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梦想的碰撞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情感分析

2016-06-15 05:26

雷 蕾

(闽江学院 蔡继琨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现实与梦想的碰撞
——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情感分析

雷蕾

(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受斯克里亚宾、肖邦等前辈作曲家的影响,成长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影响,完美结合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古典主义音乐精髓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进行了写实性的描绘。作品中四个乐章,采用不同音乐思维,彼此之间看似音乐情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作品大量运用离调、那不勒斯和弦等和声手法,表达人性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和戏剧的、幻灭的、悲观的、宿命的情感特点,以及作曲家的唯心主义哲学观。虽然《第一钢琴奏鸣曲》只是希曼诺夫斯基学生时代的作品,但它已完美结合波兰民族音乐语言、古典主义音乐精髓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进而成就了《第一钢琴奏鸣曲》这一现代奏鸣曲的经典。

关键词: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情感

希曼诺夫斯基作为肖邦之后,波兰音乐发展史上的又一伟大作曲家,其一生均在不断探索、寻找波兰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结合了东欧音乐流派的风格,以及肖邦的创作手法,同时,把肖邦创作最为自身创作的起始点。此外,希曼诺夫斯基致力于继承传统和突破传统,在前人奠定的创作基础上吸纳本民族音乐素材,在传统创作手法上大胆创新。希曼诺夫斯基的一生坚持和追求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创作出属于波兰和整个世界的音乐[1]。在波兰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希曼诺夫斯基是肖邦之后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一、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思想

希曼诺夫斯基的早期创作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对斯克里亚宾以及浪漫主义风格的深刻迷恋。希曼诺夫斯基的早期代表作有:《第一钢琴奏鸣曲》《音乐会序曲》《波兰民歌主题变奏曲》《前奏曲》以及《练习曲》等。从这些作品中,人们能够十分明确看到斯克里亚宾对希曼诺夫斯基的巨大影响。在希曼诺夫斯基的《练习曲》和《前奏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十分类似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音乐中的狂热感情表现以及充满诗意的钢琴织体,其和声充满内在张力,并且富有条理。自1906年以后,希曼诺夫斯基逐渐形成自身较成熟的创作风格。从希曼诺夫斯基的《哈吉特》《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二交响曲》等著名作品里,人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德国新浪漫主义风格,他后期的创作则已经脱离了肖邦和肖邦音乐传统[2]。从他所创作的《第二交响曲》中,我们可以看出希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个性,从作曲技术角度来看,希曼诺夫斯基已经将德国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融入自身作品中。

在希曼诺夫斯基的中期创作中,他受到了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重要影响。1914年对于希曼诺夫斯基来说是转变的一年,这一年中,希曼诺夫斯基转变了自身的创作风格,作品中出现了法国印象主义风格。这一期间的代表作品有《神话》《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假面》《第三交响曲》《间栅浮雕》等,其中,《假面》和《间栅浮雕》受到印象主义音乐影响最为深刻。1916年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的《第三交响曲》艺术造诣最高,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希曼诺夫斯基虽然在这一阶段中受到印象主义音乐影响十分深刻。但是,从艺术角度和美学角度出发,这一时期中,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更加接近浪漫主义。希曼诺夫斯基十分崇尚情感,注重表达情感,深信音乐史情感的根本表现,并且十分注重表达主观精神,同时,情感的宣泄直接而略带偏激。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希曼诺夫斯基的浪漫主义还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

在希曼诺夫斯基音乐创作过程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是重要的转折期,他在晚期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追求音乐的民族性。希曼诺夫斯基在法国、德国和俄国等流派之间徘徊了二十余年,终于在这一阶段中受到了启发,进而转折到追求音乐风格中的波兰民族性,探索新的波兰现代音乐发展途径。希曼诺夫斯基最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便是《斯洛皮耶夫涅》,自这一阶段到希曼诺夫斯基逝世,希曼诺夫斯基的主要作品有《圣母悼歌》、《山盗》、《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第四交响曲》等,在这些作品中,他注重将波兰民间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术进行完美融合,进而希曼诺夫斯基成熟、独特的音乐风格得以形成。希曼诺夫斯基一直将肖邦作为榜样,在希曼诺夫斯基终生奋斗以后,最终在保留自己的音乐作品中浓郁的民族情怀的同时,创作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音乐创作水准。正因希曼诺夫斯基的不懈努力,波兰音乐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重新伫立在世界音乐之林中。

二、希曼诺夫斯基创作《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影响因素

(一)肖邦对其创作手法的影响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希曼诺夫斯基受到作曲家斯克里亚宾和肖邦的作品创作风格及和声理念的影响,此外,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语汇以及写作理念同样对希曼诺夫斯基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希曼诺夫斯基继承了肖邦的浪漫主义情怀,借鉴了斯克里亚宾的和声理念、音乐语言表达形式等特点。希曼诺夫斯基的作品中,每一个乐章都是纯粹并且独立的,但是,希曼诺夫斯基并不在意作品中运用标题。此外,希曼诺夫斯基继承了肖邦的创作手法,在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中,有许多和声、织体写作、旋律音型的运用借鉴于肖邦,同时,希曼诺夫斯基还对肖邦独树一帜的经过音运用手法进行了沿用,包括模糊调性经过式音列、八度经过式音列、双音程经过式音列等。可以说,希曼诺夫斯基在创作上对肖邦的创作风格有较多的借鉴,但又有其不同之处[3]。

(二)苏联作曲家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在斯克里亚宾的一些早期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肖邦的影子,但斯克里亚宾更加推崇神秘主义哲学思想。斯克里亚宾领会到了肖邦的精髓,并且将其运用到创作中,最终将自己与肖邦的作品风格和灵魂相结合。而在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过程中,继承了斯克里亚宾的和声运用特点,作品中由C—升F—降B—E—A,“神秘和弦”由四度关系叠置而构成。在希曼诺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奏鸣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与“神秘和弦”相类似的和弦结构[2]。此外,希曼诺夫斯基还继承了斯克里亚宾的音色特点,希曼诺夫斯基在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副部和第三乐章的第一部分中均存在“耽于声色”这一情调,这恰巧也符合斯克里亚宾的创作特点。

这首奏鸣曲中,较多自身情感的宣泄。四个乐章具有完全不同的音乐思维,但又前后呼应。音乐情感多变,情绪起伏较大,在最大程度上表达作曲家内心复杂的情感。作曲家大胆地采用大量八度音型,弦外音、不和谐音、中半音,迂回、不断徘徊穿梭的长气息乐句,从本质上增强了该曲的内部紧张度。丰满的和声,洪亮的大和弦音响,戏剧性的强弱对比,充分挖掘钢琴表现力的所有潜能。可以感受到旋律中的长线条气息,东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语言风格显而易见。这一点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拉赫玛尼诺夫对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生活环境的影响

希曼诺夫斯基成长过程中,较长时间生活在多灾多难的波兰,波兰由于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多个国家意欲侵占的对象[4]。自身的跛疾和孤独的童年,形成了希曼诺夫斯基内向和容易悲观的性格。从小失去祖国的庇佑,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第一钢琴奏鸣曲》得以产生。并且在音调之中富含希曼诺夫斯基对于家园的思念和盼望,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不断呼唤,希曼诺夫斯基十分渴望回归家园,他看到祖国饱经风霜,备受欺凌,心中总是笼罩着悲伤和民族苦难,这些均奠定了《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基调。该曲作为悲剧性作品,是希曼诺夫斯基性格和心声的诠释。时代和历史的烙印使《第一钢琴奏鸣曲》独一无二。

三、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情感特点

1903年至1904年之间,希曼诺夫斯基创作了《第一钢琴奏鸣曲》,当时他正师从作曲家诺斯科夫斯基学习和声,系统的学习,使他的作品在和声、曲式等方面变得更加严谨。整部奏鸣曲融合了希曼诺夫斯基时而悲观、时而心生期望、不愿屈服但又难逃宿命思想的情感特点,不同的情感碰撞,带来不一样的音乐感受。在创作《第一钢琴奏鸣曲》过程中,希曼诺夫斯基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以不同风格的乐段来表达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心理变化,对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进行描绘。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现主导动机,并且使主导动机能够反复出现,希曼诺夫斯基通过主导动机将奏鸣曲串联成为统一的整体。作品是表达作曲家自身情感的载体,也是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素材。

(一)戏剧性的情感

《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哀伤和深沉的感情基调,主题中具有愁绪,中途再次运用上行问句,好似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寻找到答案,想要在天国之中寻找并且解脱。完全不同的两种音乐情感交织其中。第一句主题即以多声部主题对唱的形式出现,旋律上行一半随即转而下行,且使用较多的模进音型,表达出强烈的哀叹的语气,仿佛带着作曲家内心对生活的困惑、疑问,对突破命运桎梏的渴望,试图寻找可以解答内心疑问的答案。且运用较多半音下行音调,大段的下行音调似乎在描绘作曲家内心的无助,和期盼回归家园的思乡之情(参见谱例1)。在A段结尾部位,又重新回归到第一主题,与乐章开头形成呼应(参见谱例2)。

谱例1

谱例2

但是,希曼诺夫斯基并没有就此意志消沉,之后的乐段中,作曲家多次通过上扬式旋律来描绘自己内心的期望,并且运用ff、fff等表情术语来将自己的希望和信心充分表达出来,体现出不轻易屈服的抗争精神,并在结尾将这一信念推向顶峰(参见谱例3)。整个乐章以多变的乐句走向,令庄严、沉重、又带有抗争精神的音乐想象跃然而出,戏剧性情感贯穿其中。

谱例3

(二)幻灭式的情感

经过第一乐章的悲伤、彷徨之后,第二乐章一开始便以多声部的音乐形象出现,大量运用复调音乐的素材,双手旋律呈反向展开,让人从前一乐章的激荡情绪中立刻脱离出来,旋律甜美、温馨、抒情。主旋律通过宁静和温柔的意境,似乎把人们带入到对未来满是憧憬的梦中,可以听出,音乐风格上有强烈的对肖邦夜曲体裁的模仿成分。同时运用分裂音和弦、那不勒斯和弦等和声因素,[6]旋律通过不同和弦之间的转换、多声部旋律的和谐走向,营造出一种恬静、安逸、温暖的音乐意境(参见谱例4)。

谱例4

乐章中又多次运用离调手法,看似抒情的旋律中多次加入不和谐的和弦外音,并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急速转折进入到沉闷和压抑的B段。比之前更加密集的音型,更加流畅紧凑的速度,更加曲折多变的旋律走向,将希曼诺夫斯基从美好的憧憬中拉回到动荡的现实里,内心的恐慌和焦灼不言而喻,充满了彷徨和无助(参见谱例5)。

谱例5

经历过中段的曲折之后,又回到了A段的主题,将A段主题和B段的节奏音型完美结合,旋律恬静中带着些不安,梦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两种音乐元素交织出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一片茫然,找不到突破口,只能在一声声哀叹一般的和弦行进中结束主题。从美好、温馨的梦幻,到动荡、残酷的现实,再到对现实的无助与迷茫,幻灭的情感历程在该乐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悲观的情感

第三乐章与第二乐章在音乐思想上是有连续性的,典型的德国舞曲风格。结合小步舞曲的速度和韵律,使用大量弱奏,恬静、安逸的内心情绪通过色彩明亮、开朗的降E大调和大量琶音音型很好地表现出来,中段“Trio”转入高雅、明丽的B大调,较之前的速度更加宽广、恬静,旋律透出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高贵气质,使人眼前一亮,体现出作曲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境。乐章看似大调,但作曲家加入离调手法,看似大调,却有着小调的伤感,在恬静的表象中掺杂着几许不安与忧愁,隐喻着作曲家强烈的悲观主义思想。结尾的下行音,透出一股隐约的忧愁气息,最后以该乐章的第一主题在“ppp”的音量结束,曲调惆怅、阴郁,体现出作曲家内心对现实的妥协,为第四乐章的情绪做了充分的铺垫(参见谱例6)。

谱例6

(四)宿命式的情感特点

第四乐章是充满抗争和奋斗的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最为复杂和激烈的一部分,蕴含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压抑沉重的思绪以极弱的、行进式的曲调旋律慢慢展开,一种欲达而不能的艰难心境跃然而出。(参见谱例7)

谱例7

伴随着强度不断增加,音乐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好像在向上帝祈祷,在上帝面前哭诉和宣泄,而后突弱将激动的内心拉回,体现出一种心灵皈依后的宁静。在尾声部分,希曼诺夫斯基用主题旋律作为全曲的结束,给人们留下了梦想和希望。希曼诺夫斯基通过“天人感应”的音乐情绪,较好地体现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对宗教信仰的精神依附,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交付给上苍,颂赞式的音乐语言,带有较强的宿命感。这一点也印证了东斯拉夫音乐中,强烈的宗教宿命思想和英雄史诗性的音乐语言对作曲家的影响。

音乐是个人内心的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最大意义就是将人的灵魂纯粹的表现出来,音乐应该将人的欢乐、痛苦和激情充分表达出来。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所传达的是内心渴望安宁和回归精神家园这一情感主旨。了然内心的渴望,追寻心中的幸福,人生在世,追求幸福生活是最大希望,作品体现出作曲家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就是希曼诺夫斯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作品充满了激情,并且充满隐忍的痛苦以及最后的欢乐。

四、结语

通过阐述希曼诺夫斯基创作和成长经历。对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情感特点进行研究,对《第一钢琴奏鸣曲》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第一钢琴奏鸣曲》只是希曼诺夫斯基学生时代的作品,但此时他已完美结合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古典主义音乐精髓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在希曼诺夫斯基进行《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的时候,他只有二十三岁,但作品中,我们没有看到生硬和晦涩的一面,高涨、热情,富有戏剧性,彰显人性魅力,《第一钢琴奏鸣曲》完全是希曼诺夫斯的本性自然流露。进而成就了《第一钢琴奏鸣曲》这一现代奏鸣曲的经典。

参考文献:

[1]孙天.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程倩.希曼诺夫斯基对波兰音乐的影响及贡献[J].齐鲁艺苑,2010(5):53-55

[3]郭华.个性心理对希曼诺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88-93.

[4]孙天.浅析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J].戏剧丛刊,2012,(2):82-83

[5]刘楠.席曼诺夫斯基《钢琴奏鸣曲》和声语言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1):62-71.

(责任编辑林东明)

Collision between Reality and Dream: Analysis of Musical Emotion of Szymanowski’s NO.1 Piano Sonata

Lei Lei

(Cai Jikun Conservatory of Music, Minjiang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own growth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edification of Scriabin, Chopin and other predecessors, Szymanowski composed NO.1 Piano Sonata, which perfectly combines Poland folk music, classical music essence and romantic writing style to depict the complex and capricious emotions of human beings realistically. The music mood in the four chapters of this composition using different music thoughts seems different in each chapter but actual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The composition uses varied harmonic techniques such as detuning and Naples chords to express the complex, dramatic, disillusioned, pessimistic, deterministic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nature as well as the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composer. Although it is a work of Szymanowski when he was a student, he had already perfectly integrated Poland folk music, classical music essence and romantic writing style, making NO.1 Piano Sonata a classic of modern sonatas.

Key words:Szymanowski; NO.1 Piano Sonata; musical emotion

中图分类号:J62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2-0109-06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2.023

收稿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研究项目“希曼诺夫斯基‘第一钢琴奏鸣曲’形成的多重影响因素研究“(JB11192S)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雷蕾(1983-),女,湖南邵阳人,闽江学院蔡继琨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