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2016-06-15 14:51曹圃霖周常亮
当代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巴曲达莫尿激酶

曹圃霖 周常亮

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曹圃霖 周常亮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NIHSS及B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4.93±1.12)及BI评分(8.78±1.5)显著优于对照组(3.45±1.02)、(7.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银杏达莫注射液;急性脑梗死;巴曲酶;尿激酶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引发组织缺血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最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银杏达莫、巴曲酶、尿激酶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本次研究就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就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急诊、神经内科门诊及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4±6.6)岁,其中男23例,女2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6.5±8.5)岁,其中男24例,女21例。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90例患者均无明显意识障碍,发病>6h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分,排除有合并心肌梗死、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及肿瘤或癌症并发的患者。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分组前均接受扩血管、降压、抗血小板聚集及他汀类药物的常规治疗。

1.2.1 对照组 行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首先,给予患者注射用尿激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252)溶栓治疗,将800000U尿激酶注射液溶于250mL生路盐水中进行30min静滴,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1020203)溶于250mL生理盐水在60min内静滴完全[2]。对照组患者1次/d,持续治疗1周。

1.2.2 观察组 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首先,第1~2天给予患者10BU/d巴曲酶(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95)溶于150mL生理盐水中30min静滴完全,第3~5天则减量为5BU/d。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25mg银杏达莫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515)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滴,2次/d[3]。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显效: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70%~10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31%~7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幅不足30%,病情恶化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3,P=0.013)。

2.2 2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 观察组患者MIHSS及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比较(±s)

组别例数NIHSSBI对照组453.45±1.027.45±1.2观察组454.93±1.128.78±1.5 t值6.55384.6446 P值0.00000.000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颅内出血,1例出现腹泻,无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颅内出血,4例腹泻,3例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27)。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中,属肺部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最为严重。急性脑梗死的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血小板功能亢进、氧化应激损伤及内皮系统炎症反应等方面,所以临床上常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刺激内皮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以起到维护血管内皮系统的作用,联合使用尿激酶,在短时间内激活纤溶酶,消除血管内栓子[4]。但尿激酶的用量必须合理,一旦用量过度,极易导致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临床上常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治疗,也用于脑血管意外、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5]。能够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清除自由基,保护肝损害,镇静,改善血液流变学。但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不理想,因此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逐渐开始受到关注[6]。

巴曲酶作为一种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由矛头蛇蛇毒提取制得,具有降低血粘度、分解血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的作用,能够快速提高患者纤维酶原激活的释放,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伴随有缺血性症状的慢性动脉闭塞症、突发性耳聋等疾病[7]。而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从银杏中提取主要成分,通过双向调节血管张力及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栓素的分泌,起到抗微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浓度可抑制血小板释放,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4.93±1.12)及BI评分(8.78±1.5)显著优于对照组(3.45±1.02)、(7.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显然说明,相较于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的效果更佳。巴曲酶能够降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联合银杏达莫也起到了改善患者脑循环,增加脑组织血供,提高疗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1] 任爱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4,20(17):3250-3251.

[2] 王珏.氯吡格雷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3(15):2343-2345.

[3] 王月,周红霞,徐永红,等.银杏达莫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11(4):565-566.

[4] 黎朝祯.急性脑梗死采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5(14):33-34.

[5] 苏玉秋.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119-3120.

[6] 黄桂芳.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1):3449-3451.

[7] 蒋建华,宋昌军,王颖,等.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10):1536-1538.

[8] 江爱民,龚媛.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45(11):6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2.102

湖北 432000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曹圃霖 周常亮)

猜你喜欢
巴曲达莫尿激酶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银杏达莫联合针灸通过Nrf2/HO-1通路促进大鼠创伤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巴曲酶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好好冬眠的蛇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