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杨海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产业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原有的低端加工业正在慢慢的被改造成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全国产业升级的大潮正呼唤着更多的关于眼液升级的理论研究。技术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标准的变动也是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从标准、产业链和产业升级三者的关系出发,探讨标准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与模式。
关键词:标准;产业升级;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前言
产业升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技术标准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对动力,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不同的产业在标准推动下的产业升级中展现出来了不一样的升级模式,我们将依次从下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上游产业的推动模式进行探讨。
一、标准、产业链和产业升级的相关概念
(一)标准
所谓标准指的是行业内共同遵守的规范,这种规范一般由行业共同协商制定,代表了一种妥协之下的最佳秩序,经过公认机构批准之后,在行业内产生约束性。如果行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方在标准上各行其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行业所有厂商都增加了成本,因为所有的产品和设备都需要满足多个不同的标准的需求。
(二)产业链
一般认为,产业链是在产业内部形成的分工关系和供需关系的生态图谱。产业链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游产业的供需关系链,一种是平型产业的协作关系链。供需关系链比如石化工业,原油开采、成品油加工、石化产品构成了一个工序产业链。中间的成品油加工既是原油开采的下游产业,也是石化产品的尚有产业,那么它就是两者之间的中游产业。
(三)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有三个方面,第一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升级,二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升级,三是行业内部的结构升级。本文的产业升级可以大致理解为在某种环境下把以低附加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升级为以高附加值为核心的产业链条,让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增长。
二、标准在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标准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作用,但是毫无疑问产生的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在工业化时代,统一标准让所有的产品按照一个规格生产,这样不同厂家的产品就可以实现互通,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和消费者的消费成本,然后形成了行业垄断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在信息化社会,标准更是能够起到技术垄断的作用,一个标准的确定往往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标准是国家继续保持对生产的基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轨发展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维护着生产的运转。对行业来说,标准能够促进产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标准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存的重要依靠。
三、标准驱动产业升级的模式
标准之争是行业领导权的争夺,谁有了行业领导权,谁就能够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标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标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让它具备了推动产业升级的能力。一个上游产业使用了新的标准将迫使中下游企业也进行相关的标准调整。由于上、中、下游企业在供需关系上存在着互动,又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形成不同的产业升级模式。上游产业形成了间接拉动作用,中有产业形成了驱动作用,下游产业产生了间接推动作用[2]。
四、上游产业的带动模式
上游产业是整个产业链的开端,给中游产业的供给工具、设备、零件、原料等。上游产业确定了生产标准可以让中游产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原料标准,带动产业发展。但是就整个产业链条来说,上游产业的标准制定总的来说还是起到了带动的作用,我们将之称为拉动模式。比如说为了应对服装企业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对羊绒生产行业进行标准的制定,然服装产业的产品质量也有了保证。
五、中游产业的驱动模式
中游产业承接上游产业提供的各种原材料和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相比于上游产业,中游产业的标准制定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更为深远。向上可以影响上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向下可以影响下游产业的发展道路,所以中游产业的标准制定时主导型的驱动模式。这种驱动模式同时包含了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驱动是产品标准的出台导致的产业升级,解决驱动是配套标准的出台导致的产业升级。
六、下游产业的推动模式
一般来说,下游产业直接面向消费者,负责深度加工和最终制造上游产业和中游产业生产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下游产业制定标准可以更加主动的推进产业转型,不仅下游产业、上游产业和中游产业也将因为下游产业需求的变化了产生升级的动力。下游产业的标准驱动模式是推动模式。如果出台了对于成品的要求,那么不满足于成品制造的原材料必然滞销,中游产业和上游产业必然做出响应的调整[3]。
七、标准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
(一)应从产业链的整体角度考虑标准驱动产业升级
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企业之间有着严重的依存关系,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链条离开了另外两个都无法生存,所以标准的变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进行标准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其他两个产业的影响,更加慎重的处理标准变动带来的问题。前瞻性和目的性是标准制定的两个重要标准,制定标准要更加长远的看到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产生的后果,同时对标准修订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让标准制定在存进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4]。
(二)应辨证看待标准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标准在产业升级中不只有正面左右,还有一些负面作用,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标准被制定出来以后,消费中一般会按照习惯选择产品,对于新产品未必买账。第二,制定标准的企业实际上提高了后来者进入行业的门槛,影响了市场竞争。第三,标准也必须时刻升级,才能保持与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相协调。
八、结论
产业升级是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标准的制定时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标注的概念和定义,对标准作用于上、中、下游产业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D].浙江大学,2014.
[2]张春博,丁堃,曲昭,刘则渊.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创新驱动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9:152-160.
[3]范志杰.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4]丁娟.基于旅游产业驱动的黄山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及机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吴 彤(1966-),男,汉族,山西万荣人,硕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杨海飞(1972-),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基金:2014年茂名市科技立项项目,促进茂名产业升级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