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学反思长效机制建构的实践和研究

2016-06-17 16:58陆宝初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宜兴市长效机制江苏省

时间:2016年3月17日

地点: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世范楼会议厅

主持人:姚伟荣(校长兼书记)

嘉宾:

钱建良(江苏省特级教师、副校长)

王乃伦(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孙勤东(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陆宝初(无锡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一、主持人语

姚伟荣: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心由“三维目标”转为“核心素养”,由教育价值观转变为教育知识观。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敦本”,它是“崇尚根本”的意思。面对即将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出发点在哪里?又该如何完成教育知识观的转变呢?作为江苏省教学科研重点课题的“教学反思长效机制建构的策略研究”,应该做好哪些深化研究,来推进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呢?长效机制怎样才能发挥其持续发展、加强品牌建设的效应呢?

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实现从教育价值观到教育知识观的转变

在教育价值观转变为教育知识观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的建构,又该对哪些策略进行调整和准备呢?

陆宝初:前一轮课程改革完成了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教师在理念上经历了一次飞跃。现在要完成教育知识观的转变,同样也要经历一系列的尝试和实践。我们该如何完成教育知识观的转变呢?这首先与“知识是怎么来的”密切相关。

知识是作为问题探究而来的。那么,为什么要探究?如何探究?探究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素养和素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的情境,充满了知识探求的“不确定性”。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理念上的挑战,而对于教学反思机制的建构来说,思考的角度、立场,行动的路径、方式都可能进行大范围的调整。

钱建良:刚才讲了知识探求的“不确定性”,其实,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强调:“解决问题是通过探索把一个不确定的情境转化为确定的情境。”因此,这里的“不确定”“不可预测”,决定了“解决问题”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将要更加开放。

以前,我们也提出了“问题情境”“问题教学”,但教学环节是封闭的,学习途径是单一的。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过:“没有真正提问者的问题是虚假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没有产生“真正的问题”或“新的问题”,说明还不是真正的探究,课堂反思及课堂重构还没有调整到位。

孙勤东:我们学校实行的是“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个开放的、不确定因素众多的反思型课堂上,如何预设问题,如何驾驭问题的走向、通向问题的解决之路,如何反思、反省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可以说,教师要时时刻刻扮演“反思者”的角色,而不能固守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

姚伟荣:新形势下的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建构,应该由学习机制、备课机制、课堂机制、人力机制等构成,只有逐步完善这些机制,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建构才能有效。而先前所谓的“长效”,只是局限于“备课”“常规制度”建设等,忽略了资源、课堂、学习方式等的有机结合,缺少活动的舞台,缺乏理念的引领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调整行走路径和策略。

三、“和而不同”的校训

新形势下的“教学反思”研究,应该如何体现校本化的特点,体现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助推作用呢?

王乃伦:新形势下的“教学反思”应该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推进“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深化研究,真正实现以活动设计为主线、以问题为抓手,为学生搭建探究合作平台的教学方式;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小组应该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师应注重综合考查和动态评价,完善《“问题+”课堂教学评价表》,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评价方式。

陆宝初:备课机制是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着力点。贯穿集体备课始终的应该是“反思”,它是集体备课的灵魂。在编写“问题+”导学案时,教师应注意主体化、课时化、问题化等原则,其中“问题化”是备课的重点和难点。导学案一定要有学生的反思记录,因为反思、纠偏是习题课和复习课的重头戏。

钱建良:人力资源作为教学反思的长效机制,起到强“本”、固“本”的作用。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继续举办“品书香、强素质、促发展”等读书竞赛活动,开展“问题情境”“同题异构”等磨课研讨活动,开展教学(德育)新秀、能手、带头人带培和评选活动,要求覆盖率达教师人数的70%以上。

四、“问题+”课堂教学模式

面临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该如何发挥新课程改革模式对教学反思机制建构的推进作用,从而促进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课堂改革的持续发展呢?

孙勤东:课堂机制是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生长点。“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是“生本”“问题”“合作”“核心素养”。其中,“生本”强调四个“第一”:把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把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把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把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做到了四个“第一”,教学反思就有了基础和保障。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过程“问题”化,预设形成学习动机和新思想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来情境化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更是该模式的特色。

钱建良:要重视反思课的“教学重构”。“重构课”的目标是新假设、新行动、新效果。这样的课堂设计,才是完整的“反思教学”,才是真正的“问题+”课堂。除了学生提出问题之外,教师也要提出超越学生的新问题,这才抓住了教学反思的“根本”。endprint

王乃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和职业品质的发展,是对自身知识、意志、观念的审视与重构,对自身过去或当前行为、经验、实践活动的反省与调节,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指向性。实际的、全面的、深刻的、习惯性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精神发展的关键。

五、新课程改革的品牌建设

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教学反思课的模型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该如何深化研究,形成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课程改革的品牌建设呢?

陆宝初:学校课题研究是学校品质建设的标杆,是“问题”的建构、休整、形成而又不断解决的过程,需要合作互动、意义建构、分享担当的集约型兵团作战。学校应该通过课堂研究、课例研究、课程研究等,使教师从成熟型、研究型向专家型、学者型发展。

姚伟荣:学校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定位学校的核心价值,遵循认同的价值理念,强化校本的力量。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倡导“敦本”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提倡“法治”、注重“德治”、讲究“情治”,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努力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钱建良:要加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学生是多元智慧的存在,课堂教学要寻求不同个性的交融、多元声音的交响,寻求“和而不同”的世界。“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习共同体,就是小组合作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小组的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实现学习共同体,使学习共同体成为感情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行为共同体,成为学校归属感的纽带、合作学习的土壤、自主管理的细胞。

王乃伦: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依据、结论保持持续的批判性的审视,目的是获得相对正确的经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传统的被动知识传授,主动性、归属感、成功感促使学习者成为探索者。

六、小结

姚伟荣:通过与教科室的教师和几位特级教师的探讨,我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建构及其策略研究,必须根据校本化的基础和条件,有序、分层地推进。当教师在反思中,教育的一切都因为教师的变化而发生了最本质的变化;第二,无论是课堂因素、教师因素,还是学生因素,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可能取决于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取决于教学反思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第三,以有效反思的行动研究为主线,建好协作型组织,形成反思机制,优化反思方法和反思策略,建立反思型、科研型骨干教师群体发展平台,以教学反思校本化评价为推手,才能推动学校反思教学的持续、有效发展,促进学校品牌建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宜兴市长效机制江苏省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刘佳
吃火锅的发现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浓浓紫砂情 拳拳报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