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15 16:02:49赵勇姚标王刚王业庆石岩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瘘口食管癌螺旋

赵勇 姚标 王刚 王业庆 石岩

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赵勇 姚标 王刚 王业庆 石岩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小瘘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8例食管癌放疗后疑有食管瘘形成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测量瘘口。结果 所有患者经后处理技术均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大小,并显示并发症。结论 多层螺旋CT对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食管恶性肿瘤;并发症;食管瘘;X线计算机成像

食管瘘是食管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少见并发症,但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大、预后差。本研究主要关注于提高食管瘘小瘘口的诊断率。现对徐州市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随机收集的并发食管瘘的食管癌患者8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并发食管瘘的食管癌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5~78岁。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食管癌,5例经食管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上段食管癌3例,中下段食管癌5例。2例患者术后行常规剂量放疗,放疗中(后)1例并发食管-纵隔瘘,1例并发食管-气管瘘;1例食管癌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放疗过程中出现食管-纵隔瘘;5例患者行单纯放疗,放疗中(后)2例出现食管-纵隔瘘,2例出现食管-气管瘘,1例出现食管-气管瘘合并食管-右侧胸腔瘘。所有患者于在获得CT诊断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发热等临床症状。

1.2 CT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SIMENS 128层螺旋CT扫描装置。仰卧位,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过程。扫描范围自颈根部至肝下缘。管电压120 kV,管电流64 mA,扫描层厚6mm,螺距1.2,重建层厚0.75 mm。

1.3 参数处理 CT扫描获得的薄层重建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多角度观察瘘口位置,显示瘘口,并测量大小,观察瘘口周围情况。所有图像观察及数据采集均由本科2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独立阅片完成。

2 结果

所有疑有食管瘘的患者均获得了明确诊断,经薄层重建后的数据取得MPR图像可清晰显示瘘口位置,其中1例为复杂食管瘘。见图1。3例为食管-气管瘘,4例为食管-纵隔瘘。见图2。瘘口直径1.2~4.5 mm。5例患者常规层厚扫描瘘口位置及大小显示不够明确,MPR重建后显示清晰。3例患者常规层厚扫描和MPR重建均可现实瘘口位置、大小,但MPR更易于测量瘘口数据。

与食管瘘相关的并发症,食管周围炎症5例,肺炎4例,纵隔脓肿1例。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法,虽然食管瘘发病率低,但预后差、病死率高[1]。

研究表明,溃疡型、髓质型、肿瘤外侵范围广、联合化疗、单独高剂量体积较大、肿瘤残留、营养状况差与放疗后食管瘘形成关系密切[2]。本组2例患者经历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方法,形成食管瘘可能与此有关。

食管瘘口服泛影葡胺透视检查目前仍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其弊端较多[3],目前应用也已逐步减少,原因是对于较大瘘口常规CT扫描部分可以得到诊断,并且造影剂有诱发或加剧局部感染的风险,而对于较小瘘口阳性率往往较低,且对于食管-气管瘘有并发窒息的风险。本组病例着重研究了食管瘘小瘘口的形态、大小及周围情况,发现常规层厚平扫大部分可以发现可疑的食管瘘,但显示不够明确,而周围伴随的炎症及气体则提示着食管瘘,由于瘘口较小,1例食管气管瘘患者瘘口周边仅有轻度炎症反应,常规平扫容易漏诊,经过MPR重建后,所有瘘口均可清晰显示,所以当临床怀疑食管瘘形成时,可将MPR作为一种常规手段应用,可以大大减少小瘘口的漏诊率。

MPR可沿支气管走行方向对气管支气管进行曲面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管腔内外的软组织及毗邻关系显示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无明显阶梯状伪影,无失真[4],所以目前多采用常规CT扫描数据薄层重建的方式,将采集的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数据重建,并可根据具体瘘道形态的不同,任意角度观察,采集数据也更加便利,能够观察的细节也丰富,目前已有很多研究[5-6]。虽然仿真支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v,VB)技术具有更好的直观性[4],但对于较小的瘘口显示不够理想。测量食管瘘口大小对于食管瘘的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瘘口较小的可以采用保守治疗,较大者则可以选择食管支架植入[7],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8]。但瘘口大小与治疗方案之间的相关性,尚未有统一意见,是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本组1例患者食管上段支架植入后放疗过程中出现食管-纵隔瘘,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后出院,后失访。对于食管癌支架植入术后行放射治疗与食管瘘形成是否有一定相关性,本组病例太少,但这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之,各种食管瘘虽然是食管癌放疗过程中的少见并发症,但危及患者安全,多层螺旋CT检查为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且诊断率高的方法,值得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开展并进一步研究。

图1 男性患者,75岁。中下段食管癌行放射治疗出现食管-气管瘘并食管-胸腔瘘,图1-A发现可疑食管气管瘘,周边可见炎症表现(图1-C),图1-B与图1-D MPR分别显示食管-气管瘘与食管-右侧胸腔瘘,图1-B(箭头所示)可见两条窦道与右下叶支气管相通,瘘口分别约1.5 mm和3.4 mm,图1-D(箭头所示)示瘘口约3.9 mm

图2 女性患者,60岁。食管上段癌支架植入术后行放射治疗,图A经MPR可见食管纵隔瘘形成,窦道内径约2.4 mm,图B示纵隔炎症表现

[1] 郭启勇.实用放射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3-714.

[2] 邰国梅,蔡晶,刘向阳,等.32例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瘘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7(23):3133-3135.

[3] 罗勇,薛玉富,朱世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X线造影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4):412-413.

[4] 葛英辉,郭潆,程天明,等.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气管或支气管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3):172-175.

[5] 陈大朝,林焕斌,陈华燕,等.食管癌放疗后并发食管-纵隔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7,16(1):83-88.

[6] 沈亚芝,朱时锵,方雄,等.多层螺旋CT对食管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3):369-371.

[7] 刁强,郑玲,李林.食管瘘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价值评估[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40-43.

[8] 郭俊唐,初向阳,孙玉鹗,等.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诊治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2,2:115-117.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fi stula after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8 cas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were treated with CT examination, and multi plane reconstruction (MPR) was perform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ith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clearly show the location, size, and display of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Multi slice spiral CT has important signif i 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fi stula after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Esophageal malignant tumor;Complication;Esophageal fi stula;Computed radiography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56

江苏 221005 徐州市肿瘤医院医学影像科(赵勇 姚标 王刚 王业庆 石岩)

赵勇 E-mail:mri 3616 swi@163.com

猜你喜欢
瘘口食管癌螺旋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旋风“螺旋丸”
DSA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放射学实践(2018年2期)2018-03-08 11:01:24
螺旋变变变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9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