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庆
红星唤我赴征程
——重庆市綦江区《党建视野》电视栏目创新实践自述
◎陈国庆
綦江一角
专栏名片
《党建视野》电视栏目于2004 年5月4日在綦江电视台综合频道正式开播。该栏目每期时长20分钟,每周五21:30首播,隔周五同一时间重播。栏目开设了《党建时讯》《微型党课》《党员故事》三个板块,截至目前已累计播出336期。
红色綦江,人杰地灵。这是渝黔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心中永远值得骄傲的家乡。站在时代新起点,我深情地回忆着我与家乡的故事,回望着自己的成长足迹:在电教中心成立之初,为更好地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区委组织部果断决定开办党建电视栏目。于是,我——《党建视野》电视栏目应运而生。从创办之初,我就始终秉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着眼于党建宣传的大主题,大胆借鉴,努力实践,力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拥有明确的定位,才会拥有努力的方向。这些年我在一路探索中阔步前行,在春风雨露中茁壮成长。
2004年5月4日,在千呼万唤的期盼中,我终于与热心的观众见了面。当时我被取名为《党建新窗》。不过,初出茅庐的我还略显稚嫩。为拓宽党建宣传视野,领导们又于2012年3月将我更名为《党建视野》,安排我每月播出两期,每期时长不超过二十分钟。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负责我的内容制作,独立完成栏目选题、策划、拍摄和制作的全过程。
今年,我已经十二岁了,光荣完成了336期的播出任务。这十一年来,我们始终将“展党员风采、树先锋形象”作为办栏宗旨,紧紧围绕全区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全力打造组织工作重要宣传窗口和党员学习新阵地。同时,把“讲导向、讲品位、讲格调”作为立栏之本,真正把栏目办成全区党员的“精神高地”。
无论是理念追求还是内容形式,我和《党建视野》栏目组的“家人”们都始终崇尚高标准、落实严要求,不断寻求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我内含三个小板块:《党建时讯》板块聚焦全区热点新闻,突破传统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将最激烈的现场镜头呈现给观众,述评最具影响的事件;《微型党课》板块精心选题,整合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发展实际,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运用电视艺术手法将反映党史的经典作品再次呈现给广大观众,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更加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信念;《党员故事》板块以小专题和微视频的表现形式,向观众讲述党员典型最真实的故事。我利用丰富的板块内容和活泼的板块形式真正做到“素材从基层走出,典型在基层产生,节目让基层满意”。我的探索实践也获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收视率逐年攀升,这也给予我强大的前行动力。
要办好党建栏目,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电视媒体的宣传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到党建栏目的特殊性,努力提高节目的吸引力。一方面,党建栏目应该姓“党”,我们在选题策划上进行创新,既要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大局、重要部署,又要关注党员干部身边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制作形式上加强创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术手段,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平。为了使节目“求高度、有温度”,我在板块内容设计上精益求精,把创新精神贯穿到节目制播的全过程,赋予栏目更多的时代气息和现代魅力。
其一,栏目的创新来源于质朴的力量,栏目自身定位的姿态和讲述的语态才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地方。于是我们对栏目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一改过去的生硬和说教面孔,使新闻采写“口语化”、镜头语言“故事化”,并加强了报道对象的事件性,把党建工作的经验和事迹,通过那些实实在在的事表现出来,让观众在“看热闹”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党员、干部的朴实形象和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举措,使党建节目更“接地气”。
其二,注重栏目的节奏感,根据不同的题材使用不同的剪辑节奏,做到张弛有度。我们的栏目编辑采取先剪画面、后剪声音的运作方式,即根据摄录的镜头来确定解说词内容,解说词只是作为对画面内容的一个补充,一改“画面跟着解说走、声画两张皮”的传统模式。节目注重画面语言的表现力,大量采用同期声、现场声,引导采访对象说出内心真实的心声,不做任何主观评价,以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让观众自己对真实的画面做出判断,感受其内涵。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栏目永葆生机。在节目创新的基础上,我们还十分注重栏目的整合和包装,真正让《党建视野》电视栏目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党建视野》电视栏目播出画面
党建电视栏目应把握好“党性”“思想性”与“可视性”的关系。因为,党建电视栏目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节目,它既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又要有艺术化的可视性效果,打造出“亮闪闪”的党建品牌。
依循这样的栏目制作“真谛”,我对于栏目包装的要求便是要个性突出、整体协调、制作精良。由于党建电视栏目最常用的视觉符号就是党旗和党徽,但仅仅用党旗和党徽做栏目标识又过于传统,缺少个性。而且党旗和党徽的使用要受到相关规定的约束,不能随意改动。所以我们就采用以党旗色彩为基色、以党徽为主要元素、以线条和红绸为辅助的形式进行动画演绎,再加上光效的运用,便给人带来热情、饱满、大气的感觉,使观众在视觉上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与党有关的联想。整体基调确定后,再围绕这个总基调精心对栏目的标识、片头、片花、片尾、演播室布置、主持人形象、声画造型、音乐节奏等进行设计制作,从而确保栏目包装的整体协调,最后使整个栏目的形象具有立体感和震撼力。在各板块栏目的串联中,我们采用虚拟演播室抠像的方式进行,既突出个性又生动流畅。
党建品牌节目要深入人心。为此,我对栏目包装设计方面的另一个要求便是注重与观众的贴近性,尽量做到富于生活化和亲和力。比如,在编排第135期节目时,恰逢春节即将来临,我们栏目组便共同策划打造了一期特别节目。经过半个月的合力创作,《党建时讯》板块编排了四条反映民生党建新闻的深度报道;《微型党课》板块选择播放《红岩魂》——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感人事迹;《党员故事》板块以纪实性手法,讲述了四位市政监察执法人员为让市民过上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顾大家舍小家的奉献事迹,他们也被市民亲切地称为“綦城‘保姆’”。这期节目内容经部领导终审后得到肯定,春节期间在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党员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这期节目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5年重庆市第七届党员教育教学课件观摩评比中,我在与全市众多实力雄厚的区县党建栏目的角逐中摘得榜眼桂冠。十一年来的热爱与坚持换来了我今天最美的呈现。面向未来,我与《党建视野》栏目组的全体“家人”将继续用好手中的笔和镜头,让党建荧屏事业更加鲜活多彩。
(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