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文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2016-06-17 01:33司海峰李晚春岳桂贞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通识教育

司海峰++李晚春++岳桂贞

【摘要】文章着重论述了通识教育对文科学生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文科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的通识教育实施策略,并对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环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通识教育 文科学生 自然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9-02

通识教育从性质上来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来说,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从内容上来说,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非专业性教育”。对现今社会来说,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新型人才”,这正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实行的是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使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但却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总体来看,理科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差一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不是很透彻;文科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方面差一些,对客观自然世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不同,针对性地开展通识教育。比如对理科学生主要进行人文社科素养教育,对文科学生则主要进行自然科学素养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感受,许多院校的通识教育还是以偏向人文科学的课程居多,比如常见的大学语文、历史、艺术欣赏、社交礼仪等。而针对文科学生所开设的偏自然科学的通识课程就少之又少了,一般有计算机基础、文科数学等,有的学校还开设一些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课程。但总体来看,这些课程的授课效果都不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来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给文科生上自然科学课程没什么用;另一方面,这类课程自身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也比较难一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也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充分认识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实际上,文理科知识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许多领域,二者都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在科学界,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其实本身也是自然科学家,比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兹、帕斯卡等。这充分说明文理兼备对人才塑造的重要性。

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对量化研究和数理分析越来越倚重,这些研究手段都带有浓厚的理工科背景。我国由于在这方面的长期不足,已经导致这类学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教育界,理科基础的薄弱和理科思维训练的缺乏已经严重影响文科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些学生即使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有明显的发展瓶颈,难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此外,过于专业化的片面培养,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养成。笔者一直认为,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这些学习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严密细心的品质、逻辑化和条理化的思维。除此之外,还能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于思考和创新的研究素养、追求真理的钻研精神。这对文科学生人格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与通识教育的内涵要求非常吻合。

二、针对文科学生的自然科学通识教育实施策略

1.合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由于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即进行了文理分科,所以必须有所侧重地开设自然科学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起堵漏补缺的作用,还要具备实用性和综合性,能充分体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目的是培养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供选课程可以有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等。所教授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到文科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对相关课程的教学只要能达到“通识”即可,主要是把一些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教授,应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此外,所学内容还要尽量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日常现象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这样比较贴近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这些日常现象进行认识,对一些自然现象能够解释,对一些背离科学原理的歪理邪说不相信、不盲从。

另外,为了避免通识课程过多,加重学生负担,还可以尝试在课程之间进行文理融合。比如讲授“导数”这个数学概念,如果能把经济学中的边际概念结合进去,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就会变的非常易懂和有趣,而且还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另外,还可以把科学史、哲学和社会学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授,通过讲授一些具体的科学史实来告诉学生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欲望。还可以反过来,在讲授人文课程的时候去挖掘其内在的科学价值。比如在学习文学作品《石钟山记》的时候,让学生感受苏轼对石钟山命名依据的考究,学习他注重“目见耳闻”的求实精神。学习《哥白尼》的时候, 让学生感受他不畏权威,敢于批判,勇于追求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样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人文课程的同时,也学到了科学知识,领略了其中的科学精神,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益处。

2.创建良好的科普环境和科学氛围

创建良好的科普环境和氛围对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养也非常重要。比如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科普展览、科技知识竞赛等活动,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可以鼓励文科学生多阅读科普书籍,弥补他们对自然科学知识及发展状况的空缺;阅读有关科学思想与科学哲学的著作,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对世界的看法;阅读有关科学史与科学传记的著作,了解科学的过去及其发展过程。实际上很多科普读物, 都记录了著名科学家的探索故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文科大学生阅读。

此外,还可以鼓励文科生进实验室做科普实验,让他们探究和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结语

总之,进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是文科大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必经之路, 也是促使其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的文科大学生数量虽不及理科生多,但其日后的社会职位却以政治、法律、管理类方向居多,这些部门对政府决策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巨大,以前就曾经发生过政府人员由于不懂自然科学常识,轻信一些人的招摇撞骗(比如水变油事件以及各种特异神功),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的事件。可以说,加强自然科学教育,不仅对文科大学生,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是相当重要和非常必要的。当然,对文科类大学生实施自然科学通识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也要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不同的专业特点做出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赫钦斯,K.M.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李静,禹实.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文科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2期.

[3]刘超,梁泰生.文科类专业通识教育策略及其实施[J].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5期.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通识教育
浅谈自然科学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
大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体会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机制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