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流动的阶层固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06-18 02:04陈赤平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陈赤平 洪 涛

(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收入流动的阶层固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赤平洪涛

(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411105)

【摘要】改革开放37年我国经济持续以中高速增长,即使近年经济增速有所减缓,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不变,积重难返,更为糟糕的是居民的收入流动逐渐固化在各阶层内部,阶层间的收入流动性甚少,尤其是较低收入阶层难以发生向上流动改变其收入地位。选取CHNS2000-2011年五轮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从整体看,居民收入流动性是逐步降低的;从城市与农村的流动结构来看,城市的最低收入阶层、次低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收入流动基本固化;农村的最低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表现出明显的不流动或内部流动状态,长此下去必定会造成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缓解这种情况,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更全面的实现协调发展与小康社会,国家应采取均衡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取消户籍制度等措施,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促进收入的合理流动。

【关键词】收入流动;阶层固化;机会平等;制度因素

一、引言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以中高速稳定增长,曾一度被世界称为“增长的速度奇迹”。虽然近几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占比较大,与其相伴而生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遏制,以致威胁到社会稳定,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平衡使得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尤其是收入分配失衡使得我国在短暂的37年就从一个相对公平的国家变为一个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而且近些年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有恶化之势。我国逐步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多元性和多维性特征,各种因素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社会不平等感在不断增强,尤其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来说,这种发展不平衡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也牵涉了不少如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

人们对收入分配的关心是出于对公平价值目标的追求,其实质是对共享社会发展的吁求,对感受更多获得感的追求。而收入差距扩大、收入流动阶层固化不利于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小康的实现。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需注重机会公平,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收入流动性的一个基本要义就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地位,从而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因此从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差距意义重大。目前对收入分配的研究与考察已从关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静态指标逐渐转向了对收入流动性的动态分析。

Paris[1](1955)最先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的概念,接着Schumpeter[2](1955)就用“宾馆模型”对收入流动性与不平等、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Freidman[3](1962)则将收入流动性视为家户在收入分布中的排序变动,并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Kopczuk[4](2004)和Piketty[5](2006)分别研究了美国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变动及其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认为资本性收入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收入流动性,进而影响收入分配。Herz[6](2006)研究了美国各阶层收入流动性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得出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低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性在增强,富裕阶层的人能较成功的保持自己在社会中的收入地位,而中产阶级的收入流动情况却有所恶化。Ingrid Woolard和Stephan Klasen[7](2005)研究了南非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动态演变,认为影响收入流动性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人口与就业的变化,即家族人数、初始财富、受教育程度及就业机会等会影响收入流动性。

王海港[8](2005)利用CHNS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乡家庭的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发现在短期与长期,城市与农村的贫困家庭比重及脱贫机会不一样。尹恒、李实[9](2006)等使用中国社科院两次关于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变化进行研究发现,1991-1995年各行业与各阶层的收入流动、相对收入位置的更替变化较明显,但随后各收入阶层呈一种稳定的分化状态。孙文凯、路江勇、白重恩[10](2007)对我国城镇与农村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变动及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农村的收入流动性大于城镇,期间城镇收入流动性逐渐下降,而农村收入流动性在增大到顶点后就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一个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可怕,适当、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增长效率的体现和要求①。若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能使社会各阶层保持较快的收入流动性,使得相当比例的低收入阶层实现跨阶层的向上流动,在长期内收入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压力和冲突就会有所缓解。

二、数据来源、选取及流动性测度分析

(一)数据来源

笔者使用的微观数据来自CHNS(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目前,该数据库已包含1989年、1991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1年共9轮的调查数据,且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该数据库跟踪率高,调查内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实的需要一直在持续更新、补充与改进。它涵盖了城市农村家庭的人口特征、教育状况、收入水平、健康状况、时间分配、医疗保险、家族关系、农业生产及个体经营等多方面的数据。

(二)数据选取

为了使用同样的个体在各个不同年份的连续观测数据,合理测度收入流动性,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时效性,研究选取2000-2011年间的五轮调查数据,经过筛选最终获得了2159个样本。鉴于我国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实,研究先从全国层面进行整体分析,然后从城镇和农村分别进行分析,以期更清楚的了解我国收入流动性状况。笔者以转换矩阵②和分位数分析为基本分析工具,且分析都是基于stata 12.0完成的。

转换矩阵是分析收入流动性的重要工具,其表达式为

Pij的含义是个人的基期收入x(第i类收入水平)转为末期收入y(第j类收入水平)的概率,n是收入从低到高排列后经过划分形成的等级数,鉴于研究中较常用的是五等分收入分组法,n取5,即将收入等级分为低收入阶层、次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次高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

根据对已有研究的经验总结,以转换矩阵为基础,选取了四个能较好反映群体成员收入位置变动情况的常用统计指标。

1、Shorrocks指数

2、惯性率

该比率度量的是第j收入组维持原状态没有发生跨越阶层变化的比例 ,是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加总后的算术均值,值越大则流动性越小。

3、平均阶差

即将同一行的各元素与该行离主对角线元素的绝对阶距差作为权重,再将各个权重加总除以收入分组数得到,计算出的数值越大,流动性更高。

4、卡方指数

该指数是通过测度实际收入矩阵与非时间依赖矩阵(参照矩阵)之间的距离来衡量收入流动性大小。在非时间依赖矩阵中,每个元素都为1/n,表示每个人都以相同的概率转移到所有其它的收入等级上,它代表完全的相对收入流动性。若实际得到的转换矩阵与该矩阵越接近,卡方值越小,则说明收入的流动性越大。

(三)流动性测度分析

1、总体流动性分析

表1 总体收入流动性的指标测算结果③

Shorrocks指数和平均阶差的数值大小与收入流动性是正向的变化关系,二者的指标值整体上是逐渐递减的,即流动性是逐渐变小的;惯性率和卡方指数的数值大小与收入流动性是反向的变化关系,二者的指标值整体上是递增的,即流动性是逐渐变小的,各指标值相互印证。

通过各指标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2000年-2011年居民收入流动性总体上逐步降低的。

用各种指标分析收入流动性只能对收入流动性进行大小测度,而无法了解人们收入位次的变动趋势是更易向上流动还是更易向下流动以及人们是否有改善收入地位的可能及可能性大小。为了对收入流动性有更清晰的了解,这里将对流动性结构进行分析以反映城乡各阶层流动性状况,为了方便描述,收入阶层由低到高用1、2、3、4、5的编号代替。需说明的是,对次低收入阶层和次高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概率/向下流动概率这个比值中的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均指跨越一个阶层的方向流动。

2、城市各阶层的流动性结构分析

对城市各阶层的流动性分析,以向上流动概率值、向下流动概率值、不流动概率值及向上流动概率/向下流动概率(比值)几个指标进行分析。

图1 向上流动概率趋势图④

如图1,次高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概率是递增的,中等收入阶层也基本上是递增的,而次低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却是下降的。

图2 向下流动概率趋势图

如图2,次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向下流动概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中等收入阶层趋势更明显,而高收入阶层该概率整体是递减的。

图3 不流动⑤概率趋势图

如图3,次低收入阶层的不流动概率呈明显递增的趋势,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整体上也是递增的趋势,但2009-2011年间,该概率有所下降。这三个阶层均有两个及以上的阶段不流动概率达到50%。中等收入阶层不流动性表现出大幅增加到大幅减小再到缓慢减小的趋势,其在2004-2006年不流动性概率最高,达到51.9%。

图4 向上流动概率/向下流动概率趋势图

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因分别没有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故只有中间三个阶层的上下流动比值。如图4,次高收入阶层的该比值呈一种上升的趋势,在2009-2011年这一期间达到1.9231,向上流动概率基本上是向下流动的两倍,该阶层具有更强的向上流动性。中等收入阶层和次低收入阶层整体呈递减的趋势,即向下流动概率逐渐增大超过向上流动概率。

总之,低收入阶层、次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流动状态基本固化,中等收入阶层收入流动有恶化的迹象,次高收入阶层改善收入地位的可能性较大。

3、农村各阶层的流动性结构分析

对农村各阶层的流动性,同样以向上流动概率值、向下流动概率值、不流动概率值及向上流动概率/向下流动概率(比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图5 向上流动概率趋势图

如图5,中间三个阶层的向上流动概率都呈一种递减的趋势,1、2变化较平缓,3变化幅度稍大,4呈一种平缓的上升趋势。

图6 向下流动概率趋势图

如图6,阶层2和3的向下流动概率呈平缓的上升趋势,4和5呈稍陡的下降趋势。

图7 不流动比率趋势图

如图7,阶层1和2的不流动概率呈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长此下去,该阶层就会越来越难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陷入贫困陷阱,呈现出难以跨越的固化阶层流动特征。5和4整体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即较高收入阶层在试图维持自己的地位。

图8 向上流动概率/向下流动概率趋势图

图8,对于阶层4,该阶层的上下流动比值基本大于1,向上流动性显然要大于向下流动性,故该阶层的群体在试图维持自己收入地位的稳定,如果能保持这样的趋势,该阶层会较容易改善其收入地位;对于阶层3,整个期间,向上流动性逐渐弱于向下流动性,流动性有恶化的趋势;对于阶层2,上下流动比保持在0.8-1之间,向下流动概率更大。

可见,农村的流动情况不如城市乐观。对于最低收入阶层和最高收入阶层,二者均表现出明显的不流动或者说内部流动状态,中等收入阶层和次低收入阶层向下流动性明显,不利于收入地位的改善,只有次高收入阶层向上流动持续显著高于向下流动,更容易改变本身收入地位跻身高收入阶层。

综观全国数据,阶层间的收入流动性在减小,收入流动更多的发生在各阶层内部,使得各阶层间出现“分化”流动性,这是流动性的固化状态之一。其次发生在阶层间的流动性,农村中等收入阶层与次低收入阶层却更容易发生向下的流动性,这是一种流动性在方向上表现出的固化现象。流动性阶层固化会使收入流动性过小,长此下去会造成各个阶层地位的“世袭”复制,对偏低收入阶层尤其不利。

三、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分析

对影响收入流动性的因素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劳动经济学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Schultz 和Becher等认为,个人之间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Nee[11](1989)等认为在市场转轨过程中,随着市场不断完善,人力资本的影响将不断上升而超过政治资本⑥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大小,一般以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其次,户籍制度问题一直制约、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致使农村人收入来源有限且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再次,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工作单位的性质不同也会对个人收入获得有极大的影响,如运动员、演员等一般会有不菲的收入水平,在国企和外企也会因福利待遇较好而收入比较可观。最后,从理论上讲,初始收入越多,收入增长率会因基数较大从而相对越小。以上各种因素的差异归根结底会影响到居民获取收入机会的公平性,缺乏公平,人们就很难改变自身状况,收入得不到有效流动,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收入流动阶层固化,不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于面板数据,借鉴范力[12](2010)研究中国居民个人收入流动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并结合Galton在19世纪提出的简单分析框架,将模型设定为:

GR=βYit-1+a1Eduit+a2Mpit+a3Wpit+

∑aix+∑aix+εit

GR表示居民的个人收入增长率,由于随着时间变化,相同样本的年龄会发生变化,且考察期长短不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会不一样,故选取2000-2004年和2009-2011年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以收入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可以从收入流动的绝对变化来灵敏地探讨影响收入流动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即只要个人收入发生变化而不管有没有跨阶层改变收入地位均能反映相关因素的作用。该值若为正,则居民收入有绝对的增加,且数值越大改善现有收入地位的可能性越大;若该值为负,则居民的收入境况有所恶化,且负值越大居民收入向下流动使其变为更低阶层的可能性越大。β表示对上期收入的依赖程度,其值越大则依赖程度越高。Edu表示个人最高受教育程度,Mp表示居民的主要职业,Wp表示工作单位类型。鉴于模型的需要,选取0.1、0.25、0.5、0.75及0.9五个有代表性(刘生龙[13],2008)的分位点代表从低到高的五个收入阶层进行分析。

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公式为:

其中xi和βτ都是k×1的行向量,xi=(1,xi1,xi2…,xik-1),βτ表示对应于被解释变量第τ分位的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τ∈(0,1)为分位点。

表2 2000-2004年总体分位点回归结果

注:被解释变量是5年收入增长率,括号中的数值是标准误,系数后面标有星号的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

(一)2000-2004年总体分位点回归结果分析

对基期收入,由表2可知,低收入者基期收入与收入增长率显著成正比,说明保障低收入者的初始收入可促进其收入的增长;其他阶层基期收入与收入增长率呈反比,即基期收入越高收入增长越慢,按理这会缩小收入差距,但收入变化率还会受其他因素影响。

对于职业,模型以高级专业技术工作者为参照描述其他职业对收入增长率的影响,职业为行政管理者和服务业人员的中低收入阶层、一般办公人员的中高收入阶层及农民的较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远不及参照系相应阶层收入的增长情况乐观。

对工作单位,模型以政府机关为参照,在国有单位工作及企业工作的低收入阶层相比参照系收入有显著增长。在家庭承包农业、私企和三资企业工作的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相比参照系的相同阶层收入同样有较好的增长,但高收入阶层的涨幅远大于低收入阶层。显然,这与同一工作单位中的职位不同有关。

对于最高受教育程度,模型以小学毕业为参照。由表2可知,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只能使低收入阶层收入小幅增长,大学及以上的学历可促进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大幅增加,学历越高,收入增加越明显。

表3 2009-2011年总体分位点回归结果

注:被解释变量是2009-2011年3年时长的收入增长率,回归结果后的星号表示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显著的,括号中的数表示相应的标准误。

(二)2009-2011年总体分位点回归结果分析

关于基期收入,与前一阶段不同的是,除了最低收入阶层,最高收入阶层的基期收入也与收入增长率成正比,这大概是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使低收入者极小的收入增加都会导致一个较大的收入增长,2011年全国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17.15%,贫困地区该比重更高⑦。而高收入者因资本雄厚,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多,理财方法较为成熟,故可获得高额投资回报而使收入进一步增加。这从侧面反映了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关于主要职业,低收入阶层和次低收入阶层的办公室一般工作人员,显著促进收入分别增长了185.1%和147.6%,这与国家2011年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有很大关系,起征点提高使更多低收入者的收入状况得到改善。属次高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演员,相比参照系相同阶层其收入增长是显著的。

关于工作单位在国企工作的各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均有明显增长,且中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是显著的,这与国企的福利待遇及完善的保障分不开。在私企工作的中上收入阶层的收入相比参照系均有一定增长,这应该是该类企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导致的。在三资企业工作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有显著增长,由于含外资的企业具有开放性等优势其经营绩效一般较好,员工福利一般也会较好,所以该类企业的员工收入状况会较好。

关于最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只能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小幅度增长,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即大学以上的学历可以促进较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有积极的增长。

(三)农村与城市分位点回归结果分析

区分农村与城市是为了反映户籍制度的影响。根据2000-2004年及2009-2011年两阶段数据对城市与农村分别进行回归,得出以下结论:基期收入高的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可以更好的促进收入增长,低收入阶层的农村人口收入增长困难;对于国企和三资企业,城市人口收入增长情况更加可观;教育程度绝对的影响了居民的收入状况,相比农村人口,位于同样收入阶层的城市人口其受教育程度对收入的影响更大,且受教育程度越高,促进收入增加的幅度越大,对于农村人口,特别是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对提高收入的作用大于城市人口,但城市人口整体收入状况要好于农村人口。

综合以上两阶段的分析,发现高收入阶层因基期收入高而可以较好的促进收入增长,低收入阶层虽然也有收入增长,但增长幅度极小,他们收入的增加更多的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支付;中低收入阶层的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且收入变化极不稳定。中高收入阶层的运动员、演员等有极为可观的收入增长;国企和含外资的企业其员工收入状况普遍较好;高学历能够促进各收入阶层更大幅度的收入增长;户籍更多的是通过受教育程度影响收入情况。

四、改善收入流动性的建议

鉴于我国居民现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和不合理的收入流动性,阶层固化趋势明显,这种固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度安排导致权位固化,从而阻塞收入流动。因此要更多的从制度上寻求其根本原因,找到能使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有根本改善——特别是使贫困者摆脱贫困陷阱、使最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向下流向中低收入阶层的办法,同时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优化流动性结构[14]。

(一)落实扶贫制度,努力提高广大低收入者的基础收入

要改变低收入者的持续贫困现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增加公共支出,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对该群体在教育、养老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精准扶贫。正如习主席在“十三五”规划中所强调的,扶贫工作要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大功夫。以此帮助低收入者跳出贫困“陷阱”,为其构筑增收平台,促进该阶层收入的向上流动。

(二)取消户籍制度,让城乡居民同步增收

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主要限制的城市与农村的各种不平衡现状,剥离依附于户籍的特有利益,改革阻碍城乡居民收入、职业和社会地位自由流动的体制与机制障碍,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鼓励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取消户籍制度,实质是为了让农村居民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特别要做到关乎起点公平的教育公平,尽量实现大部分低收入阶层平等竞争和获取职业自由的机会,从而大大促进收入流动。

(三)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消除行业待遇差别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破权位固化,防止权力与垄断等因素介入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领域,消除行业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机会公平。另外现阶段尤其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的收益,让中低收入阶层农民长效增收,大力增强收入流动。

(四)改革教育制度,做到起点公平

教育是改善收入流动性最有效的因素之一。做到教育公平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育立法,确保教育的公正性和公益性。二是平衡城与乡之间、各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三是要有完善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作为保障,同时将教育资源尽可能的向弱势阶层倾斜。由此让每个有能力又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可以不再因经济、种族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同等同质的教育,让每个人可以通过教育获得人力资本而改变自身地位,以此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收入流动性。

【注释】

① 权衡.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9-10。

② 转换矩阵计算方法借鉴于王朝明(2008)对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③ 数据来源:由转换矩阵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限于篇幅矩阵未列出。

④ 此图是根据整理的转换矩阵数据所得,限于篇幅,矩阵数据没有展示,下同。

⑤ 绝对的不流动是不太可能的,这里我们把它看成是阶层内部流动性,下同。

⑥ 政治资本是指政党和政权所提供的身份“权力”资源以及由此而来的威慑力、影响力,实证研究中一般采用党员、干部职位、前干部身份作为替代指标。社会学家一般视为社会资本,而经济学家一般视为政治资本。

⑦ 数据及判断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Prais S. Measuring social mobility[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General), 1955,(44): 56-66.

[2]Schumpeter. 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M].Cleveland :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55.124-134.

[3]Freidmen,M. Capitalism and Freedom[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171-172.

[4] Kopczuk. Top inco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3): 402-411.

[5] Piketty T,Saez E. The evolution of top incomes: a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6,(1):1-16.

[6]Hertz.Understanding Mobility in America[J].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working paper,2006,(2):1-44.

[7] Woolard I, Klasen S. Determinants of income mobility and household poverty dynamics in South Afric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5, (5):865-897.

[8] 王海港.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5,(01):56-66.

[9]尹恒,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6,(10):30-43.

[10]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 经济研究,2007,(08):43-57.

[11]Nee V.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J].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1989,(5):663-681.

[12]范力,丁宁.中国居民个人收入流动性——计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6):177-185.

[13] 刘生龙. 教育和经验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审查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4):75-85.

[14] 周清.中国居民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及其分解——基于CGSS2008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3):52-57.

(编辑:余华;校对:蔡玲)

Analysis on Class Curing of Income Flow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HEN Chi-pingHONG Tao

(BusinessSchoolof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Hunan411105)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for 37years, economy has continued to growth with a rapid pace in China, even as growth has began to slow down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of residents is still, and more worse the income flows gradually solidified within the class of all levels, the little income mobility between classes, especially the lower-income class to upward mobility and changing its income status is hard. This paper selects data from 2000 to 2011of CHNS, found on the whole, income mobility is gradually reduce; from the flow structur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the lowest income groups, low-income groups and the highest earners of city are nearly curing of income flow; minimum income levels and the highest income groups of rural showed obvious inside flow state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ituation, to carry out 18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development, sharing" concept of development, realiz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well-off societ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such as allocation education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balanced, cance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ctively create a fair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income flow rationally.

Key words:income mobility; class curing;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institutional factors

DOI:10.16546/j.cnki.cn43-1510/f.2016.02.008

·收稿日期:2016-01-0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2&ZD049)、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初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3ZDB14)

作者简介:陈赤平(1969-),男,湖南桑植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女子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企业契约理论与现代公司治理、产业组织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7;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61(2016)02-00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