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健康大数据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医改的下一步,在指导思想上更加强调前瞻性和创造性。”谈及如何理解“前瞻性”和“创造性”,健康报总编辑周冰说,就是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和思维的方式,在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上做创新。
大数据在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创新方面上海走在全国前列。
据介绍,上海正在完善可量化的公立医院改革评价体系指标。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病种与效率、技术服务、费用资源的关系,科学评价公立医院的效率、水平、费用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以此来落实政府管理和政府医改的政策。
“过去我们常常以医院的收入、门诊量、住院的病人等指标进行评价。”周冰认为,原来的指标通常会使医院的规模越做越大,医院也竞相比较收入,整个社会和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
大数据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同样令人期待。
据全国肿瘤防办2014年数据,目前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约310万,每年死亡病例约220万。我国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与全球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死亡率却高出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每年因治疗肿瘤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
“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肿瘤患者在发现时大多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不好。”詹启敏表示,以癌症的临床诊疗为例,肿瘤的成因非常复杂,从遗传变异机体改变,到细胞恶性增殖发生癌变,再到形成临床肿瘤,其间有无数的标志物和分子靶点可以被发现实现精确诊断,再针对每一个肿瘤病人个体特征定制和实施医疗决策。
在詹启敏看来,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分子标志物、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部分疾病临床研究都位于国际前列。不仅如此,我国临床资源丰富,病种全,病例多,样本量大,拥有一批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地和团队,这些都意味着,在精准医学开展的工作基础方面,中国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
挑战
然而,詹启敏指出,中国开展精准医学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对医改科技支撑亟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统筹规划协调和投入机制亟待完善,新型诊疗技术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等,这些都需要尽力克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何宝宏在发言中指出,相对于金融、电信等领域,大数据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同时它也面临数据标准、数据质量、隐私安全、互联互通等问题,因此更需要互联网行业与医疗行业进一步地协同发展。
“打破医疗行业信息孤岛有难度。”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田杰介绍说,重庆医科大学下设7所附属医院,到现在尚未实现数据统一。
北京医院院长许峰认为,信息孤岛的痛点在于,把数据变成信息,再由信息产生有用的知识,而后变成有用的价值的过程中,这个行业缺乏有高效分析能力的专家和专业的软件。
为进一步实现数据的共享应用,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龚仲明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应进一步完善数据标准,制定出台相关的数据应用共享政策和规则。同时,发起医疗健康大数据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行动规划,加快推进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化、大数据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