斯皮塔佛德”农贸市场时的震惊。“那天早上很冷,时间好像是清晨四点多,正是商贩上货的热闹光景。”盯着被丢弃的蔬果山,道森的睡意全消,“它们都没坏,为什么被丢掉呢?”菜贩们说,“长得丑,采购们看不上。”“新斯皮塔佛德”是英国乃至欧洲大多数农贸市场的一个缩影,这里每年扔掉的水果和蔬菜约为1.2~1.3万吨,据道森估计,其中约60%是可以食用的。

“我一定能做些什么。”回家的路上道森一直在思索,“我在苏格兰西南部的农场中长大,当地常做酸辣酱和果酱,这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于是,道森用捡来的蔬果,按着妈妈的配方做成酱汁,装罐后在农贸市集摆摊试卖,几十罐产品一个上午便售罄。“这是个不错的生意!”一个能够解决浪费、实现自我的创业机会在道森眼前出现,不久后,她就提出了离职申请。

废墟中的红宝石

道森成立公司后,光是商业调查就花了六个多月的时间。她发现食品商丢“垃圾”也得付高昂的搬运费, 遂上门一一拜访农夫和食品商们,承诺收购帮他们节省开支,同时换取低价支持;她和同事还找到了当地的货物配送车队,后者长期为伦敦数千个小区商铺配送食材,道森就跟着货车大叔们走街串巷,“这些人最知道产品的价值差异,以及如何卖出去”;为避免废弃蔬果产品给人以廉价感,道森果断选择了中高端路线,除了纯手工制作、绝对新鲜保障外,就连最初的妈妈果酱配方都被道森推翻了——谁家没个“私房配方”呢?最终见市的几种酱料,是从几十种专业配方中筛选出来的。

这么一来,道森的酱料价格自然不低——每罐5英镑左右。而在英国,普通超市中出售的酱料一般标价为1.5~2英镑。高端产品自然也要有高端代言人,2012年,适逢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钻石大庆。深谙名人效应的道森写信给女王,提出自己想送几罐由废弃蔬果制作的酸辣酱来庆祝对方的钻石庆典。结果女王品尝之后“非常喜欢”。有了女王的站台,英国名厨特雷弗·奥利弗等名人也接受了道森的品鉴邀请,并肯定了酱料的味道。接下来,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和哈维·尼克斯等高端名店开始出售她的产品,道森迅速成为全球商业媒体的焦点。

美国《福布斯》杂志分析,道森的产品卖得贵还不缺粉丝,除了名人效应外,其深层因素在于——这是道德消费的胜利。据一份调查显示,近几年来,全球范围内愿意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消费者在不断增加。“避免浪费粮食”一直是道森酱料的主打卖点,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成了全球食物反浪费运动中的一员。再加上名人站台,以及高品质口味保障,这罐五英镑的酱料附加值可算得上是超高了。

道森给自家的酱料起名“废墟中的红宝石”,这是一个相当醒目的名称。她在其中寄以寓意,“任何事物都有内在之美,我们可以找回被隐藏或错过的价值。”许多被人类无视掉的东西,都可成为美好的“宝石”。

消失派建筑师隈研吾:好的建筑师,应该也是一个植物学家

让建筑“消失”在绿叶、花枝、竹林、流水、远山中。

2016年新年前夕,第32届奥运会东京主场馆的设计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纷争后,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以“木与绿的主场”方案赢得民心。他以奈良法隆寺五重塔(中国南朝风格)的垂木为灵感,创造了复古的“绿侧空间”(传统日式住宅中的缘廊),阶梯式露台被大量植物包围,整座场馆完工后会成为“会呼吸的森林”,并与附近的花园融为一体。光是想象就十分治愈系的画面,完美实现了隈研吾“让建筑消失”的理念。所谓“消失”,是减弱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冲突感,增加木、竹、绿植等材料,顺便让光、影和风在空间流淌,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自然温情。 对隈研吾来讲,植物与建筑是亲密而不可分离的。

让温柔植物取代冰冷混凝土

普通人对隈研吾的作品,最熟悉的大概是电影《春娇与志明》里,杨千嬅与余文乐在长城脚下待过的那个竹屋。这位被称为“以存在感为耻”的日本设计师,向来擅长让建筑“消失”在绿叶、花枝、竹林、流水、远山之中。竹屋的外部,由大片的竹墙围合,拉上竹门,阳光透过竹墙的空隙洒进屋内。最让人心动的,要算是那个浮在水上的竹茶室。有位中国同行评论说:如果一个古代中国文人或僧侣穿过时空隧道来到这片山谷,他一定会径直下到竹茶室,那正是焚香、冥想、静坐和对弈的绝佳空间,是面对长城和大山“相看两不厌”的处所。

擅长使用各种植物木料的隈研吾,曾在横滨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高高的木房梁和竹子是他儿时记忆中最熟悉的部分,对绿竹木头的这种眷恋一直影响了他很多年。他的父亲喜欢土木装修,所以家人共同的兴趣就是改造房子。而他的祖父是一位医生,平日的爱好就是在院子里种各种花花草草,跟着祖父隈研吾学了好些植物学知识,直到现在,隈研吾都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也是一个植物学家” 。的确,在隈研吾的很多设计中,从柔软的竹子、湿漉漉的苔藓到繁盛的紫花泡桐树,植物取代冰冷的混凝土,构建出原本不可能存在的坚固建筑,同时呈现出一种温柔的人情味道。这其中,对植物的特质及潜藏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了解,是无法做到的。

小规模、柔软而且闻起来很香

不过“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也是一个植物学家”的道理,隈研吾花了很多年去领悟。他在三十多岁时创造出惊人的东京M2大厦——建筑正面中央镶进了一根比普通柱子大8倍的巨柱。毫无疑问,这样大胆的设计就是为了抢头条而生。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M2成为泡沫经济下浮夸建筑的代表,隈研吾因此被“逐出”东京建筑界,接下来的 12年都只能在小地方接活。“然而这段经历却成为我的财富,以前建筑公司和我谈的,都是时间和预算问题。而小地方的匠人们却会一起交流何种材料让人更舒适。”正是这样的讨论和沉淀,让隈研吾渐渐明白:“建筑物不是‘物,而是人的容身之所,要让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能够在建筑物里感受到一种温情。”

名家铸剑,讲究“人剑合一”,设计师也如此。出道时隈研吾的那股子心气全表现在建筑物上,藏都藏不住,如同M2的存在感一样。但在“归去来兮”的十多年间,隈研吾的建筑已变得能契合甚至融于树丛、绿地、花木中,带出了简而能远、淡而有味的温情,“建筑不仅局限于混凝土,这种材料有点冷,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建筑也可以是一种无形的暖意,那种大屋檐建筑底下的光影与氛围,不用言语即传递出来无限温柔。”比如他在中国台湾创作的一个名叫“风檐”的作品,当地风大,桧木柱建筑顺风势而建,周围被樱花、桂花、梅树、竹林所包围,站在里面就让人体味到轻盈的惬意感。

让建筑隐匿,让花植自由生长,让人心生温柔——这就是隈研吾所希望做到的。所以,他的建筑“总是小规模、柔软的,而且闻起来很香” 。

猜你喜欢
酱料蔬果
蒜香辣味鸡蛋灌饼酱料配方优化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健康原生态“加”饭酱研发及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冬季蔬果飘香
肠粉
把蔬果“穿”在身上
可呈现立体三维图形的酱料碟
分蔬果
方便卫生的酱料刷
分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