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寄养改变孤儿命运,爱的旅程开花结果

2016-06-15 11:27陶晨
至爱 2016年6期
关键词:孤儿上海市慈善

文|陶晨



家庭寄养改变孤儿命运,爱的旅程开花结果

文|陶晨

5月8日,母亲节,也是一个孤儿寄养家庭特殊的大喜日子。19年前,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民政局等联合发起“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之家”慈善活动,李功伟、黄婉彬夫妇领养了属于智力观察型的孤儿许佩为,一对好心夫妇就此与一个孤残女童结下了一生的缘,全家人把她捧在手心里小心呵护,培养她学绘画,弹钢琴。小佩为的命运就此改变。如今,得到亲情滋润的小许已经同正常人一样,活泼、乐观,口才好、情商高。就在许佩为喜结良缘的大喜日子,当年发起该活动的时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的余慧文女士也亲临祝贺,见证了这跨度近20年的爱的旅程开花结果。

孤残儿童找到了家

1997年7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民政局等联合发起“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之家”的慈善活动,从而启动了以“政府出资、社会支持、家庭寄养、统一监护”为形式的上海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中国对孤儿一直采取集中抚养的办法,为了给孩子正常和充分的关爱和温馨,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家庭寄养项目应运而生,让生活在儿福院的孩子在普通家庭中成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顾问余慧文女士表示:“家庭寄养不仅仅是给了孤儿一个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父母的爱、家庭的爱、社会的爱。他们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在父母怀中撒娇的乐趣,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一样生活,身体得到康复,智力有了发展。这不正是我们的心愿吗?我觉得这项工程是重新塑造人类灵魂的桥梁,有着非凡的意义。”这项活动以“政府出资、社会支持、家庭寄养、统一监护”为原则,孤儿的监护权属于儿福院,孩子的教育费用以及大病住院等费用均由儿福院负担。

早在1992年,上海许多市民参加了“抱一抱孤儿”的活动。到了1994年,“抱一抱孤儿”已经发展为“养一养孤儿”。每逢双休日,市民们把孤残儿童接回家,让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为了更有利于这些孤残儿童的生理、心理康复和成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又在考虑,如何改变孤残儿童这种集中养育的方式,让他们真正回归社区和家庭。在与市民政局及有关新闻单位进行了专门研讨后,推出了家庭寄养活动。当时政府每月出资近300元,即将原拨付给儿童福利院的儿童的费用交给寄养家庭,基金会再从向社会募集的孤残儿童寄养基金中每月拿出300元—700元(视孤残儿有无残疾或残疾程度而定)的寄养费给寄养家庭,作为政府资金的补充。教育费用由基金会承担,大额医疗费由福利院报销;与确立收养关系不同的是,孩子的日常养育由寄养家庭负责,监护权仍属儿童福利院。该方案当时一经公布,社会反响强烈。

李功伟夫妇就是参与家庭寄养活动的第一批10户家庭之一。当时,李功伟既经营房地产,又做律师,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夫人是国家一级保育员,儿子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高二。

首批领养家庭收获幸福

许佩为婚礼当天,李功伟、黄婉彬夫妇看着女儿的眼神,真有说不出的欣慰和满足。这趟爱的旅程中的点点滴滴不禁涌上心头。

李功伟、黄婉彬二十年如一日,把孤儿许佩为当作自己亲生女儿一样,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培养她茁壮成长。李家领养许佩为时她才3岁多,他们被告知这个孩子属于轻度智残的“智力观察型”,智商比同龄的孩子低两岁左右。当时的小佩为只会叫“爸爸妈妈”,到李家后,夫妻俩光教她叫一声“奶奶”就花了3天的时间。佩为上幼儿园后,李功伟夫妇为了培养她的兴趣爱好、提高大脑的协调能力,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教她学习钢琴,李功伟的儿子也经常指导佩为练习钢琴,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对待。

李功伟夫妇回忆道,当时到儿福院“选孩子”的那天,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口气给他们看了几十个孩子,正待决定时,黄婉彬看到保育员牵着出来散步的小佩为,“她歪着头,眼睛一个大一个小,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又可爱又可怜。”经工作人员介绍,小佩为在出生一周时便被遗弃。就此,一对好心夫妇和一个孤残儿童当场结下了一生的缘。

佩为幼时,黄婉彬每天晚上要到她房里看两三次,看看她有没有踢被子。为了纠正小佩为一个眼镜歪斜的毛病,李功伟多方寻医,为她配了矫正眼睛。3岁多时的佩为只有10公斤重,体质很差,刚来几年,夫妇俩三天两头抱着她往医院跑。李家夫妇为了培养小佩为,把她送进徐悲鸿艺术幼儿园学画,请来家庭教师教她学钢琴,就算远一点也要让她读校风好一点的小学。李功伟在素质培养和文化学习上尽可能给佩为创造条件。付出总有回报,长大成人的许佩为健康活泼、开朗大方、口齿伶俐。

李功伟说:“我是想在有生之年做点好事,现在社会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不少,其实每个人都有回报社会的心意,有时却不得路径。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得不到父母的哺育、培养,在福利院,尽管孤儿在物质上有保障,但在精神上却有欠缺。他们太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与社会的交流了。当她融入家庭后,人格变得更加完善,获得归属感。其实,孤儿家庭寄养,所得的快乐是双向的。因当时儿子是住校的,我们家一到晚上,经常是我们夫妻俩大眼瞪小眼,或盯着电视机,小佩为的到来为家里增添了活力,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所做的事真是功德无量!对于佩为的成长,我并不指望她有多大出息,只要她将来品格端正、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家庭寄养孤残儿童的目的。”

李家至今还珍藏着小佩为进门当天穿的一身衣服:一件白色圆领小T恤,一条蓝色的短裤,一双黑色的小皮鞋。一晃19年过去了,如今的小佩为已经长成了乖巧懂事的大姑娘,在近20年亲情的滋养和社会的关心下获得了健全的人格,更收获了甜蜜的爱情,步入了结婚的礼堂,真是可喜可贺!

猜你喜欢
孤儿上海市慈善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