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刚
教育机会的扩张是为社会弱势家庭的子女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降低了社会不平等,还是更有利于优势阶层家庭,扩大了社会不平等?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跳跃式、大幅度扩招,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中,其内部的分化也不断加速,伴随着这种分化,结果反而使高等教育变得更加精英化,学生来源的多样性不断下降。中国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和强化阶级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本文根据自2009年以来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大规模追踪调查,分析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如何在一个高度分化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获得不同层次/质量的教育机会,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对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非常显著,这同时也印证了跨国研究的结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一直都是双面的,对于较低阶层家庭的孩子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优势家庭也通过高等教育维持和传递其优势地位,从而使教育成为代际再生产的工具,教育的扩张并无法改变这种不平等。甚至在中国现行的以考试主导的教育体制下,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而高等教育内的社会分层可以视为中学时代优质教育资源积累传递的结果,重点/非重点中学的划分已经完成了对学生能力的筛选和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此背景之下,教育机会不平等在最大限度上被维持,也就是说只有当优势群体入学情况接近饱和水平时,教育扩张才有可能增加弱势群体的入学机会,这也印证了社会舆论对“寒门难出贵子”、社会阶层固化等现实问题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