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丹培拉绘画艺术的再解读

2016-06-17 01:11张利平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画家绘画创作

当代绘画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家们对绘画最本质的追求正在逐步加深。世界各国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丹培拉绘画这一艺术门类自身所具备的艺术魅力,并不断挖掘和探究丹培拉绘画的各种使用方法。随着历史的进步,艺术家们对绘画创作所需的材料也在不断改变着。各方面原因都在促使着艺术家们为得到更新颖的,更独特的绘画形式而走出家门,放眼世界,不断探究艺术领域内新的绘画材料和表现形式。

丹培拉绘画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曾经一度被人们遗忘,现在每当人们观赏于世界各大美术馆时,无不为丹培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无论在任何时期,艺术家们在使用丹配拉进行创作时,全部都是依靠它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在画面中表达画家创作时的情感与思想。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丹培拉绘画在现实生活与生产中的运用,丰富了绘画语言形式的同时也呈现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绘画作品。本文就丹培拉绘画的起源与代表画家及其作品的解读来重新审视这一古典的艺术门类。

1.丹培拉绘画概述

(1)丹培拉的定义

“丹培拉”是英语Tempera的音译,通常又被称为“蛋彩画”,这一词汇起源于古意大利语,指的是“调和”“搅拌”。而丹培拉作为欧洲最悠久的画种真正起源是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当下,丹培拉是作为一种调和剂而被大家广为熟悉,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可以使用鸡蛋黄和牛奶这一天然乳浊液,还可以扩大范围延伸至其他材料。例如,用亚麻仁油和蜂蜡、树脂等材料配制而成的人工乳液进行创作。

(2)丹培拉的绘画材料与技法

丹培拉绘画作为一种混合画法,与水彩和油画等其他画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丹培拉在材料方面就与其他画种存在差异。丹培拉是一种含有水和油的混合乳浊液,这种乳浊液在人的肉眼看来是不透明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仅有天然乳浊液还有人造乳浊液,例如,无花果树的汁液及鸡蛋黄等等。利用这些乳液来作画,是因为这类乳液中的水和油在空气中通常保持着混合分散状态,在这种乳液成分较为安定的状态下作起画来相对容易上手。创作时,随着乳液里大量水分的不断挥发,绘画材料的干燥速度也加快了,材料中的油分子与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在画面表层形成了一层坚硬的保护膜,防止绘画材料脱落。丹培拉绘画材料的干燥过程是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同时起作用的结果。正是丹培拉绘画材料速干这一优点,创作者在绘画中途落笔后,不用等的太久,只需几秒钟,画面的颜色就会变的干燥。这一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画家绘画所需的时间,使得这类绘画形式更加适用于多层次的反复罩染、深入刻画与精细描绘。如若作品保存的过程较为完善,那么许多年后作品的画面效果还会如最初那般富有光泽。

当然,并非所有的绘画材料都是完美的。丹培拉绘画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鸡蛋调配的乳液干燥之后会变得非常脆弱,画面容易发生龟裂,如果颜色涂抹的过于厚重也容易发生脱落现象。其次,丹培拉在绘画过程中,由于乳液中水的挥发较快,使颜色之间的衔接变得较为困难,颜色彼此之间难以融合,色彩过渡会显得很生硬。而等到水分全部挥发,绘画的面积也会跟着缩小,使整个作品看起来缺少空间感和立体感。最重要的是,丹培拉対画板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作画的画板底子打磨的一定要十分光滑,最白、最硬含油量最少的画板底子用来绘画是最合适的,在白色的底子上面创作可以使每种颜色发挥最大的亮度和光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但制作画板底子的过程又相当麻烦,既费时又费力。历史上现存的大部分丹培拉绘画作品发霉,就是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下,作品没有用透明漆上光而产生的霉变现象。丹培拉作品在完成后必须要用上光油涂抹于作品表层,使颜料与空气完全隔绝,以起到保护作用。

2.丹培拉绘画的发展

(1)丹培拉绘画产生的背景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丹培拉绘画的材料就已出现。在这期间又经历了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一直延伸至15世纪。它完善成熟的时间长达1000年,可以说是奠定了欧洲基督教文明的基础。

中世纪艺术的主要绘画形式是丹培拉圣像画。虽然丹培拉绘画材料的真正起源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但那个时期绘制的丹培拉壁画基本上已不复存在。因此丹培拉绘画材料与技法的传入和后来的发展都是在中世纪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来的。在中世纪基督教环境下,丹培拉绘画材料的所有方面都被深入挖掘,画家对材料性能的熟悉和了解也使得丹培拉这一艺术形式在那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到十五世纪已达到顶峰。十五世纪是人们开始倡导人人平等,自由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和文学领域,丹培拉绘画也借助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宗教观念与人性自由在画面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对十五世纪艺术领域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占据上风,对艺术作品的创作理念由最开始的注重描绘宗教环境转变为后来的深入刻画贫苦人民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那时的一些画家开始摒弃传统的宗教题材,开始以一种贴近人民生活和劳动场景的绘画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使日后的绘画创作中更多的显现出世俗生活场景。后来,欧洲画坛的艺术表现手法由崇尚写实过渡到再现客观真实,而丹培拉这一艺术形式的局限性不利于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日后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在十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个叫威尼斯的画派,创始人为乔凡尼·贝利尼。贝利尼早期的创作中几乎全部使用了丹培拉绘画材料和技法,在他《牧场中的圣母》一画中,色彩的完美处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幅丹培拉作品中,坐在草地上的圣母面容慈祥,神态端庄,画家用了纯度很高的红和蓝色调来对圣母的衣着进行刻画和处理,这一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圣母的神圣气质与庄重典雅。由于使用了丹培拉技法中的层层罩染法,整幅画面看起来更具通透感和纵深感,给人以身临其境般真实。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他那扎实的绘画技法把幼年耶稣的皮肤刻画的如阳光照射般圣洁,侧面烘托出了一种视觉灰的效果。这是用其他颜料绘画所无法呈现的。

欧洲中世纪,除乔托画派外,还存在一个叫锡耶拿画派的团体。他们的丹培拉绘画创作里融入了较强烈和明显的拜占庭绘画形式,颜色绚丽夺目,装饰性极强。十五到十六世纪的弗洛伦萨可谓是百花齐放,相继出现了大批优秀画家, 如桑德罗·波提切利、利比、弗郎西斯卡、曼特尼亚等都是当时丹培拉绘画的杰出画家。其中最著名的要属桑德罗·波提切利,丹培拉作品《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他的成名作,也是最能体现出他的绘画风格的创作。在波提切利的带领下,中世纪欧洲的丹培拉绘画被发挥到了极致。这位大师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一批色彩明丽灿烂,线条轻灵流畅的丹培拉作品,也留给了后人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丹培拉绘画材料及创作方法。

到了二十世纪,继承并发展了丹培拉绘画技法的是来自法国的画家巴尔蒂斯,他对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们十分崇拜,年幼时相继临摹了马萨乔和弗朗西斯卡等众多画家的壁画。从他个人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受前人绘画的影响很深。他继承弗朗西斯卡逼真的刻画事物的艺术理念,在其日常生活的环境中仔细观察所要表现的对象,发掘其内在的最本质的东西,刻画对象秉持着以形传神的理念。

到了现代,提到丹培拉绘画的代表画家,必然会使人联想到来自美国的安德鲁·怀斯。这位一生默默无闻,潜心钻研丹培拉绘画多年的大师,在他的努力下,丹培拉这一画种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重新被搬上了历史舞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愈多的关注。怀斯用细腻而精炼的写实主义手法对自然界的一切进行描绘。正是他那扎实的造型基础,照片写实般的画面,使他的创作都具备超写实风格。怀斯的艺术启发了之后出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照片写实主义绘画。当人们仔细观赏怀斯的丹培拉作品时,会发现画面里始终流露着既优美又略带悲伤的影子,使他的作品色彩语言凝重而富有深刻的内涵。作为现代画家,怀斯将丹培拉绘画语言的多重性优点不断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在他的一幅丹培拉作品《夜眠》中,画家把几个相间的方形窗户放在画面突出的位置,每个窗户中又插入了房屋,动物和山坡,使画面中每一部分既独立又完整。丹配拉绘画语言含蓄而有内涵,画面呈现的效果极其丰富,引人遐想。作品构图与所描绘的场景结合在一起,使整幅作品包含了深刻的现实精神。体现了画家在最简单、平凡的生活中表现出的宁静而又易于被感知的作品形象的绘画观念。

每一件丹培拉绘画作品的面世,都包含着画家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对应每一位画家的绘画理念与精神世界,每件作品都具有其他任何人不可模拟的独特性。画家在进行画面的构思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思路,每件作品的艺术风格在融入了画家情感表达后是如此的独特而显得有魅力。洛佩斯曾说过,“毫无疑问,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因此,不管语言形式和风格有多大区别,都有存在和被选择的自由”。

3.丹培拉绘画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欧洲绘画艺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绘画方式和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生活需要。转而艺术家们开始寻求新鲜的更能体现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表达的罕见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来进行创作。传统的绘画格局已趋向瓦解,大众艺术审美观念发生改变,被世人遗忘多年的丹培拉绘画又再次呈现出来。艺术家们开始探索它的奥秘,它的艺术价值再次被肯定。

作为现当代绘画的一部分,丹培拉绘画旨在追求艺术语言的形式美和和绘画本身的概括性与抽象性,强调个人价值的特殊性的同时肯定绘画语言表现形式的复杂性。由于丹培拉绘画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以及绘画技法的独特性使现当代的艺术家们更多的愿意选择它来表现各种人和物。为传统画法不断改进直至转变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无限遐想与可能,丹培垃绘画的题材取向也更为多元化。

当代画家中也有为数不少的丹培拉追随者,如伯恩·琼斯、克里姆特、洛佩斯,以及前文提到的巴尔蒂斯和怀斯等等。他们在创作思想方面保持自己独有的见解和观念。在视觉语言上,与传统丹培拉绘画相比,当下的绘画所呈现出的内容和思想更加贴合人的主观感觉,绘画跟随感觉走,绘画方式和表现技法更为主观和自由化。使用丹培拉进行创作,主要是考虑到丹培拉绘画材料的独特性,并以此为契机将丹培拉绘画视觉语言注入到当代艺术领域里。

丹培拉技法真正意义上传入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艺术家们在不断摸索中创作了大批寓意深厚的丹培拉作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画坛会不断涌现出更多、更加优秀的丹培拉艺术作品,那时,离欧洲最古老的传统绘画植根于中国大地已不再遥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张利平(1991-),女,汉族,籍贯:河南洛阳人,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绘画。

猜你喜欢
画家绘画创作
酷炫小画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