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书很简单,技术含量未免也太低,一朝“飞雪”,可能会暂时有所纾解,却不可能解决多年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
高考在即,减压第一,又见撕书。雪白的卷子、书页从高处飘飘洒洒,覆盖了教学楼前的空地儿,塞满了人们的视线。当一切都飘然坠落,这些辛辛苦苦好几年的学子,是不是真的有了清空内存的轻松感?
有人说,学生撕书可以释放压力,体验“放下”的快感;也有人说,孩子们撕得有多疯狂,他们受到的疯狂式教育就有多深多惨。更搞笑的是,有学校非但不制止,甚至还鼓励学生撕书,举办什么“毕业撕书节”。只是,这样的情绪刺激往往适得其反。此前,陕西长武县中学部分高三学生,因“撕书狂欢”遭遇劝阻,竟集体围殴一名50多岁的老教师。
也因此,撕书这一看似简单的校园现象,越来越面临着越来越艰难的纾解困境。孩子们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疯狂的“撕书节”?我们的教育又有哪些常态化的渠道供学生解压?除了“六月飞雪”式撕书,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经年累月的应试训练,无休无止的肌肉记忆,三点一线的养成环境,在训练出一个个考试机器的同时,也堰塞了那些本应该是鲜活、灵动、好奇的生命体。生活认知空间的逼仄,使其事实上也缺乏其他可能的想象空间。远山是否黛绿,云线是否变幻,竹木如何滋茂,土地怎样厚重……这些早已经变得十分遥远。
世界很大,不只是几本书、几摞卷子;世界很精彩,即便“心即是宇宙”,也需要身体的历练、眼睛的触摸,还有泥水、汗水里的摸爬滚打。若果真行走与阅读共享,相信也不会郁积太多的精神压力,更不需要采取撕书这种极端的“破坏”式宣泄方式。
更何况,教育本身也是一个不断积聚与纾解的过程。学校、老师、家长等完全可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减压努力。其实,无论是心理疏导,还是文体课程的安排等,均可以起到调节情绪之功效。
近年来高考改革不断加快,文理不分科、部分科目一年多考、“3+3”科目组合、多元评价录取、合并录取批次、交叉培养,鼓励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兴趣特长自由转专业……这些举措自有其意义与价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高考更科学、更公平。然而,距离民众期待仍有距离,很难真正减轻每年近千万高考考生的现实压力。
高考改革究竟如何“全面深化”,不妨尝试从学生撕书倒推。一方面,可以从制度层面设定更为精细化的分类标准,多一些路径、多一些可能,而不必驱使全国近千万考生都挤在同一座独木桥上,而分类、分流、分别本身,也符合中国传统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思想。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人才遴选机制上,似乎也应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由此传导到教学内容设计上,则不妨更丰富、更鲜活、更接地气一下。如果能够常态化疏导学生的情绪,又何必非要到高考前的临界点骤然爆发?
撕书很简单,技术含量未免也太低,一朝“飞雪”,可能会暂时有所纾解,却不可能解决多年积累起来的不良情绪。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心情舒畅、自由发展,本来就是教育改革的责任与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