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鸿
我把青春献朱鹮
文/李海鸿
2008年1月路宝忠作为表彰的科学作者出席全科学技术大会
“一个人一生往往可以干很多事情,但有时候一件事也会让人干上一辈子”,在陕西汉中洋县,就有这么两个“一条道走到黑”的师兄弟——路宝忠、翟天庆。为了拯救世界珍禽——朱鹮,用三十多年的大好光阴“一直干着一件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事”。师出同门的他们,倾尽毕生所学,对朱鹮进行保护性拯救、科学化护养,让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的朱鹮种群在不为人知的陕南小山沟里繁衍壮大,并从这里展翅高飞,在美丽中国的辽阔版图上形成一道悦目的风景线,更让世界对中国“牧鹮人”对于和谐生态建设的卓越贡献刮目相看。
虽然两年前就办理了退休手续,可在年过六旬的路宝忠记忆里,所有和朱鹮有关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1981年1月,27岁的路宝忠从汉中农校毕业分配到洋县林业局工作。1981年3月,组织选派他到西北大学攻读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专业。同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研究员受中科院委托来洋县寻找朱鹮时,意气风发的路宝忠自告奋勇,陪同刘荫增去大山深处寻找朱鹮踪迹,从此与朱鹮结下不解之缘。1981年5月23日,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后,一支别开生面的“朱鹮保护小组”在中国秦岭开始了长期不懈的保护生涯。
1981年6月5日,由路宝忠任组长的朱鹮保护研究“四人小组”正式进驻姚家沟,开始履行保护朱鹮的重大使命。
姚家沟位于大店村,距离洋县县城约40公里,山路崎岖,海拔1200多米。在去姚家沟的路上,路宝忠身背被褥,肩挑锅碗瓢盆,心里忐忑不安,一直算计着天黑之前能不能赶到目的地。还好,晚上8点半左右,四人安全到达。迎接大家的只有三间破旧的黑瓦房,和一座旧锅台上两口已经锈迹斑斑的铁锅。疲惫不堪的他们来不及收拾,打开铺盖卷倒头就睡。
“四人小组”在这里的工作,基本上围着朱鹮转,朱鹮在哪里,大家守护观察在哪里。一年以后,朱鹮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产蛋,什么时间小朱鹮出壳,遇到了什么意外,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在研究人员掌控之中。
朱鹮在姚家沟,牵动着西安、北京等地以及外国人的心,他们开始纷纷到姚家沟研究考察。为方便工作,路宝忠给驻地门口挂上“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的牌子。此后,姚家沟的一草一木,受到当地政府和“牧鹮人”严格保护。
一年一度,牧鹮人忍受着风餐露宿、蚊虫叮咬和极度寂寞的环境,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常常几个月回不了家,然而,朱鹮在这里却享受着国宝级特殊呵护。它们每年都会在这里繁殖出2-4只可爱的“小宝宝”。据1981年-1990年观察记载,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朱鹮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这组简单数字记录,在拯救濒危物种的功劳簿上写下辉煌的一笔。曾经的姚家沟是世界范围内朱鹮惟一的天然避难所,如今的姚家沟已成为生物学界所公认的朱鹮圣地。
驻守“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路宝忠和保护小组成员昼夜跟踪关注7只野生朱鹮,为使它们不受人类等外界因素干扰和天敌伤害,在3至6月繁殖期,保护人员在每棵巢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为了防止蛇、黄鼠狼、流浪猫等上树掏鸟窝、伤害雏鸟,保护小组和村民进行分工,昼夜轮流在树下守着。保护小组的人一边在树下守护,一边拿着望远镜、录音机、照相机观察朱鹮习性和状态。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动物上树,他们想出了在树干上涂抹黄油、安放刀片架,在每个巢下悬挂尼龙网,最大限度保护卵和幼鸟安全,一只只幼小可爱的生命在保护小组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路宝忠利用无线电遥测跟踪掌握朱鹮动态
“说实话,当时压力挺大的。”作为一个“世界都在关注的课题”,组织把这么重大的项目交给刚从校园走出来的路宝忠,让年轻的他真切地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辜负组织信任,在和刘荫增研究员一起工作的三年时间,路宝忠虚心向前辈求教,在实践中一步步学习、积累着必要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成长、成熟起来。
1983年,路宝忠等朱鹮保护人员在姚家沟发现从巢里掉下来的朱鹮雏鸟,他们边抢救边进行半野化饲养,从中探索积累了大量朱鹮救护饲养经验;1990年,路宝忠带领科研人员开始着手朱鹮人工饲养繁殖方面的研究。经过三五年潜心钻研,终于攻克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产卵、孵化、育雏三个阶段的技术难关,使朱鹮人工饲养获得成功。随着朱鹮人工种群建立和扩大,朱鹮野化放飞又成为重大科研课题,摆在他们面前。2004—2006年,他又带领科研人员驻进洋县华阳山区,克服重重困难搭建朱鹮野化训练大网笼,开展朱鹮野化放飞试验,为实施朱鹮再引入工程积累了成熟经验。
“姚家沟的保护岁月是我们牧鹮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牧鹮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姚家沟开始的。姚家沟是朱鹮的圣地。”对于最初不被一些人看好的“鸟事”,路宝忠一干就是三十年,干得有声有色。如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保护朱鹮的队伍在一天天壮大,昔日的“四人小组”几经组建已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在探索中一天天积淀,一天天走向成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而这中间,和朱鹮的朝夕相处,让路宝忠原本单纯的工作责任转化为日渐浓烈的爱意。这爱意,成为一种支撑,成为一个人和几只鸟的世纪恋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二三十年的辛劳和积淀,路宝忠带领科研工作者主持开展的《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课题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元月,他荣幸地出席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几十年干了一件事”,“干得放不下,舍不得了。”在年过六旬的路宝忠心里,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朱鹮注定会是他此生不能割舍的“一块宝”:在他退休前后的三五年时间里,虽然已退出领导岗位,但他关注并积极参与一些朱鹮的保护研究工作。2012年,他承担了保护局朱鹮宣教馆的布展,在他的精心研究筹划下,经过一年多时间夜以继日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标本室、图片展示室布展任务。2013年至2015年,他受陕西省林业厅委托,以朱鹮专家的身份先后赴铜川、宝鸡、延安等地进行朱鹮野化放飞项目的选点考察、指导协助野化放飞方案的制定,解决有关技术难题,不辞劳苦坚守在朱鹮放飞现场。2013年7月,在距朱鹮放飞前一个星期里,连日劳累加之夏季高温,他病倒了。但他还是忍着胆结石的阵痛,坚持在放飞现场指挥把放飞大网挂设完好,朱鹮在秦岭以北地区成功的野化放飞凝聚着路宝忠辛勤的汗水。
和师兄路宝忠一样,1983年从汉中农校毕业的翟天庆,也是顶着压力到朱鹮保护站工作的。当时,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觉得一个中专生去管“鸟事”,“太不值得”!各种不理解让年轻的翟天庆内心很是纠结。最终,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义无返顾地背起被褥,追随师兄的脚步,一头扎到海拔1200米的朱鹮巢区,开始了自己的朱鹮保护研究事业。
全神贯注的翟天庆
工作中,翟天庆和师兄们一道,昼夜守护在观察棚内,不顾蚊虫叮咬,不怕寂寞孤单,长期与林间风声作伴。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辛的观察研究,坚韧的工作毅力,使得年轻的翟天庆逐渐摸清并掌握了繁殖期朱鹮的基本习性、活动规律。繁殖结束,朱鹮开始游荡活动,为摸清朱鹮游荡习性、分布范围,他身背望远镜,天天跟踪观察,一天下来,足足要跑五六十里山路。“天上朱鹮飞,地下天庆追”,朱鹮飞到哪,他就跟到哪。晚上回到驻地,他就着煤油灯亮光,细心整理当天所收集的观察资料,认真记录、保存,并根据当天观察情况,制订第二天工作计划。有时白天被“任性”的朱鹮甩掉、跟踪信息中断,翟天庆就觉得自己失职了,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当听到群众报告朱鹮信息时,他常常第一个奔赴现场。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中,每次核查朱鹮踪迹,几乎都有他的身影。由他亲笔记录的工作日记达40多本,阶段性观察记录资料达5万余字。
埋头苦干,深入第一线固然重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样重要。为此,翟天庆先后被国家林业部和陕西省林业厅派到上海华东师大、大连鸟类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理论知识。学成归来,又先后拜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钱燕文、西北大学教授陈服官、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廷正为师,并借读他们提供的《动物生态学》《脊椎动物学》《普通动物学》《鸟类疾病防治》等专业书籍,奠定理论基础。
为掌握朱鹮的历史分布,他先后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内外有关记载朱鹮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前往德国、日本前后3次考察访问机会,通过了解分析,深刻地认识到日本朱鹮灭绝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自然环境的极度破坏和觅食地农药化肥的严重污染”。通过大专院校的理论学习,各位名师指点和国外考察,使他深刻认识到:“中国朱鹮的保护,要走出困境,必须记取中外历史惨痛教训,务必走出“保护环境重于保护朱鹮本身”的新路子。这一具有前瞻性的见解,为他创立的“保护朱鹮的栖息环境是朱鹮保护工作重中之重的保护理论的构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随着朱鹮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朱鹮巢区由高海拔向低海拔迁移的现状,巢区环境保护与当地村民生产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对此,翟天庆和同事一起,深入具有代表性的花园巢区调查研究,本着既不伤害群众的实际利益,又要保障朱鹮繁殖安全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提出了:“高海拔巢区方圆400米,低海拔巢区方圆200米内维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一旦轮歇,严禁新开垦耕种,轮歇地由站上投资树苗款购树苗,群众自己栽植,并明确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这一办法,深得民心,受到巢区广大群众好评。
翟天庆常说:“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他脚踏实地,心系群众,并常常告诫大家:“只是一味地强调朱鹮保护,而回避群众实际问题,是朱鹮保护工作的大敌”。经过坚持不懈的社区共管工作开展,朱鹮保护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仅1996——2000年间,站上共得到群众报告的朱鹮活动信息96条,所发现的24具朱鹮尸体信息,全为当地群众提供。随着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朱鹮巢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一个树木葱绿、环境幽静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系统,为朱鹮种群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年一度的朱鹮繁殖期,是朱鹮种群发展壮大的黄金季节。切实做好繁殖期监护工作与提高朱鹮繁殖率至关重要。翟天庆通过多年摸索、试点,制定了朱鹮“产卵前后十天、出壳前后十天,出飞前后十天”定时定点观察的保护方案;朱鹮游荡期,在朱鹮集中分布区,他充分发挥聘用的季节性朱鹮保护信息员作用,让他们就地承担朱鹮保护观察工作的举措,有效地保证了游荡期朱鹮的活动安全,监护成效十分显著。他的这一保护举措得到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围绕保护,他更注重科研。据统计,翟天庆先后在国家高中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共计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二岁雌性朱鹮繁殖成功”发表后,填补了国内外朱鹮研究史上的空白,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翟天庆的获奖证书副本
2002年3月上旬,陕西省林业厅指定翟天庆为楼观台朱鹮种群异地饲养繁殖技术总负责,全面负责再引入60只朱鹮的饲养繁殖技术工作。他由此感到肩膀上担子的分量。针对楼观台的自然环境和笼养条件,根据多年来在朱鹮家乡洋县积累的饲养繁殖经验,以及与当地工作人员的认真分析和反复研究,针对第一年15对鸟的繁殖行为表现,他毅然提出自然繁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的异地朱鹮种群繁殖方案,即:“3对鸟作为自然育雏试验,其余12对进行人工孵化”。繁殖结束,配对的15对鸟,繁殖成活幼鸟26只,其中自然繁殖3对鸟,共产卵7枚,繁殖成活7只,自然繁殖成活率达到100%,创朱鹮保护以来自然繁殖的第一例,得到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在加大朱鹮种群规范饲养、科学管理基础上,他提出了按照当年配对鸟总数60%的比例,重点实施自然育雏的繁殖方案,并逐步减少人工孵化的繁殖方式。截至2004年10月,楼观台异地朱鹮种群繁殖数量发展到171只。
严谨的工作作风,求实的奉献精神,渗透在翟天庆工作的每个环节。据统计,他每年有三分之二时间生活工作在巢区,从事定点观察、记录和专项研究,同鸟结下不解之缘。他无论到哪个巢区,都会习惯地操起观察镜,主动把自己编入观察班次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观察点的好班头,痴心的大鸟迷”。
翟天庆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同志关怀备至,而对自家的事却顾及很少。母亲患病5年,他在家照顾时间共计不到半月。1991年2月,他正在朱鹮巢区制定监护工作方案,母亲病危,电台多次催他回家,但他嘴里答应却并未动身。待他任务完成踏进家门,再也没有见到慈母的面容。娘舅家指责他:“你就这么忙?你母亲病情垂危时,多少次呼喊要见你一面,就这点小小的要求你都做不到,你还算个儿子吗?这么干,你到底图个啥?不就是几只鸟吗!”
“是啊,我们到底图个啥呢?”人到晚年,两师兄弟闲时聚在一起,回眸“牧鹮人”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的岁月,过往的寂寞与惆怅,经历的困惑与坎坷,种种辛酸和历练涌上心头。有感慨却也十分欣慰:目前,国内外朱鹮总数量已发展到两千余只,朱鹮已由姚家沟飞越秦岭,飞向世界,朱鹮家族正在由衰落走向兴旺,这是中国的骄傲,是以路宝忠、翟天庆为优秀代表的新老“牧鹮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