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可卫 董海珍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武汉430073
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与现状分析
◎ 韩可卫 董海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武汉430073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更加频繁的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健康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时间短、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因而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许多发展困难。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日渐回暖,世界各国的经济关联度不断提升,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速度加快。后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贸易面临巨大压力,企业贸易融资风险也不断加大。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全球金融系统去杠杆化、金融监管加强等贸易融资的消极因素,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兴经济体增强、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等积极因素。
1.1国内市场环境
国内市场环境不景气,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世界银行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83%,GDP成为世界第二,贸易进出口额从1978年的0.021万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34亿万美元,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联度明显增强。自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原材料价格高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调整等原因,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步履维艰;国内金融发展落后、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审批困难等导致资金供给不足;银行业的整体负债成本逐渐上升,因此企业贷款利率增加,使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更加困难;借贷利率上浮30%,使中小企业再遇融资贵的困难,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度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1.2国际市场环境
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全球金融环境严重受创,对外贸易形势严峻。据统计,在此次金融危机蔓延至2009年时,全球融资缺口不断扩大,甚至超过千亿美元。由此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仍未消除并在短期内也难以消除。
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之间竞争激烈,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需求减少,中小企业的外贸量减少;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当前国际贸易领域中,知识产权贸易壁垒——特别是专利贸易壁垒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具有了垄断的特征,限制着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贸易额和企业产品贸易两个方面。
1.3国家政策环境
近几年国家从金融、税收等多方面多层次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例如,国家制定了企业所得税免征或减征收的优惠政策,其减半优惠政策不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延长一年的截止期。
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来看,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企业融资保护促进机制。海量政策成摆设;信用机制问题有待突破;降准难解融资贵等问题一直未解决。因而创建新的融资方式、完善市场法制、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是解决融资难的关键。据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减免税收、降低融资成本、简化审批程序成为企业对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最期盼的三件事情。
1.4企业自身环境
中小企业正常的出口贸易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严重冲击,经营状况极度恶化,融资问题严重,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得不到有效运转而纷纷倒闭,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同时,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匮乏,规模有限且财务状况不理想,信用基础不稳定,承担风险及偿还能力比较弱,难以获得有效的担保方式,导致其获得银行及金融机构融资支持的难度提高。
总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贸易融资环境既存在严峻的经济问题,又存在发展机遇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不仅是微观、个体经济,而且关系到宏观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2.1产品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从1980年的50%增长到2009年的90%。而初级产品的占比一直下降。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主导市场发生改变,由初级产品的主导市场转换为工业制成品的主导市场。
据统计,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不断提升。1-7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4.93万亿元,下降1.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6.2%,比去年同期提升2.1%。其中,出口额3.46万亿元,增长4.6%,占出口总值的44.6%;进口额1.47万亿元,下降13.8%,占进口总值的25%。
图1 三大类出口产品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的变化
图1显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远远高于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后者呈不断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国的加工制造,技术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从2003年起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赶超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主力产品,这充分反映了我国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改善,为我国实现以技术性产品为主导奠定了基础。自2008年开始,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比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重新开始增长,反映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工业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工业转型升级存在困难。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依然较大,反映出企业自身产品结构不合理,应对经济危机时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2.2进出口市场的规范秩序
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必然导致贸易摩擦,而规范的进出口市场秩序是维持进口和出口平衡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为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竞争现象、调节进出口失衡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管理体制不完善,是造成进出口秩序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因为管理体制不完善会导致出口许可条件不严格,存在漏洞;并且对我国出口国外市场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导致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再者,国外市场法规政策提供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不畅及滞后性。
目前,为完善外贸环境,国家对建立外贸企业信用记录数据库这一提法高度重视,不断提出支持外贸增长的若干意见,并完善外贸诚信体系建设等工作。在规范出口秩序中不断提高出口增长效益,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产品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不断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防止恶性竞争,摆脱我国产品在出口中“低质低价”的形象,努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经商环境。
2.3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品种、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影响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中资金、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信息问题占据前三位。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依然偏低。虽然在新产品推出、生产流程的再设计和组织结构的再造过程均有创新发展,但核心技术能力提高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依然薄弱。
我国的创新能力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企业创新行为、创新驱动和创新产出方面,仍需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引进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自身升级发展,因此造成自主创新意识非常淡薄。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内的融资产品工具不断呈现多样化,对社会融资结构引起了巨大的变革。资本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日益加大,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逐步成为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家统计数据分析不同融资方式的变化,对中小企业未来国际贸易融资可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1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用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和其他等融资形式。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是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重要指标。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能够反映企业融资的发展状况,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变化,更能反映出后危机时代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状况。
图2 社会融资规模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社会融资规模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从2002年的2万亿增长到2014年的17.3万亿,增长了8.6倍。尤其是进入后危机时代,2009融资额度年比2008年增长了一倍。而随着200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社会融资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2011年比2010年降低了10%。所以实体企业融资逐步稳健增长,后危机时代的企业融资面临着国际市场多样性的挑战。
3.2金融机构表内、表外融资
金融机构的表内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而表外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委托贷款和信托代款。
图3 几种社会融资方式的变化
从图3可以看到各种融资方式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其中人民币贷款融资方式的融资额度最大,尤其是2008以来,有了巨大的增长,2009年达到了59万亿元,之后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人民币贷款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与之相对应的是2008年以来,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融资额逐步增长,其中委托贷款更是由2008年不到两千亿增加到2014年的2.5万亿人民币。2012年后金融机构表外贷款出现下降,这表明后危机时代融资方式虽有丰富,但依然存在着困难,需要政府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图4 几种融资方式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的变化
图4显示虽然人民币贷款数量增加,但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不断下降,由2008年的70%降到了2014年的51%。其他融资方式的占比逐步增大,在2008年后增长更为明显,其中委托贷款占比从2008年的6.1%增长到2014年的14.5%。后危机时代的企业贸易融资方式有很大的变化,金融机构表外贷款虽然有所增大,但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不断下降,而金融机构提供的表外融资正逐步兴起。表内贷款主要受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与国家货币政策成反相关。因此2007年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的表内贷款下降,而表外贷款明显上升。2008年到2009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内贷款上升而表外贷款下降。
3.3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指一定时期末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余额,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等。在我国,由于经济环境和制度的制约,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严重落后于股票融资和国债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企业债券融资作为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发行债券虽然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在我国仅为大型企业所拥有,中小企业通过独立发行债券融资极为困难。所以部分中小企业只能采用集合债券融资方式。
图5 企业债券融资额度及其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的变化
从图5可以看到企业债券的融资额度和所占社会融资的比例有较极大的增长。企业债券融资额度和所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5500亿、7.9%增加到2014年的1.8万亿人民币、10.5%。所以企业债券未来也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是非金融企业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它表示一定时期末整个社会中实体经济间资金融通总额。非金融企业在沪深两市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通过IPO增发、配股等筹集的资金。2009年创业板市场的启动,为一批中小企业开辟了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
由于股权方面的相关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影响到了股市筹资功能的发挥。从图6可以看到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度和所占社会融资的比例有较大的波动,2008年后融资额度虽然没有特大降低,但所占社会融资比例不断下降,从2007年的7.3%降低到2014年的2.5%。如何较好的利用股票市场融资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图6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额度及其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的变化
通过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及社会融资规模,我们可以看出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国家贸易融资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共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仍然是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
注:本文图1-6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