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大辞典》认为“趣”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因人们新的审美经验和审美追求而获得独立发展。包装设计中的“趣味”亦是如此。本文以饮品的包装设计为例,浅谈了包装设计的趣味性追求。
浅谈包装维度
原始人用树叶盛溪水饮用,可以被看做是包装的原始形态。这是包装设计的第一个维度:储存。早期的包装简陋,多数是用纸树叶等简单包裹,以此对产品进行基础的保护。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包装上开始出现更多信息:品名、厂家、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方式等。这是包装设计的第二个维度:传递信息。
20世纪初,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奉行“少即多”的原则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大行其道。但是,二战以后人们对那些过于理性、冷漠的设计失去了兴趣,开始追求个性的表达。在包装设计上也是如此。消费者要求在购买商品时除了获得产品,更需要产生共鸣,寻得肯定和归属感,产品的个性代表了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并区别了消费者。这时出现了包装设计的第三个维度:个性表达。产品的个性最先体现在包装上,就如同一个人的个性最先体现在他的穿衣风格上。今天,包装不再只是一张包裹产品的纸,还具有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的功能。因为包装决定了第一印象,所以美好的包装更能吸引消费者购买。所谓“美好”的包装,是除了“美”的形式之外,还有“好”的存在与体现。这个“好”就是包装设计的第四个维度:趣味。
趣味性的导向
包装作为一种兼具功能和审美的物质形态,在设计中,它既表现为设计师个人的审美理念,企业的内涵,又表现为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不仅仅是形式内容上的,还有功能意义上的,比如使用产品的习惯等等。所以现代包装设计是“设计师一设计作品一消费者”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消费群体的审美理念。而大众的审美需求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二是社会发展。即过去的习惯与当下的新鲜。“过去的习惯”和整个国家民族的文明背景息息相关,例如中国人的审美理念从太极八卦到今天提倡的和谐社会,都在追求“和”,平衡。内容上也多是以传递美好、吉祥的内容为主。而“当下的新鲜”则受每一个时期的社会审美理念影响,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类意识的发展,人们认识更多,则需求更多。打破传统、标新立异成为追求,环肥燕瘦就是时代审美理念变化的最好体现。因此,不管是大众消费者还是品牌的目标消费者,他们的审美理念对产品趣味性的表现都具有导向作用,了解他们的审美理念有助于设计更好的交流。
产品从开发到销售的过程,是从市场中来又回到市场中去的过程。在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然后以市场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为基础进行设计,最终投入市场。市场中不仅有消费者,还有竞争对手,以及品牌本身,占领市场需要横向与纵向的双重突破。
趣味性的表现手段
材料是包装设计的基础,对设计师来说,材料是有表情的。材料能表现设计师和产品的个性,不同质感的材料更是能在触觉上进一步传递产品的内在语言。现在对包装材料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只要能满足包装的基本要求以及成本控制,多数材料都能够作为包装的材料使用。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影响最深远的当属环境问题,设计师在选择包装材料时,除了考虑美感与质感之外还要考虑包装的可降解性,回收利用等环境因素。比如日本一家矿泉水公司,就用报纸做为矿泉水包装。报纸在当代生活的地位虽然大不如前,但是每天的基数产量依然很大,设计师将两个生活日用品结合在一起,饮水的同时获取今日新闻。在满足趣味性的同时,表现了环保意识。除此之外,天然材料或者仿生材料也受到包装设计师的青睐,比如竹材。天然的包装材料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大自然,脱离都市生活,返璞归真。
包装除了保护产品之外,还有助于产品更好的被使用,发掘包装更多的功能,也是趣味性的表现,这样的手段在食品包装上最为常见。比如一款红酒包装的设计,装饰简洁却暗藏玄机,在取出红酒之后,红酒盒子经过简单的组装就能成为一盏温馨的床头灯。其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充分蕴藏在组装的过程之中。
趣味性审美理念具体到包装的平面设计上来说,是把大胆的幻想、异常的夸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设计元素的关系和特征进行放大,使之诙谐而又有幽默,充满趣味性。因为包装是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展示。包装设计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注意。在视觉层面做到新奇,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甚至是收藏欲望,继而进行购买行为。比如为了突出果汁饮品的新鲜,直接将包装做成以假乱真的水果包装,这样的包装除了能让人觉得饮用起来安心、亲近消费者之外,更能给消费者,直接喝水果的趣味概念。
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夸张幽默的图形创意之外。消费者还在某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追求“意境”。因为消费者在消费产品的时候同时也在消费产品背后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还可以是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等。这样的表现多见于高级产品,比如茶叶包装、洋酒等。
总结
包装设计的趣味性,作为包装设计的新维度,要求设计师表达幽默的设计态度的同时从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使消费者更享受消费的过程。并能从中感受到产品背后的企业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马菁(1992--),女,汉族,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