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波
设计、产品和文化是三个复杂的系统,并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关系,这些关系又是怎样来体现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会促进我们设计的发展。本文站在一个设计教育者的角度,提出文化是设计与产品的基础、产品是文化与设计的载体、设计是文化与产品沟通的桥梁这样几组关系,来探讨产品设计的文化意义。
弗洛伊德说:“人类文化——我所说的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由弗洛伊德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文化,即是人类长久的历史中,所有为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即人类生活的一切。梁启超曾提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现代著名学者庞朴根据多年的研究,认为文化概念的内涵应该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把握。文化的物质层面,是可看、可触摸、可体验的,是最表层的;而审美、价值、道德、宗教、思维等等,属于最深层的,是心理层面的;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种种理论体系的支撑,是属于制度层面的。国外对文化含义的普遍理解为:文化是人类生活中外显和内隐生活样式的设计所反映出来的,是在后天的历史文明进程当中形成的。在这一概念中,外显的(Explicit)应当是生活中的一种动作或者行为,而所谓内隐的(Implicit)指的是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思想意识等内容。通过对中外学者理解的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生存而设计、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它们传承、沿袭着文化内在和外在的相关意义,同时也反映着当时的人们社会情况、生活需要、技术与生产方式、思想与观念的改善等等。正如同外国学者产品语意学定义的那样,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征,并且归纳、总结其中的知识原理,又能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之上,这是产品语意学的概念。这一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化、设计与产品的关系。
产品与设计之基础——文化
文化具有多样性的本质,文化的特质包含了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两种:所谓物质的,指的是具体的、人为的、实实在在的、可触摸感受体验的人工制品;所谓非物质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行为观念、价值取向及各种抽象事物。设计师只要能够从中汲取一部分特质,经过转化或者提升或者其他处理方式,把一种文化的特色表现出来,就能唤起使用者自身的共识。此外,设计师也可以从形态、材质、思想意识等方面着手,穿越时空隧道,把在传统中汲取的营养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享受设计物在视觉上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设计物操作的便利性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那么,产品与设计,怎样反映其所处的文化语境呢?人类要进行认知,则必需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完成,也就是说,在认知模式中,“感觉”的部分是人们在面对一件产品时,分辨它是否具备文化风格,是否可以传递文化信息。这一过程属于知觉判定,将该产品信息与人们的记忆系统的文化经验相对比。在记忆领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是符号(Sign)。在符号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设计师通过产品的造型、色彩等向使用者做单向的传递,其所欲表达的内容可能无法直接为人接收,而必须依赖转换成象征意义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因此在此过程中,文化是产品与设计的基础,文化反映着产品与设计的思想。
设计与文化的载体——产品
设计物——产品——文化的载体,文化本身是一个具备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概念,因此作为文化载体的产品也具有了时空性概念。产品必定受到处于该文化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科技发展等的影响。同时,作为设计与文化载体的产品,拥有其独特的象征性。
1.产品造型即形态的象征性
产品的形态,反映着产品所处时代和所处地域的人们的审美意识。一件产品的造型,往往会存在有机形态或无机形态或者几种不同形态的叠加,并且除了设计物机体本身的造型形态外,还有其附属零部件的形态,都可能会因时、因地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中,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在自然中吸收营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倡导自然风格崇尚自然的理念。同样是崇尚自然,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更多的是追求感性和异文化图案,运用有机形态,而20世纪初的装饰艺术运动则由于工业文化的兴起更加注重机械美,用比较机械的、几何的、纯粹的装饰线条来表现自然美,比方说用辐射的线条表现阳光、用放射的线条表现喷泉等等。
2.产品材料及其质感的象征性
材料是物质的,并且种类繁多,仅大类的分类方式就有五种之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多新材料参与到产品制造中来,产品材料更是包罗万千,其价值往往会根据存量的多少和质量的好坏而确定。如贵金属金(Au)和铂(Pa),一般而言,我们知道黄金首饰非常贵重,由于铂金在地壳中的含量更低,而使得铂金首饰价值更高。再如钻石,其价值会根据其质量(颜色、净度、重量、切工)的好坏而定。此外,不同地域、时间、民族、文化背景下,同一材料也会赋予产品不同的文化象征内涵。
3.产品色彩及其心理的象征性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给人首要印象的,就是色彩,色彩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并给人以视觉印象,色彩的搭配直接影响着平面作品的效果。在产品设计中,色彩的作用亦然。色彩所拥有的象征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产生迥异的心理印象。比如同样是黄色,在东方尤其是中国古代表示着权势、尊贵,而在基督教文化的西方则象征着背叛、耻辱。再如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有常称为桃花色,象征着女性,目前东阿阿胶旗下品牌桃花姬阿胶糕,让人看名字就可以了解到主要是女性休闲食品。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华、极致和上流社会,如短语“the pink of perfection”译为“十全十美的人或物”,“pink tea”译为“上流社交活动”。
4.产品所处社会制度的象征性
在古代社会,产品的形制遵循当时的社会制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观念。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再如中国古代重要礼器“玉琮”,形制为内圆外方,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以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玉琮的形制即是天地贯通的象征。在现代社会,由于各地制度、法规不同,产品的造型、尺寸也会有适当的修正。
文化与产品沟通的桥梁——设计
设计的概念有很多,本文中提到的设计,首先是一个过程,是把抽象的理念转换成具象的实体的过程,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相互沟通的角色,对产品的材料、结构、制造及使用状态的认识,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将心目中想象的抽象的产品予以具体化、形象化。产品是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沟通的纽带,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能否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并且达到协调融合,需要看设计师设计的产品能否对产品的使用者产生意义,也就是能否产生从认知到操作层面或心理上的认同,是否能唤起使用者对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记忆而定。当今科学技术与设计语言间缺乏协调性的现象,在现代设计思潮中有一个特定的概念称之为“新原始”(Neo-primitive),即设计师从本身的文化中去寻找原创的设计灵感,该设计师、企业、地域特有的语言与符号充斥在他们的作品之中,这样给予设计的内涵与精神带来较大的自由与空间,但是可能对于产品的使用者而言,则无法理解或者接受他们的设计。
结论
我们常说,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设计往往是“无本之木”,因此足见文化是产品和设计的基础。产品是设计与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影响着设计,进而也就形成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的设计师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之间能否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和对话,关键在于设计符号的应用,因此可以理解为设计即是文化与产品之间沟通的桥梁。意大利有位设计大师曾说过,保护传统并非是单纯的重复传统。现代设计的发展,对于文化所考虑的还不够多,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合理的借鉴和恰当的应用,并且能够比较优秀的则更少见。我们清楚了设计、文化、产品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就可以在以后的设计实践当中注重对于设计师文化修养的培养和提高,使设计师真正把自己的文化学识应用到设计创作当中去,创作出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中国特色的产品。这是当前国内的设计教育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